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贾平凹分享人生观:为何说年轻人不要躺平?

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2021-08-26 15:26

曾经有人说,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符号。他因为《商州三录》等作品知名,如今依然保持高频度的创作节奏。

在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中,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观,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在贾平凹看来,人生很漫长,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以从容心态应对,也许会有另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

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

“曾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好,当时我不服气。”几年前,贾平凹曾如此说道。

作家贾平凹。出版方供图

他的小说为很多读者熟知,散文则以情感真实、语言质朴自然知名,比如《写给母亲》。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人生从容》,仍旧延续了类似风格。

这是《自在独行》的姊妹篇,他亲手绘制了封面,选定49篇文章,在书里分享自己从容乐观的人生观,告诫年轻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要奋斗,不要“躺平”。

他如此解释新书的名字:一个人要从容完成各个生命段的事情,小时候就好好玩,当学生就好好读书,工作以后就把工作做好,到老年以后就过好老年生活。

又或者,很多时候不管遇到坏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其实没有办法改变,能改变的是面对它的态度。这样,对突然而来的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应付。

“漫长的人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也许会有另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他说。

散文是贾平凹的写作强项, 随着年龄增长,贾平凹的散文创作风格也悄悄发生了一点变化。

“年轻时的作品,还能摘录出一些幽默的句子,年纪大了,个人体会的东西更多。老了之后说愁、说苦,是用另一种形式、另一种语调把它写出来。”他说。

但对于这些作品,他一视同仁,谈不上最喜欢哪个:年轻时写作有激情,年长后写的东西讲究技巧比较少,更多的是对人生智慧的感受,“这是年轻时和年纪大之后写作的不同之处。”

人生经验是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

在以往的作品中,贾平凹写到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写过五味杂陈的人生。他也曾被问到类似问题,“年轻人如何应对焦虑感?”

《人生从容》。图片来源:出版方供图

对此,他其实很早就发现,自己接触到的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特别焦虑,遇到的问题也特别多,比如车子、房子和婚姻,生存的压力似乎比自己当年要大得多。

“有压力我能理解。但人的一生都在奋斗,到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你一直前进着、奋斗着,保持相信自己的信念,焦虑对应的词就是从容嘛。”

人毕竟是社会人,谁要想活得随心所欲都挺难。在贾平凹眼中,人生又短暂又痛苦,处理人际关系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小说写日常、写生活,实际上就是写人和人的关系。

“别人和你讲道理,你不一定能体会到,只有自己磕磕绊绊一路走过来,你才能知道应该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他认为,所谓人生经验,都是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

成名不等于成功

如今,在没人打扰的情况下,贾平凹每天早上8点左右会来到书房,准备开始工作,午饭也很简单,一碗面或一碗饺子,把大块时间留给写作,大年初一也是如此。

曾有人问他,回头看看,会不会觉得自己算是成功的人?贾平凹觉得,得分清楚两个概念,比如我走到别的地方去,别人知道你了,这可能叫成名。但成名绝不等于成功。

贾平凹。出版方供图

“什么事情你越钻进入,你越觉得自己确实微不足道。”回想多年写书的经历,他把写作比作跳高,“文学的突破比较难,要突破就像提高那么一厘米、几厘米,那太难了。”

他曾经想过,现在这个社会就是不停地冲击、创新,两者结合的一个时代,“做任何事情,必须有突破的东西。文学一定要有创新、要往上突破,你不突破读者就会抛弃你。”

对刮到文化圈的短视频直播、带货的风潮,贾平凹也了解一些,“但我要补充一点,文学创作毕竟是个长远的东西,它是实实在在的,有时也不能太迎合一些时尚的东西。”

“但每个人都有个人的活法。对我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先把我自己的作品写好,至于能卖多少,那是出版的事情。”贾平凹解释。(记者 上官云)

【责编 郭昊】

武当游记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3-07

删繁就简三秋树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12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