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

一位爱乡老人的文化情怀

——纪《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的艰辛创作过程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纪石 2024-04-26 10:37


《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是新近成书的一本关于朱桥历史的文史专著,全书近600页,共50万字;分为区位、建制沿革、机构变迁、集镇发展、人口、交通、水利、物产资源、经济、社会事业、分期史事、习俗、语言、老村名门、杰出人物、艺文论著、宗教、遗址掌故、外编十八个篇章,详细反映了辛亥革命至今朱桥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变迁。 

长期以来,朱桥一直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的一个重要乡镇,她历史上所属石塘区(二区)曾经是原淮安县的一个大区,其涧南地区以南直至平桥一带,曾划归新四军华中二分区管辖,由于地处淮东中心位置,历史上和周边的淮城、城东、季桥、仇桥、车桥、施河、溪河、马甸、平桥、石塘等乡镇的很多地方都有行政管辖上的先后交错关系。1957年成立淮安县朱桥乡,成为最初的淮安县36乡之一;目前是淮安区所属的13个镇街之一。

朱桥曾经是著名的钱毅烈士被捕和殉难之地,也是车桥战役中芦滩阻击战的主战场和击毙日酋山泽大佐的地方;历史上还曾出现过“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的刘氏家族,晚清武进士金凤岐为代表的一门三及第的金氏武术世家等;重要遗址和文物有战国鞷式青铜鼎、三足青铜爵、明代尚书金濂墓碑,清代张氏先人彩色官服画像、北洋重臣杨士琦墓志、还有淮东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杰出的地方工作领导人顾津关于“三·七成湾事件”等情况的信;著名人物有抗战时期受我党华中二分区表彰的“民兵战斗英雄”孙一贵,六十年代初受到省军区表彰和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的优秀基层人武干部倪明仲,本世纪初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现全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杨冬权以及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胡金波等名人;现安徽省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也曾在朱桥生活和学习过,同时还是13位博士、准博士、四位中国当代杰出书法家诞生或学习、成长的地方。上述人事,在书中都有反映。

为这样一片热土修史编志,天经地义,也是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龙年新春的正月初四,由朱桥籍文化人、七十老人、朱桥镇政府退休干部杨冬宝主编的的这样一部文史巨著横空出世,在朱桥和淮安人面前亮相!本文义不容辞,带着历史的嘱托,力求全景式记叙这样一部历史文化巨著诞生的整个过程。

一、编史修志,盛世所当——“人文朱桥”缘起多年: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留住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他强调:“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而延续历史文脉正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出来的一本朱桥历史文化专著。

就在2011年,朱桥一代文化人的代表刘崇实先生得到时任党委书记马德群的支持和党委秘书、他的学生吉殿安的全力协助,编写了一本反映朱桥历史文化片段的历史文化读本《孚望集·淮东名镇朱桥历史人文风物志》。在受党委政府之邀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朱桥籍在京杰出人士、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的杨冬权提出:甚盼马书记和诸位乡贤能在本书的基础上,再编一本朱桥镇志或镇史,使我家乡的历史更为系统更为翔实。为朱桥历史再填补一项空白,以进一步提高朱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句话在时已从朱桥镇副镇长岗位上退下来的杨冬宝的心里掀起涟漪,也在他的头脑里划下了印痕。作为一个在朱桥大地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的、有自觉的历史传承和担当意识、有深厚的家乡情怀的朱桥本土知识分子,杨冬宝记下了胞弟杨冬权的这一期盼,默默地开始了 “编写一部朱桥镇志或镇史”,使“家乡的历史更为系统、更为翔实。为朱桥历史再填补一项空白,以进一步提高朱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艰辛而漫长的创造性历程。 

二、追求新高、笔耕不辍——他以编写“人文朱桥”为己任:

   杨冬宝小学时就是同学中有名的笔杆子。他出生于1953年。1959起就在本村的村小读一年级。1963年,他四年级考高小没能考取,又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了一个四年级,打下了牢靠的初小基础,成绩一直在班里领先。1966年小学毕业,他们整个一代人没能考中学,继续在小学“复课闹革命”;整天除了时政色彩很强的语文政治课和基本的实用性的数学课以及音体劳这些课程之外,就是不断写“大批判”“小评论”稿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语文水平客观上得到提高,这一阶段他已经常为大队生产队撰写各种实用文稿,编写文艺节目,还有的稿子在县广播站广播。

文革后期推荐上大学时代,他们家因有一位叔祖父出走台湾,这个“海外关系”,使所有的“好事”都与他们兄弟姊妹无缘,就连去徐州小煤窑挖煤这样的苦力活都难能得到,只好埋头读书,蓄势以待!

