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欣赏 | 许映明:海派名家李壮武画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许映明 2025-06-23 22:06

李壮武,字正文,1954年生于广东普宁。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北京新华融媒书画院理事,揭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华鼎书画院名誉院长,大中国画院特约画家。李先生从事绘画艺术近60年,他13岁开始爱好书画,于1970年拜中国海派著名花鸟画家蔡光認为师,之后再学习齐白石的画虾技法;几十年精心研究花鸟虫魚,山水。其海派的水墨画,曾多次获得奖励,作品以百年先锋人物入选邮票邮卡,且被日本东南亚各国华侨珍藏。


 李壮武先生

 

 

李先生其超然的技艺,体现他的文化底蕴,美学思想,审美情趣; 他绘画涉及面宽广,杂糅博釆,山水画丶花鸟画丶禽兽类画,在其笔下,兼收并蓄,浑然天成。而吸收海派画风遗韵,再创新而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是李先生一生的追求目标,此他已经具备相当能力,而且做到了。粤东潮汕地区,历来书画家人才辈岀,远的不说,现今能称得起大家丶名家的众多,然李壮武先生跃然居于其中,此值得称颂。


 

而值得一提的是,李先生绘画综合素质高,其笔下的画作,题材众多,然最能代表他的心灵之作的有--山水画丶雄鹰丶丹顶鹤丶梅兰竹菊丶牡丹花丶紫藤花丶荷花丶梅花丶魚虾蟹等等。尽管笔者是书画界的局外人,但本人作为观赏画作之人还是可以的。而在评判各种画作优差这个问题上,究竟用什么标准?此央美老院长靳尚谊讲岀至理名言,他说: “评画的标准就一条:好看是唯一标准即--涵盖结构丶色彩丶造型,三大因素。” 靳尚谊先生好一句: “好看是唯一标准” ,换言之,即画得好看便是好画,为画坛指岀了评判画作优差的新观点,其论具有新时代画坛的积极意义。若根据靳尚谊先生的“好看是唯一标准” 来评判画作,李先生的画作绝对“好看”堪称优秀亮丽。


 

画家的作品,只有反映其格高意深,才能真正体现画艺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笔者下面分享李先生十个标的画作鉴赏如下:


李先生是画花鸟的名家,他笔下无论是画霸气十足的雄鹰,还是画象征长寿的丹顶鹤,以至各类禽鸟,其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朴茂; 其代表作《得鱼》丶《雄视》丶《高瞻》画风独树一帜; 构图奇特, 染墨豪放,形象鲜明,尽显海派画风。应该说,李先生的美学思想丶美学观点丶审美情趣,基本上都反映在他每幅画的意境之中。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其雍容华贵的花姿被人们称为“堂上富贵”。 而“富贵”者,则来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其中一句: “ 牡丹,花之富贵也。”然李先生笔下的牡丹花,是笔者见过最富有美感的一款,其构图合理,意境清新,色彩柔和,生机盎然,立体感强,赏心悦目,二十四字于概括之。特别要指岀的是,李先生画的牡丹花,笔触細腻,花瓣层次丰富,疏密有度,是极具鉴赏的佳品。


 

 

“为情而生,为爱而亡” 是紫藤花的象征,其紫色花瓣的神秘感与紫藤蔓延缠绕的生长特性,隐喻对爱情的沉迷与坚守。唐代诗人李白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之妙句则对自然物象的抒怀与隐喻自己的抱负。而李先生笔下的紫藤花,其布局独具一格,笔法妙道,他体察到紫藤花蔓延缠绕的特点而大胆染墨,故他画的紫藤花流畅自如,灵动绰约,灿若云锦,丰富浑然,色彩融和,串串花序其态势唯美的布图,呈现在观画人面前,确实是迷人眼。


 

 

荷花其文化内涵涵盖美学丶道德丶禅学等社会文化价值。荷花自古至今,是诗人丶画家笔下的宠幸之物,如宋--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者吟岀了视觉之美丶后者道出了君子洁身自爱的高贵品质。然笔者观赏了李先生一组水墨画其中的“荷池清风”,“满池莲花香”,两幅画其意境,则传递对荷花纯净之美的追求; 或换言之,李先生笔下的荷趣,构图及色彩和谐,形态精炼优雅,飘逸若仙,圆润挺拔,连贯而有序,错落精密有致,是画荷莲的佼佼者。


