-
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院艺术系,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分配西安工作 16 年,期间向版画大家修军先生学习版画创作。1981年举家调到湖南长沙,曾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长沙市美协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
勃郁生机 粲然华彩
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院艺术系,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
-
石家庄深泽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暨第28届 彩色周末 开幕式
“千分情,万分爱,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平日刀丛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深泽县坠子剧团正在文体广场为人民群众深情演唱坠子戏《绣红旗》,歌声在文体广场的天空中飘扬,句句皆是感怀党的恩情。
-
原创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在沪首演
24日,上海市“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项目之一——大型原创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首演。话剧选取了1920年的老渔阳里这一历史横截面,伟大的红色种子正在萌芽,看这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小楼里,“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如何酝酿萌发。
-
95后国风文创设计师吴尧—— 融入巧思,连接传统与现代(为梦想奔跑)
早上9点,吴尧走进工作室,开始绘制一幅视觉设计底稿。出生于1995年的吴尧,是一名国风插画师和文创设计师。 吴尧和文创的缘分始于大学毕业那年。他将为武当山做文创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武当山有大量明代建筑,建筑艺术成就很高。但大家对武当山的了解相对较少。”作为一名湖北人,吴尧觉得推广家乡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于是,他和搭档3次前往武当山,前后住了一个多月,耗时近半年创作出“武当山日历”等作品。
- 文艺评论
- 文艺资讯
- 文艺理论
- 文艺智库
- 艺海名家
-
走近东方鸡王王韬闰:从王韬闰先生的画中看传统文人风骨的现代价值
2023-11-06
中国当代吉祥画派奠基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韬闰古人说,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王韬闰的作品,是一种儒雅到高傲的存在。
-
读《年华》:我接受平凡,但绝不接受平庸
2023-10-08
徐统存的《年华》读完了,合上书却久久不能平静。跟读其他小说一样,我的思维总是存在着惯性,在阅读体验结束之后,思绪依然沉浸在其中,不能出脱。所以,我的做法是“让思绪再飞一会儿”。因此,这一篇文字,是在完全走出来之后,以上帝的视角写就的。
-
论中国画光影的科学性
2023-09-16
中国画光影的科学性同散点透视一样,是中国画理论体系的重要科学支撑之一,其与西画光影相比,中国画的光影既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也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含量,尤其中国画光影的多光源性、主观随机性、对西画光影的包容性及分布规律,以及多方位光源的虚拟性原理及其与可移动、多视点的散点透视的科学搭配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光影的综合科学优势,客观上有力地批驳了西方某些学者所谓“中国画不科学,不讲光影”的偏见。
-
左翁陈跃:右肢瘫痪 左笔大篆竞风流
2023-07-31
陈跃,字宏昇,号西楚左翁。1948年出生,江苏宿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宿迁市书协顾问,宿迁市中老年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
文化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尽展新征程上的奋进图景
2023-01-22
花开种花家,幸福中国年。1月21日2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浓厚氛围里如约而至,用一道独具匠心、暖意融融的文化大餐向全球华人送上吉兔呈祥的美好祝愿。
-
第十八届 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2023-05-24
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3日在京揭晓,《我和我的祖国》等10部影片获第十八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长津湖》等10部影片获第十九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
——评析刘跃清长篇小说《梦回吹角连营》探秘当代军人的精神世界
2023-12-01
作家与读者(受众)应该确立怎样的关系?作为阅读者,我时常琢磨这个问题。后来,在重读《月亮和六便士》(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的过程中,恍然了悟。读者对好作品始终充满期待;作家须从读者角度出发,两者的本质是供给侧和需求侧。抄近说,为广大读者提供新鲜、愉快、酣畅的阅读体验,并留有思考空间,或可产生争鸣,应该成为作家的不懈追求。
-
——访画马大家吴曙骏马逸足不受羁 凌跞奔驰誉九州
2023-12-01
中华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却是最爱马的民族之一。早在史前文明的石刻和壁画上,就能发现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马的形象。因此,也有了“龙马精神”这样的成语,马与龙同题并列,足见马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分量之重。而关于马的艺术创作,更是不胜枚举。
-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强国复兴!顺牌文化受邀参加第九届国家安全论坛
2023-11-28
11月26日,第九届国家安全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总体安全”为主题,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军事科学院、国家各部委、国防大学等一百多位老将军、老领导,及数十位红二代、革命后代出席,还有来自广东、江苏、云南等全国各地企业界人士和媒体代表300余人出席本次盛会。
-
黄骅市新世纪中学师生参观中书协书法家作品展
2023-11-22
11月19日上午,“踔厉奋发——书法艺术进园区暨中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品展”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青少年文化宫举行。黄骅市新世纪中学部分教师及书法专业生参加活动。活动上,同学们整齐有序地走进展厅,一边聆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月卯对参展作品艺术风貌、技法的讲解,一边欣赏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书法家的作品有的端谨静穆,有的圆润道劲,有的平淡冲和,有的儒雅秀逸,书法盛宴给同学们带来极美好的艺术享受...