1978年,他在高中毕业六年以后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高考,因为当初的严重偏科没能考取像样的学校,而是在扩大招生的过程中以总分308分,政治81、语文86分、历史80分、地理61分、数学0分的成绩被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地区大专班(后称淮阴师范学院大专班)录取。1980年正式走上教师岗位。1991年上半年,从教师系统调至朱桥乡政府工作。这是他1978年由民办教师调至朱桥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后考取师范学院离开这里后第二次到朱桥政府部门工作。此间,他任人大办公室秘书,还兼任过三年本村那个“老大难”村的党支部书记。后提拔先后到淮安的溪河、泾口镇任副镇长,2003年,他又调回朱桥任副镇长,第三次到老家朱桥镇政府工作。三进三出加之长期在朱桥学习工作,使他几乎对那时所有的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接触过的很多人都有断断续续的了解。堪称是朱桥的半部“词典”。

从1978年第一次进公社大院工作到2003年调入朱桥任副镇长,这段时间整整25年,从2003年第三次回朱桥工作到2023年,又是20年.在前25年间,为了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和父老乡亲,除了在泾口任上写过一些诗词联曲之类以外,他基本上没有拿过笔,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他沉淀了25年,也积淀了25年。

尽管这样,他业余创作的一些篇什也在全国获得过各种奖励,得到业内同仁的肯定。并在工作之余,在1990年至2005年期间拿出了酝酿多年的文化学术专著《汉字玄机及其文化》书稿,在2004至2005年间打印成册。

也就在2004年51周岁的时候,按照淮安当时的干部政策,他退居二线。

51岁,正当年富力强;如何才能使余下的时光更充实也更有意义?这时的他试着拿起笔,重拾“旧欢”,投入各种创作。他经过反复地选择和比较、也忙完了儿子结婚这件家庭大事之后,从2009年起,他正式“出山”,先后在本土文化人姚风明主导的《淮海商报》和《江苏法制报》淮安记者站从事写作并受到同仁推崇。此间,还应镇党委安排,担任《孚望集》一书编委会副主任,并应刘崇实先生之邀,为该书撰写了相关的篇章。他还编写了地方文史类的《淮人淮事淮语淮典》一书, 2010年随儿子到匈牙利旅居一月以后,他写出了游记《旅欧记游》,还在2011年参加了2008年《淮安市志》“政府卷”的编写工作。同时,着手朱桥史志的编写,2012年利用两三个月时间,写出了一个纲目和部分篇章的梗概,后觉得手头缺乏资料,即停了下来,专注于持续几年的《淮安话俚俗口语汇释》的写作。前后几年里,在先后创作了《咏红山第一龙联》、《联咏淮上梅酒气节》、隐括嵌珠点睛式的《咏滕王阁联》、《联咏抗战65周年》、《联赋北京奥运》、《淮安掼蛋赋》的基础上,又在主持朱桥镇诗词楹联协会和机关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的同时,创作了《魅力朱桥赋》、《红军长征赋》、《四十年赋》、《大美施河赋》、《七十年强国赋》、《民族精魂赋》、《新旅赋》、《百思特守沪抗疫赋》等一系列诗词联赋精品。还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使朱桥先后成为“江苏省诗词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

2020年,应儿子要求,他和老伴来到北京照应孙女,忙碌之余,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写作。2022年10月,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和完善,倾注多年心血的 《淮安话俚俗口语汇释》作为本人七十岁生日分发亲友的礼品正式印行。在此之间,他始终感到心头有事,朱桥史志没能完成,好像此事非他莫属,他于此事也是责无旁贷!就从这一年的年底起,初心未忘的他,老当益壮、豪情迸发,集中精力投入早已作出抉择的朱桥史志的写作。

开弓没有回头箭。春节回乡,他把家里的所有相关资料都带到北京,运用于写作。三月四月底两次回淮,在淮安区档案馆举行《淮安话俚俗口语汇释》赠书仪式,并得到档案馆同志的帮助,查阅复印了大量石塘区和朱桥镇的档案资料。同时请在淮安的朋友收集、查阅并复印了全部《楚州区年鉴》 和 《淮安区年鉴》 ,使“人文朱桥”的写作有了必要且充分的、强有力的历史和档案资料的支撑。

