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统存的《年华》读完了,合上书却久久不能平静。跟读其他小说一样,我的思维总是存在着惯性,在阅读体验结束之后,思绪依然沉浸在其中,不能出脱。所以,我的做法是“让思绪再飞一会儿”。因此,这一篇文字,是在完全走出来之后,以上帝的视角写就的。
六十年代的人,大抵都经历过农村、学校、工厂、兵营或者大学,这是时代给每个六零后打下的烙印,谁也无法逃离。余统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而又普通的六十年代的人。说典型,每个六零后的读者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说普通,扔在人堆里就找不见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近半个世纪的经历,就是这样让人有读下去的冲动,如同剥洋葱一样,剥到最后,可能一无所有,可能很失望,可能让读者原本准备好的情感升华突然间跌入低谷,但就是这样的过程,却让人泪流满面,泪流满面并不是坏事,它代表着共鸣,代表着认可,代表着内心中一个强烈的声音:余统华的经历,我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
太阳底下无新事。余统华寒江孤影,从乡村走出,步入军营。开始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探索和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刚开始走出乡村,他的内心是惶恐的,是不安的,甚至是自卑的。害怕吗?害怕!无数次想退缩,要回到熟悉而相对安逸的原来的环境中。但是,又不甘心如此,怎么办呢?坚持走下去,种地不也得守到最后!
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一步一步被时代裹挟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泛起了浪花。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经历了各式各样光怪陆离的事,也一次又一次打破固有的执念,实现了自身的嬗变。最难能可贵的是,半个世纪的历练,他不断在改变,在重生,在奋斗,多重身份之下,隐藏着“不甘为人后”的强大内心。无论干什么,他都在不断突破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来分析:尽管理智无数次告诉自己:我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在历史的长河里,我甚至激荡不起一朵能让人驻足甚或瞥来一眼的浪花。然而,可悲的是,我的感性思维从来不承认这一点,他总是无比自信地提醒我:你生而不凡,一定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说白了,就是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即使现在我理性上已然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但感性上依然没能完全就范。只不过我也不会刻意在意感性思维的“生而不凡”的预设,保留一点,给自己一点希望和自信,以及继续奋斗的动力,让自己这普通的人生,至少不那么普通一点。这就是我自身的想法,与余统华不谋而合。
完全不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可能会导致盲目的自信和自大,甚至成为自己眼中讨厌的样子,但完全以普通人自居,甚至以普通人的要求约束自己,并以此去工作和生活,那就是躺平,人生也自然不会精彩。文学界有一句俗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生其实也是这样,平平淡淡的人生也需要奋斗才有趣,才不会平庸;而不经过努力和认命的平淡,那就真是平庸了。所以,偶尔让感性思维占据上风,以“不是普通人”的信心去奋斗和努力,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人生境界呢?
余统华最终褪去了所有的角色,变成了余统华自己,也算是与自己实现了和解。这是我乐于看到的。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暂时还不打算与自己和解,至少目前不会。
《年华》是一本好书,它是一面镜子,是一个时代人的缩影。把每一个时代的人的一生加在一起,就是这个时代的历史。我坚信这句话所表达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我接受平凡,但绝不接受平庸。
就这些!
【责编 李媛】
人民网2024-11-19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3-07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