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资讯

当前位置:

 云南资讯 > 教育 > 正文

清华大学副教授李黄龙走进云南安宁中学作主题讲座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顾曼民 龚雪云 2025-07-14

2025年7月11日,清华大学副教授李黄龙走进“安中大讲坛”作《类脑智能》主题讲座。安宁中学第七届拔尖创新人才夏令营全体营员及高2027届部分学生参与本次讲座。李教授借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将深奥的科技原理拆解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既保持了内容的专业性与前瞻性,又让听众轻松触摸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类脑智能。这场讲座,可谓连接未来的科技盛宴。

智能浪潮起:人工智能重塑时代轮廓

讲座伊始,李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他细数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节点,剖析人工智能革命的鲜明特征,更着重阐释其重要性——人工智能正以磅礴之力重塑未来,在部分领域已突破人类最高水平的桎梏,在诸多领域也已跨越人类一般水平的界限,且仍在持续逼近人类智能的边界。

他同时勉励同学们:“永远不要让创造力的火花在技术浪潮中黯淡熄灭。”

脑际寻微光:于复杂中叩问智能终极

李教授强调: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为阐释这一探索的深层意义,他引用了费曼的名言:“What I can 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我所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我不能理解的)”,并强调类脑智能研究虽充满复杂性,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基于当下算力供不应求的现实困境与日益凸显的能耗危机,类脑智能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而人脑的多尺度、涌现(1+1≠2)、难以构造等复杂性促使其成为探索类脑智能新型算力方式的重要灵感源泉。

智识向新处:类脑智能铺开未来长卷

李教授指出: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未来,类脑计算生态将向着更开放、更协同的方向深度演进,形成多方联动的创新格局;与此同时,类脑计算对硬件的特殊需求,正持续驱动新型半导体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

他进一步谈到,未来类脑智能将深度融合各学科,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革命性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质的飞跃。他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把握科技脉搏,成为引领未来的创新者。

青衿志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

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该计划以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核心,为国家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助力国家在科技前沿与核心领域实现突破。而未央书院作为清华大学为落实“强基计划”而设立的五个书院之一,积极探索“理+工”双学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规模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讲座尾声,李教授就类脑智能与同学们展开互动交流。同学们抛出“如何利用类脑模型解决AI的局限性”“能否通过类脑智能的自我演化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等问题,李教授逐一耐心作答,现场讨论气氛愈发热烈,思想的碰撞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火花。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怀揣探索之心,勇闯科技前沿,未来在科技领域挥洒智慧、贡献力量。

 【责编 李媛】

墨江一中到安宁中学开展研训学习活动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6-2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