克服病痛,争分夺秒——他紧紧把握编史主动权

去年,将近大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他都是白天忙于写作,夜晚在床上有计划地用手机和各方面的乡亲联系;他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先联系熟人,再通过他们侧面了解联系更多的人,打电话了解情况,增进友谊,再恳切征集对方资料;然后又逐个整理校正,录入书内。有的资料要反复两三次。很多资料都要按照全书的体例逐字逐句重新修改后,再按照统一的体例排好版才能录入。就这样度过了每一个忙忙碌碌的日日夜夜。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晚上他都要工作到12点左右。

2023年3月底起,他突发严重眼花症状,一旦发作,都要闭目屏息几分钟以待恢复。外出时身上一般都带着水和食物。有一次在路上发作,且伴有头晕,持续了十几分钟,经过喝水吃东西才慢慢恢复。5月,他出现明显地眩晕症状,他知道这是几年前因劳累过度产生的眩晕症的复发。从那时起,这一症状经常三天两头地不时发作;一旦发作,天旋地转、头晕眼花,还伴有严重的头部分散性炸裂感,严重的时候,连坐在桌子面前都感到身体不稳,就像不由自主地要跌倒,或有一种乘船在大海上面漂浮、颠簸将要倾覆或云天雾地中身体倒立浑身绵软且无援无助的感觉,需要紧紧抓住桌椅的腿牚靠背才行。从五月起,服用了将近四个月的中药,时好时歹,眩晕症状始终没有消除。方志群里的老乡们也密切关心他的病情,提出种种相应的治疗和用药方案,病况还是日益加重。到九月下旬还增加了发作时全身颤抖的感觉,直到去全国有名的脑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北京宣武医院检查,发现小脑脑梗,这时才被迫住院治疗;经过入院近半月的治疗渐有好转。

这一切,对本来身患有多年“三高”症的杨冬宝来说,刻骨铭心,永远难忘,他曾在9月30日以《京中因病住院度中秋国庆有感》为题。写诗记述了自己生病及治疗的过程:“长期伏案伤颈脑,一朝致病苦难熬。头晕眼花视物昏,首重脚轻迈步摇。主观认定眩晕久,名医诊断脑梗早。欣有转机即刻现,唯憾此夜我独憔!”

老友汪振汉先生知道后,给他发来《致好友并步其韵》的诗:“年老多病休烦恼,放心疗养莫煎熬。配合医生少伏案,听从护理乐逍遥。酸甜苦辣早尝过,生死忧患何足道。劝君珍惜每一日,还看夕阳无限好。”

诤友钱从顺先生“2023年国庆之夜急就劝慰七律诗一首” 《赠挚友杨冬宝先生》 :“大义今生智自明,未为名利未为亲。情连家国持忠效,身致眩魔历苦辛。诚劝杨君融静态,常修心性养灵氤。甘同小病轻相处,福寿绵长日月新。”

挚友张以美先生以《冬日暖阳积劳成恙敬言》为题慰勉:“伏案操盘昼夜劳,纵然铁打也抛锚。莫怨身体不架相,应循规律年不饶。朝花夕时拾难尽,百年往事待细描。历史长河悠悠过,笔墨人生活力保。” 

老朋友们无不认为并理解,他的眩晕病症完全是长期持久地伏案工作造成的。

一旦治愈出院,可以重返电脑桌,他的心情又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出院当日,他以一首《十月八日出院感赋》的五言诗表达了这种愉快的心情:“病魔久作祟,而今遁无踪。曾用岐黄术,不轻反更重。入院三日愈,全凭西药功。医护调理细,亲友牵挂同。今日喜出院,讯与各方通。众情难言谢,温暖三月风!”

在病痛折磨面前,杨冬宝一直没有放弃“人文朱桥”的写作。他除了住院时间以外,始终都在争分夺秒工作,将全副精力都投入“人文朱桥”的编写,他要全力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有效时间,牢牢把握著书的主动权,真正自觉地做到了以创编出一部无愧于先人、奉献与后人的“人文朱桥”、发扬光大朱桥历史为己任。

仔细谋篇,缜密布局——关于本书篇章结构的构思:

很多乡镇的历史,仅有分合和范围大小的区别和纠葛,朱桥历史有其特殊性,很多问题的处理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杨冬宝颇下了一番功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把处理好特殊且相互纠葛的地方格局作为本书开篇的重点。朱桥历史上一向隶属于以当时的古镇石塘命名的石塘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设为独立的行政区域而单列。石塘区的其余部分,划为石塘公社(乡);而传统上作为石塘公社(乡)根基的“石塘村”却又在朱桥管辖范围内,弄得不好,就会在叙述的角度和份量上出现偏颇,或者喧宾夺主,或者坐歪屁股。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他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在第一章“区位、建制及行政区划”部分集中加以处理。将全章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区位,重点讲当今朱桥的区位,以此从头就突出朱桥的主体地位。第二节和三节分别讲“历史上的区划变更”和“历史上的建制及沿革”,围绕“历史上的”四个字,清楚且明晰地讲清楚了朱桥地方在隶属石塘区时候的“区划变更”和“建制沿革”。第四节则专门讲述“朱桥为中心的区划变更和建制沿革”。这样,就把纠葛不清的历史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一部分内容时曾三易其稿才最终敲定,反复推敲,慎之又慎。

