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晓到云南安宁中学考察调研。安宁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何明,安宁中学党委书记朱建陪同调研。
“安中大讲坛”是安宁中学打造的高端综合交流平台,是安宁中学的“文化名片”。通过“名家大师进安中”“专题报告”“名家讲堂”等形式营造学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广大师生的综合素养。2024年12月20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徐超教授走进安中大讲坛开讲《剑指苍穹——航天飞行器技术发展的若干前沿》。
讲座伊始,徐超教授用三个趣味小问题进行导入,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航天飞行器的历史源头,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进入到当前航天飞行器技术革新变化的发展历程之中,与同学们一起揭开航天技术的神秘面纱。
核威慑和反核威慑是国家的重大安全需求。徐教授谈到,世界各航天强国正争相发展反击核导弹威慑的能力,我国也公开报道过开展反导技术试验的情况,发展各类空天防御装备可为守护国家的空天安全、反击核威慑作出巨大的贡献。
此外,徐教授还介绍了高速声速飞行器的技术发展情况。高超声速飞行器是航天工程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其对保障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徐教授对两种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详细讲解,丰富了同学们对高超声速技术的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与憧憬。
徐教授深入讲解了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辉煌发展历程,这些被誉为“太空巨擘”的火箭不仅成功地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更奠定了人类探索深空的坚实基础,每一次的成功发射都彰显了国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徐教授指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作为航天运输领域的未来革命,虽然在我国尚未全面实现,但它代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梦想与宏伟蓝图。这一技术的实现将极大降低发射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推动我国的航天事业迈向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徐教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起步,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建国初期,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坚实基础。迈向新时代,我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在导航卫星研发、深空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未来,我国航天事业将继续秉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原则,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发言,就航天飞行器商用发展前景以及当前航天飞行专业就业情况向徐教授寻求宝贵的意见。徐教授表示:航天飞行器制造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如果同学们热爱这项事业,并为之付出,就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3-2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