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拓宽学生眼界格局,深化校地融合发展。近日,云南安宁中学嵩华学校81名草铺搬迁学子、6名家长代表走进云南安宁产业园区,开启了一场“探寻产业园区发展 回溯故土变迁历程”的研学之旅。
溯源启程 厚植乡土情怀的研学实践
据了解,安宁产业园区是云南省重点产业园区、国家级滇中新区的产业核心发展区,地处安宁市西部,距昆明仅28公里,辖区面积广阔,规划控制范围达20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范围100平方公里,涵盖青龙、草铺、禄脿三个街道。
安宁中学嵩华学校是为提高优质教育办学覆盖面,解决中石油等现代大工业项目进入安宁产业园区带来的搬迁子女入学问题而建设的一所学校,校内众多学生家庭来自安宁草铺搬迁家庭。
本次研学活动,旨在带领曾为支持家乡建设搬离故土的学子们回望家园,见证时代发展,进而厚植爱乡之情,树立崇高理想。
探秘园区 触摸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研学首站,同学们走进云南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站在园区规划沙盘前,数字光影勾勒出壮阔的产业蓝图,每一位研学队员都真切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澎湃浪潮和磅礴力量,对家乡、对祖国未来的经济腾飞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第二站进入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家长们还依稀记得片土地曾经的模样,多年后眼前巨大的炼化装置与综合交错的管道震撼人心。同学们惊叹科技与工业的完美融合,也深刻感受到了能源生产的严谨与高效。
第三站来到西南铜业集团展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探寻着冶炼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同学们认真观察着琳琅满目的金属制品,用学科知识探讨着所见所感,乐在其中。
感悟力量 凝聚反哺家乡的青春共识
研学期间,学生和家长代表纷纷表达了各自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学生代表王童说,记忆中的老家已经没了曾经的模样。这次研学活动是我第一次回来,家乡发展得很好,我也在安宁中学嵩华学校优渥的学习环境中长大。我会努力学习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生代表刘彦辰表示,班上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都是搬迁家庭的孩子。这次参观产业园区,我看到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也明白了当时爸爸妈妈带我搬离家乡的意义。
家长代表1认为,说起搬迁,心里还是舍不得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但为了家乡建设,咬咬牙也就搬了。当时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上学问题,后来安宁中学嵩华学校迅速建成,教室敞亮、师资优良,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家长代表2感慨,从草铺搬离后,一家人到了安宁城区生活,孩子生活愉快,学习环境好,孩子现在已经上中学了,也希望她能珍惜当下,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眼里有光、心中有数、脚下有泥、肩上有责、言行有度。本次研学队伍以脚步丈量家乡热土,用双眼见证产业蝶变。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将以 “产业园区研学课程” 为切入点,深度挖掘社会课堂的教育价值,通过串联家庭情感纽带、学校教育引导、园区资源支撑、企业实践平台,打造"四方联动"育人生态圈。这场跨越课堂边界的行走,不仅让家国情怀深深扎根于产业振兴的土壤,更在"校-家-园-企"四维空间里,实现教育生态与城市脉动的同频共振。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5-0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5-0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