类似枝节问题的处理。第一章集中解决了这个第一位的棘手难题题后,以后各章就显得极为顺手,偶有遇到类似的枝节问题,也按此原则加以解决。如第二章第一二三节都按分期原则处理,诸如党政班子问题,将石塘区委成员和朱桥乡(公社)班子分开来讲;人民代表届次问题,把1954年石塘区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人民代表作为特殊的唯一的一届人民代表,而从1957年朱桥乡选出的人民代表大会起计算朱桥人代会届次等等。在人民民主制度和人大建设时,也将石塘区1954年的人民代表选举工作单独分开来写。

纷繁复杂的人和事的布局安排。朱桥以及与朱桥相关的人和事纷繁复杂,时期、性质不同,价值、档次悬殊,难以有序呈现,还有同一个人分处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历史和在书中的布局也较难处理。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从本书的总体历史定位出发,把1911年以来110年内发生的人和事放在书的主体部分去写;另外按照既不违背本书体例,也兼顾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必不可少的呈现这样的原则,设立了“遗迹、旧址老村及掌故”和“外编”两个原则上不受本书历史时期限制的篇章,如对墓在朱桥的明朝尚书金濂及清朝淮上名人丁宴、传说中的“双印县令”华元庆、近现代名人金凤岐、杨士琦以及曾是东邗沟一段的涧河、淮东名镇石塘以及毕圩、观音庵、桑园、清代县志记载的“中桥”等老村落,都精心考量,颇费周折,努力在适当章节予以呈现。“双印县令”华元庆不是朱桥人,但是他在辛亥革命以后能和他的师爷、朱桥小闸人顾雨亭一起来小闸落户,自食其力,了其一生,他们虽是清代人物,却又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先后离世;因而,我们把他和顾雨亭放在“史上闻人”一节,在一个标题下去写;对金濂、丁宴、金凤岐和杨士琦则在遗址一节的墓葬部分去写,而石塘、观音庵、毕圩和涧河、瞭望哨、金凤岐练武场这些历史悠久的地物和古老村落则在遗址和老村部分去呈现。尤其金凤岐,本书把他的一生分成几个时期、安排在几个部分去表现,使他的事迹在每一个部分都能既不违和又显得很贴切。

对普通但有名气的人的处理。朱桥历史深厚,史料丰富,档次复杂,如很多门族在朱桥很有声望,但和章节内容的规格却又不在一个档次,尤其是人物部分,有相对严格的档次级别界定,有些人不好放在一起呈现;本书在“贤能辈出人杰多”一章之外,另写了“老村望族与名门”一节,把在本镇内有名望又绕不过去的普通名人放在这一部分呈现,既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又使镇内更多的名人得以入书。另外在“艺文论著部分”除了呈现各人自己的论文信息以外,也不设其他门槛,从而使更多人士能以“论文”实绩入书。

在“外编”中,本书除了录入和一些和正篇的历史事件及人物相关的内容以外,还收入了另外一些和这些人物和事件有牵涉相关联的篇目,犹如教科书中的拓展性内容。如“淮东和朱桥的母亲河——涧河”、“石塘之原”、“谁庄记”、有关钱毅烈士的资料、《“三心”赢得众心归》、《魅力朱桥赋》等等,都是精心选择和安排的篇章,他们有些不是人物,也不是事件,但是读了这些篇章,必将加深对其他内容以至对全书的理解。可以说“外编”不“外”,其“意”尽在书中。所以本书的“外编”是本书的重要部分,只是在叙事时段概念上和全书的时段界定有冲突,才以“外编”形式出现的。它是本书谋篇布局的一个特色技巧和重要部分。

深度钻探、广泛涉猎——关于本书素材原料的择取:

这本书写的虽然是写以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朱桥,但是很多历史上与朱桥有关的重要人事又不能不涉及到;所以,这本书对所写时期前后的历史都有深度开拓和钻探,对与这一大段历史时期以及前后某些阶段朱桥有关系的人和事都广泛涉猎并在有关的特殊章节中加以呈现。

