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走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走笔 > 正文

我站在长城之巅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朱长胜 2024-07-11 11:37

万里长城,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横贯山峦,气势万里,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坚韧。长城,是一座历史丰碑,铭记着中华民族的铮铮硬骨和雄浑气韵。在我的家乡承德,有一段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它穿越了千年历史,见证了民族融合,它,就是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承德市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戚继光,而后蓟辽总督谭纶又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进行续建、改建。这段长城,乃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被称为“长城三绝”的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就呈现在金山岭长城上。

小时候,我常听长辈们讲金山岭长城的故事,那些故事迷人,令人神往。

多少年后,终于有一天,我有幸走进这道伟大的建筑。

那是一个春日的清晨,我带着对历史的憧憬,踏上了前往金山岭长城的旅途。车窗外,景色由城市的喧嚣逐渐转变为郊外的宁静,高楼大厦被绿树成荫取代,车水马龙变成了鸟语花香。不知不觉中,车辆驶入了山野的怀抱,蜿蜒的山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高大挺拔,枝叶茂盛,仿佛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投射在路上,形成一片片光斑,随着树叶的摇曳而跳动,像是大自然在轻声诉说着欢迎的话语。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我如期来到了金山岭长城的脚下。初升的太阳,如同一位慷慨的画家,挥洒着金色的光辉,给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抬头仰望,只见金山岭长城沿着山脊起伏,如同一条巨龙在山间游走,壮观而震撼。

登上金山岭长城的那一刻,看见长城的砖石在岁月的雕琢下,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每一道痕迹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我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攀登,每一步都似乎与历史神交,随着城墙的逐渐提升,眼前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在敌楼上放眼望去,只见金山岭长城蜿蜒于山脊,时而隐匿于峰回路转之间,时而跃然于悬崖峭壁之上,最后与远方的云雾浑然一体。那一份宏伟与辽阔,顿时令我心潮澎湃。眼前的敌楼、烽火台,有如一个个历史守望者,静静地回忆着过往的恢宏,向我诉说着深沉的心声。

随着朝阳的渐渐升起,游人开始陆续多起来。我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让心灵与这道古老的城墙对话。恍惚间,我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耳边听到了战鼓雷动,眼睛看到了旌旗飘扬。戍边将士身披铠甲,手持长矛,日夜守卫着这片土地,抵御着外敌的侵袭。他们的身影,在这长城之上巡逻;他们的目光,穿过这垛口凝视着远方的家园。正所谓“只要将军忘生死,一关可抵万精兵。”他们的威武身影,让这片土地充满了安宁与祥和;他们的精神气质,成为了长城不朽的灵魂。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金山岭长城的最高点。余晖中的城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神秘而庄严。游客们渐渐散去,四周渐渐沉寂下来,金山岭长城又恢复了特有的宁静。我站在长城之巅,风,带着历史的沧桑从耳边掠过。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雄伟,河流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金山岭长城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得以发现历史的深邃,感受先辈们的艰辛与智慧。

夜幕降临,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天的繁星和一轮温柔的明月。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山岭长城,沿着来时的山路徐徐返回。

此时,四周的群山被夜色染成了深蓝,回望那隐入夜色的金山岭长城,只见它在皎洁的月光下蜿蜒伸展,静静地守护着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

我再次停下脚步,凝望这条昂首屹立在东方的巨龙:金山岭长城的每一段城墙,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梦想;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凝聚着先人的汗水与智慧。长城,不仅是一道防线,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告诉我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喜欢金山岭长城,因为这里有过穿越历史的英雄,有过穿越时空的硝烟,还因为金山岭长城四季中无声的传情,还在继续。

这次旅程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对于游人来说,金山岭长城是未知,是期待。作为矗立在祖国大地上沉甸甸的文化符号,金山岭长城因为它的悠远、厚重,对所有的人充满了诱惑力。只有走进它,才能领略它的雄伟壮丽、气象万千。

【责编 丁鹏】

走进书本 寻味秋色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06

友谊的种子在红旗渠畔生长绽放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0-31

伯益村里探伯益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0-3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