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走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走笔 > 正文

过早,是竹溪人开启生活最温暖的仪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清哲木 2025-07-10 12:43

晨光漫过秦巴山脉的褶皱,月宫池的水面浮起一层薄雾。

青砖黛瓦的东门老街在蒸腾的热气中苏醒,竹溪美食从这里开始.....

油条在翻滚的金浪里滋滋作响,烤饼的焦香与豆浆的醇厚交织升腾。早晨,菜农提着竹篮踱向熟悉的摊位。少年们嬉笑着追逐穿过挂着露珠的竹簸箕,六百年的光阴在这一刻被揉进了人间烟火里。

东门老街的“过早”仪式在破晓前早已开场。秦家包子铺蒸笼掀开的刹那,云雾奔涌而出,露出玲珑剔透的小笼包。据说这是四代传承的手艺。竹溪人离乡千里,最念就是故乡的美食。甜浆子铺前,大陶瓮里浮沉着白玉般的米粒,黄豆与米浆熬煮出竹溪特有的温润清甜,恰似山涧晨风拂过舌尖。

“东门十三西施”的传说在炊烟中流转。十三位女子以灶台为舞台,在格格蒸笼堆叠的云雾里演绎竹溪食魂——排骨格格裹着土豆的绵软升腾辣香,合渣将豆浆与野菜末煮成翡翠羹,懒豆腐的粗粝质感里藏着大地本味。她们腕间的银镯随动作叮当,像为这场晨曲击节。

穿汉服的少女执团扇掠过青石板,衣袂拂过斑驳的灰墙,恍然与旧时光撞个满怀。百年老宅改成的咖啡馆飘出拿铁香气,坐在明式圈椅里的年轻人抿着咖啡翻动书页,东西方的时空在此和解。

午后的日影拉长,暮色四合时重返老街,月宫池倒映的黛瓦忽被灯光唤醒。飞檐翘角下悬起绛红灯笼,传统山二黄戏曲从老戏台飘来,裹着麻辣烫的辛香在街巷流淌,过早,是竹溪人开启生活最温暖的仪式,回到竹溪,一口甜浆子熨帖肠胃,一笼秦家包子唤醒乡愁。

当世界在速度中迷失,竹溪依然守护着早市的烟火、山林的绿意、家训的温度。东门老街的灯火穿透六百年时空,照见每个异乡人灵魂深处的归途——所谓乡愁,不过是一碗甜浆子凉了又热,等你在人生旅途中回头啜饮那一口温热。

【责编 李媛】

过早,是竹溪人开启生活最温暖的仪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10

大美不只是风情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