如:以“分期史事”为篇目,以“大事记”的形式,收集和罗列了朱桥111年间无数相关联的历史横切面,真实地反映了朱桥大地发生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场景,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也是难能可贵的第一次!她还第一次用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揭示了朱桥名人金凤岐的真实形象,使金凤岐形象从传说变成站在人们面前的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也第一次收齐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捐躯的包括钱毅、王力先、吴福耕等在朱桥大地上战斗和牺牲的外籍英烈在内的朱桥出现的全部革命烈士名录及其英勇事迹!还在烈士事迹一节,第一次突出了“三·五事件”牺牲烈士群体,并校正和核准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使解放战争时期在这次事件中牺牲的朱桥郭兴、新华、桃园八名联防队战士(当时称季桥第三联防队)这个几被埋名英雄集体第一次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正式亮相!还第一次披露造成包括朱桥人张荣国在内的三十多位英雄联防队壮烈牺牲的“三·七成湾事件”的内幕以及造成这一事件的内在原因!让人为事件的发生而倍感痛惜!书中还第一次让70多名同年入伍的朱桥籍热血子弟兵尤其是叶玉昶及其妻子以及艾少华等人奋战在新疆等地、克服千难万险修筑国防战略工程的典型壮举能够为人所知,使他们所体现的“克服艰难困苦、勇创人间奇迹”的“天路精神”为家乡人民所认识!书中还第一次尽可能完整地汇集了朱桥历史上受市或县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模范名录,尤其是受到过毛主席接见的倪明仲的先进事迹,把他们集中汇聚并转变成朱桥历史上永远闪光的的亮点!在上述所列若干第一次呈现的重要资料之外,还第一次摸排并列出新中国以来全镇杰出家庭及其突出的闪光点,树立起全镇家庭建设永远的的楷模!他们有些家庭即使在全县也可谓屈指可数!还第一次尽可能完整地汇集了从朱桥走出去的六十年代大学生等一代英才的名录,使人们看到朱桥的厚重人文;也第一次汇集了一批文革后进学并陆续走上各种杰出岗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朱桥的各类杰出人物以及朱桥走出去的十三名博士的业绩,让人们看到朱桥文化天空的群星璀璨和深邃壮美!这一系列靓点,累积成了朱桥历史的独特性、真实性、资料性和本书的的可读性、可信性和史料价值!  

本书还展示和彰显了众多珍贵的且原始的历史资料,包括:杨槐张氏家族收藏的先人着清代官员服饰的画像残件,历史地展示了这一家族的曾经的辉煌;张爱平挖掘的有关金凤岐的历史资料《清实录》节录,正是根据这些史料,杨冬宝、张爱平撰写了考证历史名人金凤岐的权威性文章《关于金凤岐有关史料的考释》,使金凤岐人物形象变得真实可感;还展示了死后葬于朱桥新华北部的晚清重臣杨士琦“泗县杨公杏城暨配吴夫人墓”原刻碑铭照片,证实了杨士琦墓祠的历史。

根据有关史料撰写的车桥战役中我抗日军民在朱桥韩庄阻击中毙伤日寇山泽大佐和新四军攻克日伪石塘赵徐据点有关情况的文章,更加显示了朱桥在抗战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众多的烈士资料中挖掘出了朱桥第一位共产党员、原石塘区区长顾津关于石塘区党史几个问题的来信,真实地揭示了朱桥现代史上诸如三七成湾事件、顾文藻入党、吴福耕牺牲等重大事件的真相,拨开了相关的历史疑云。

而灌溉总渠工地县、区两级评荐一线劳模的档案、关于首届淮安县人代会石塘区代表团的资料、1960年朱桥曾经的16个大队妇代会选举的档案、关于文革中朱桥公社大院“文革灶”的资料、杨冬权两次高考的传奇经历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构成朱桥历史的一个个珍贵的瞬间,极其难能可贵,不可多得!

书中的“老村望族及名门”一节,不仅有利于人们认识朱桥,同时勾画了朱桥近现代“社会关系网”以及各自的历史和背景,有一定的资政作用,值得历代主政者参考借鉴;老地名钩沉,则有利于年轻人更加深刻地认识朱桥,进一步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同时,书中收录的《秦寄尘拒绝出任日伪淮安县知事》、《盐阜报》第291号(三十一年(1942年)十一月十二日)第一版刊登的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洼圩革命烈士杨万友牺牲情况的题为《淮安民兵中队长杨万友被俘不屈从容就义》的报道、《车桥战役阻击战中的韩庄战斗》、《新四军攻克石塘据点》、钱毅烈士有关介绍以及淮安区委组织部原部长纪明珠精心撰写的、江苏 《党的生活》 刊登的关于朱桥五里村党总支书记张建国的通讯《“三心”赢得众心归》 ,也都是极为重要的朱桥“秘史”级珍贵史料;对朱桥当前或今后开展历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都有一定的永不过时的警示教化作用!