-
——趣谈中正之笔之“晋唐笔法”中华汉字书法的审美趣味
2023-10-29
宋朝大书法家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中国书法技法由三个部分构成:笔法、结体和章法。笔法是最基础的原素,它会影响结体和章法,因此,从古至今,笔法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
国画竹之礼赞
2023-04-22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
——论郑板桥的文艺思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2022-11-22
愈到老年,郑板桥先生愈是时常陷入艺术的沉思,先生的艺术观点也愈来愈鲜明。
-
——试论郑板桥的诗书画“三绝”艺术画到生时是熟时
2022-10-27
郑板桥先生年事越高,绘画越趋“老境”,艺术上的“老境”,不仅是技巧上的突破,而且是个人风格成熟的具体表现。艺术的魅力就是风格,艺术的生命就是风格,郑板桥的绘画如同其书法一样,好就好在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对于这一点,前人多有认识。
-
宋宝珍:让剧场成为精神的“道场”
2021-01-14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宋宝珍。
-
刘百素独创古梅画法
2023-10-26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刘百素的古梅甲天下。刘百素,是中国古梅画派创始人,他的代表作《华夏古梅图》洋溢着铁骨铮铮的浩然正气,是世界上以梅花为题材的尺寸最大的一幅画,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一脉相传直至伟大复兴的国宝级巨作。
-
湖南衡阳发现疑似南宋许开辑刻孤本《清江二王帖》残本:《一瓢居二王帖》(中卷)
2023-05-19
2023年5月1日,作者在收藏爱好者吟香小卒陪同下,来到另一位古籍收藏爱好者一瓢居士先生家中,欣赏其收藏的疑似南宋孤本、许开辑刻的《清江二王帖》残本--《一瓢居二王帖》(中卷)。
-
开展书法审美研讨 提高书法创作水平
2023-03-09
3月5日,重庆市梁平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在礼让镇川西渔村,围绕中国书法的审美、创作、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
——论郑板桥的美学思想删繁就简三秋树
2022-10-17
“诗书画”三绝奇才郑板桥先生,很注重自已的艺术风格的创立。他说:“学者当自树其帜……切不可趋风气。”
-
论书画鉴别
2022-06-29
历代书画之有伪作,已经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
——名家评说柯桐枝柯桐枝花鸟画艺术赏析(二)
2023-09-04
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院艺术系,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分配西安工作 16 年,期间向版画大家修军先生学习版画创作。1981年举家调到湖南长沙,曾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长沙市美协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
——柯桐枝艺术简论勃郁生机 粲然华彩
2023-08-04
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院艺术系,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
-
姜翠霞书法作品赏析
2023-11-30
姜翠霞,号“适秋斋”,女,1975年出生于浙江天台,幼承家学,酷爱书画,后拜师于书画名家葛德瑞先生门下
-
国家一级美术师喻寿奇作品赏析
2023-11-27
喻寿奇,中国湖南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一笑堂书画工作室主任,长沙岳麓画院院长,英国皇家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法兰西皇家画院院士,俄罗斯美术家协会特邀顾问,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非遗国礼特供艺术家,国家书画艺术人才库特邀入驻专家,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
书画家彭义浔作品赏析
2023-11-22
彭义浔,1951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横港镇风景村,筆名:樂山子,公务员,中共党员。退居后不忘初心,以笔墨为伴,走遍大江南北几十个省市,为弘扬中华先进文化艺术,历经艰辛,挥毫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