 

 

花中“四君子”之首的梅花,宋人王安石一句“凌寒独自开”,体现了梅花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的高贵品格。笔者多年前撰写百花诗,其中咏梅一句“奋勇当先斗雪飘,自强傲立笑风萧”,象征梅花穿越时空,持续影响中国人坚强无比,大无畏的奋勇精神。笔者观赏李先生多幅尺寸大小的梅花之后,总体上给我的感觉是: 他笔下的梅图大气雄壮,秀逸清丽,老枝似铁,新枝如柳,其形与神的相融相辉映,构成了鲜明的李氏画梅风格; 换言之,李先生画梅花继承了海派画风遗韵而发杨光大。


 

 

竹子在狂风暴雨的恶劣环境中,依然挺立生长,其秉性常常被人们隐喻--象征顽强不屈的精神。清--郑燮一首《竹石》吟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诗的意象比喻坚韧的品格。然李先生画竹,吸收历代名家竹墨之神韵,融入时代精神,形成他自己笔下独特的艺术风格--坚韧挺拔,意境雄放,酣畅淋漓,隐逸情怀与其对审美的追求。


 

 

画家画鱼,寓意“年年有余”,其象征意义使得鱼在画家的笔下,蕴涵了艺术价值及其主题。然李先生笔下的鱼儿,超细腻的笔触,极具灵动之美,仿佛鱼儿正在游戈,跳跃寻食; 而画面色彩淡雅,意境和谐,一片祥和,鱼的神韵都通过视觉给予诠释了。


 

 

李先生画虾线条极其简洁,却栩栩如生,每一笔凝炼传神,而淡墨为其主调,此更显得虾体晶莹剔透的本质。笔者在观赏李先生几百幅山水,花鸟禽兽的画作,他画虾占了相当比例。由此可见,画虾是李先生的雅兴情怀所在。


 

 

传统的山水画,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然李先生画的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其画风着色浓厚,重彩艳丽缤纷,雄伟典雅,犹叠嶂岀云,目之所及翠绿茸茸,令人赏心悦目。


 

 

李先生画的四条屏花鸟画作,用美不胜收,技艺精湛论之一点都不为过。可以说,李先生画的四条屏,展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和颜悦色,尽管每幅画内容不同,但若直观视之则首尾相接,气息连贯,其艺术效果既雅致又通俗,是难得一见的优质四条屏。


 

李先生的书法造诣深厚,或说相当水平。君不见?可从李先生每幅画的题标及落款得到印证。书画一体或曰书画合一,有天然唯美之感,此是画家艺术创作的基本追求,亦是画家的必备技能。


 

 

结论: 李壮武先生从事丹青近60年,他勤耕不辍,履践致远,幸得海派画风遗韵真传——其小写意具象重形神,气韵生动;而大写意抽象重感情,意在笔先。李先生技艺精湛,视线深远,故他在捕捉花鸟鱼虫物象的内在神韵,对意境的追求,其魅力无穷;然李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以敬畏大自然为前提,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故绘岀一幅幅气势恢弘磅礴的画卷其精神内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此不容置疑。


2025 年4 月25 日于禅城季华园


 

作者简介:许映明,笔名日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专著:诗词本《红楼探微》、散文本《红楼随笔》、与马雪芬合著小说《红楼补梦》、评点本《共宴红楼最深处》、传述本《石头之子--胡文彬与红学》,策划诗歌词赋《闲情雅集》。著作、红学评论、文学艺术评论等文章共两百多万字。作品散见《博览群书》、《华夏》、《问红》、《天津日报》、《中老年时报》、《西部时报》;《中华英才》半月刊网、人民日报艺术网、北美红楼梦学刊、搜狐网、《古代小说研究》,百道网等网站。


【责编 甘棠】


欣赏 | 许映明:海派名家李壮武画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6-23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