新时期以来有关朱桥荣获“江苏省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以及五里村和朱桥中心小学获相关荣誉的照片或记载、有关网络平台关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及钱毅烈士亲属来淮举行烈士殉难76周年纪念活动盛况的报道等等,都生动再现朱桥当今所取得的成就和一些重要的的历史场景。

当代杨冬宝写的《魅力朱桥赋》则是以艺术形式表现的朱桥历史,不啻一部精致的极简朱桥史,是朱桥历史的袖珍版、浓缩版,更是对子孙后代都有历史文化教育作用的拓展性的不朽篇章。

本书挖掘和列出的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都从不同侧面增加了朱桥历史的悠久、真实、厚重和深远!这在朱桥历史上将既前所未有又有深远影响!

发挥人脉,广泛借力——有心的朱桥人共同的创作:

任何浩繁艰巨的工程无不是众志成城、团结合作的产物,《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也是这样的一部大书。为了这部书的成功,杨冬宝极大限度地调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发挥了几十年发展和积累的情缘关系,最大限度地联系和动用了各种老乡、同学、同事和朋友以及当年历届学生的资源,投入本书写作以及各种资料的挖掘和收集。

首先是收集各类资料,书中的名人部分、艺文论著部分的资料都必须由本人或近亲属等知情人提供,这两个方面涉及到的人有100多个,除极少数难以联系或联系上但没有反应的以外,全都是他通过微信、短信、电话或请对方的亲友熟人转介绍等方式一一联系来的:而仅有尹金来、秦少相、赵荣春等极少数的几位乡亲没有联系上,是通过网络查询到他们的资料的。如查找六十年代大学生张海洋的资料,在请本区熟人了解未果的情况下,请他的妹妹所在的洪泽同学辗转搜寻,获取了由其妹妹提供的相关资料。

其次,关于不是当事人而是第三方的各类有关资料,都是通过远程联系拜托有关当事人撰写的,有的同志还写了不止一篇。如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金凤岐历史资料的挖掘、发现、提供和考释初稿是张爱平同志写来的;关于祁大庄的资料是张文斌同志写成的;他还通过老部下和老熟人,收录和提供了关于几次人口普查和涧河疏浚的资料;金凤岐的家世和有关传说的资料是韩春风、金健民同志写的,朱桥最资深一代名师曹海南的有关资料是张文斌、潘贵友同志写的,著名教师曹班、刘体鸿的资料是张以美同志写的,朱步顺生平和一门三教授的资料是朱锡昶同志写的;董宝山的资料是路正华同志写的,五里“燕子地”和五里“二张”的资料是张建国同志写的,有关小刀会的资料是宗德林、张士会同志写的,叶士勇、施向平写了各自兄弟姊妹皆进学的资料,夏风山、许兆明写了关于基层妇女干部马维英的资料、范 云写出教师世家的资料、张  鸣写出关于南郭兴和梁素珍的资料;张建中写了关于农村电网建设的资料,李维高写了关于污水处理厂的资料,等等。

还有不少同志主动联系提供有关资料,如李体民提供了李振兴的资料;张素英提供了六十年代大学生、她的哥哥张海洋的资料;邱庆珍提供了闸北马塘地区邱庆丰等几位六十年代最后一届大学生的资料;宗德林从自己的专业优势出发,不止一次提供朱桥地质和桑园地理情况的资料并几次提出修改意见;他还几经周折找到杨金海的夫人,推荐和提供了已故金海先生的资料;吉欣哉和王玉芳同志在成书最后时刻提供了王毅(王楠生)同志的资料;倪殿涛同志提供了朱国友的资料,还在本书即将付印的时刻发来由亲属提供的参加过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过毛主席接见的民兵先进典型、周庄人倪明仲的资料,填补了关于经过战争年代、解放后健在的、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代人物的重大空白;在本书已经即将拼版前夕,83岁的60年代初老知识分子张树清传来自己的资料,也填补了一个人才史料的断层。

还有的资料,本地没有人撰写,杨冬宝发挥自己的人脉资源,请外地熟悉情况的人来写。如合兴孙大庄是朱桥有名的老村落。可是合兴村硬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写。杨冬宝通过微信请曾在朱桥派出所工作过的马甸好友顾家明担此重任。顾家明冒着仲夏八月中午炎热的太阳,骑车来到合兴,找到当年和自己熟悉的治安主任又是当年我党干部孙锡洪的儿子的孙文龙,经过认真的访谈采写,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访谈稿,解决了孙大庄这一重要地域无人写稿的难题和燃眉之急。

杨冬宝朱桥的同辈好友以及曾经的各条战线的领导、志同道合的同事、好友等各方面力量通力配合,也是本书成书的重要原因。李体民、倪明远、张石如、王运生、张少林、高健强、陈佳银、赵凤国、唐志祥、张建中、马维佳、叶步宽、褚文道、孙宝生等老领导和不同届不同班级的老同学以及好友们在传承朱桥历史文化的旗帜下自然聚拢,通过网络,不辞劳苦,为本书提供资料、审稿或分别提出修改补充意见!故而本书可以说是朱桥各方通力合作的产物!  

众擎易举、玉汝于成——在期盼与曲折中推进创作:

按照常理和惯例,编写一个地方的史志,不仅仅单纯是哪一个人的事,而应该由地方党委政府主导编写,政府出钱公办民助或各方集资来出书。且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政者,能有人无偿为地方写史,应该说是求之不得,应该全力支持和促成;而“人文朱桥”这本书却不仅不是这样,而是可以用“过程艰辛、道路曲折,一言难尽”来形容!

…………

这,就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在孕育他的土地上遇到的尴尬局面!

这样一本顺应形势、合乎情理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宣传并推广的书籍,不仅没有引起反响,相反却面临着胎死腹中的危险!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杨冬宝立即将书名修改为 《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并同合作资助单位区档案馆做了沟通,把合作方式从原定且当然地同朱桥镇党委政府合作改成联合编写组,原定的党委书记和镇长合写序言的计划也被迫取消。

至于出书经费,也没能难住杨冬宝,他又一次利用自己的人脉,在方志合作群发出倡议,请求大家出于自愿,捐资赞助。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集资四万余元。闸南村原三姓乡贤张久荣先生在捐资倡议发出十分钟左右,第一个站出来捐资1000元,表示支持;紧接着,远在深圳的朱李帅庄乡贤梁国华捐资3000元;过去朱桥七年制学校的学生、少小离家、远在徐州的宗德林和远在安徽合肥的陈耀都积极响应,各捐资2000元;第三天,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捐资5000元,退役大校马士宏也捐资2000元;而后,赵  民、尹  亚、花正华、张文斌、张  鸣、倪殿涛、张学刚、吉益民、张  健、张牛喜、孙凤娥各捐款1000元;远在山西大同的杨同宝,和朱桥除了有家族亲属关系外,没有任何交往,也向杨冬宝捐款1000元,表达了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浓浓乡情。其间,你500、他300 ,一双双援手从四面八方伸来,一股股暖流涌向杨冬宝这位曾经的老同学、老朋友、老师和老乡长的心头!

乡贤们的捐款解决了印书资金,也成全了这本书的又一个特色,一本本来应该由政府主导、公费印行的书,被迫顺势华丽转身,成为一部不要(或者说无缘得到)集体一分钱、而靠全镇乡贤中有识之士用“众筹”方法捐款出书、成为以特殊方式实现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共同目标和爱乡情怀的一部具有与众不同意义的、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历史光芒的、彪炳朱桥史册的历史文化专著!

有赖于方方面面的深厚土壤,“淮乡热土”绽放出“百年朱桥”这朵令人欣喜的璀璨的花朵,生长出“百年朱桥”这棵令人抬眼仰望的参天大树!

龙年出生的龙的传人杨冬宝顺势而行, 2月13日(正月初四),按照自己原先的策划,如期邀请全朱桥有识之士共同见证大家一起出力修撰而成的《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在她的孕成之地朱桥面世!他们以“有功乡贤旌表和新书发放仪式”的形式,庆贺这部文史巨著从杨冬宝的电脑走向四面八方朱桥人的案头,来到了全乡人的手头,也走向了朱桥父老乡亲的心中!

各方齐贺,好评如潮——各方盛赞“人文朱桥”成书:

各路文友及乡贤对《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的写作印行深表关切。原国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欣然接受编委会邀请,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淮乡热土——人文朱桥一百年》付梓,庆幸我乡千百年来,终于有了一部内容全面系统、史料丰赡详实的信史。从史籍的角度讲,这本书可以说是朱桥的《史记》。” 他欣喜地称赞“今有本书,……全中国又多了一部乡镇百年全史,……研究百年中国史又多了一个乡镇样本”。

在11月底本书最终脱稿之际,作者杨冬宝激情赋诗:“百年朱桥我挥洒,雄奇壮丽势堪夸。人杰地灵田园秀,天青水美景物佳。抚今追昔守正道,温故知新惜风华。继往开来后人事,读史爱乡爱国家! 

2023年12月1日,杨冬权发来贺联:“淮东古来无方志,朱桥自此有信史。”

杨冬权贺联发出以后,知情的淮上文友纷纷写诗道贺——

本书副主编张文斌首先赋诗,欣喜地赞扬“杨公用心讲故事,曹老挥毫题书名;乡贤慷慨同资助,大美朱桥万事兴!”副主编、原任中油长城钻探钻井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张爱平诗联齐发,在《

七十七岁的淮安清江浦资深诗人、自称半个朱桥人的汪振汉老先生在《有感于

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河下街道诗词楹联协会名誉会长钱从顺专门请杨冬宝发给他全书梗概,填写了两首《沁园春》,盛赞“昌文弘智、一代乡贤”杨冬宝先生“展智昌文,一代乡贤。继淮安俚语,酌研成集;朱桥百载,又创新篇。脉脉乡愁,笔耕不辍,热血写厚土高天。”“心怀璀璨情缘,付艰苦,真功探索研。记人文壮史,巨著宏篇;……史料丰详,内容朴实,热土人伦着意宣。章节里,总凝容才气,诠释尊严。”“七秩随心,妙笔精晶,寄托深情。看宏篇巨著,凝融才气;乡愁眷恋,人景阐明。大义宏怀,雄奇亮举,追昔抚今笃意行。弘智志,记朱桥壮史,告慰乡亲。”“……忠魂系,让良贤志士,永世留名。” 

朱桥的近邻、石塘祁大庄人、石塘镇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顾家明《诗贺杨冬宝先生

淮安市税务局干部、杨冬宝昔日的学生李晓平在《满江红·杨冬宝老师

朱桥三姓乡贤,淮安区河下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张久荣《鹧鸪天·祝注入情怀整十年,成书付印感云天。行间尽显辛劳迹,字里唯留桑梓缘。条目细,内容全,人文百载述无偏。朱桥自此添方志,福泽淮乡代代延。”朱桥丁曹乡贤、朱桥镇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韩春生《賀冬宝先生新书面世》盛赞:人文朱桥载沧桑,金质名片又一張。……挥亳泼墨春秋美,纵情讴歌家园旺。才高学富众人赞,留住乡愁蕴芬芳。”朱桥闸南乡贤、朱桥镇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朱玉宝《贺

淮安区资深诗词人,散曲作者陈精国老先生多日后还专门发微信给杨冬宝,对没能为书的面世写诗祝贺表示遗憾!我区有深厚社会和文化情怀的著名企业家、河下诗词楹联协会会长邱以钧先生慷慨解囊,盛情赞助,为本书发放仪式午宴提供丰厚的酒品。

这一切都是对《淮乡热土》的肯定和赞许,也是对杨冬宝写作这一鸿篇巨制的最好的旌表和赞赏。她们都将永载朱桥史册!

激情奉献,后世难忘——展望“人文朱桥”的历史影响:

在众位文友的诗什中,不乏对本书影响的展望和赞美。朱桥三姓乡贤、中学退休教师张鸣《贺

资深作家兼媒体人、淮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姚风明先生在收到赠书《淮乡热土》以后发来微信,深情地表示:《淮乡热土》带我走进了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感受到了淮乡的独特魅力。您的笔触细腻,将淮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热土之上,感受着它的温暖与厚重。我会珍视这本书,将它们视为宝贵的财富,不断学习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这本书的成功,填补了我镇一个没有自己的历史记载的空白,更是朱桥今后历史传承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历史将不会忘记它!朱桥的子孙后代们会时时打开它!阅读它!

请大家记住——历史也将永远记住:怀有对家乡深情大爱的人们今天围绕“人文朱桥”的一切奉献、付出和创造性劳动,也将和这本书一样,永载朱桥的史册!

是的!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鸿篇巨制注定要载入朱桥史册!

最后,让我们以杨冬宝2月13日发书当日所写的一首七言诗来结束这篇特殊的纪实文稿吧:

《甲辰新正

淮乡热土多精魂,代代奋发豪气呈!

壮史一部欣面世,同仁众志铸赤诚!

应记有心谁发起,更赖各方齐玉成。

甘以激情作奉献,后世难忘今世人!


【责编 李媛】

父母颂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

老家的那条二支河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

茄子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1-20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