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近日,云南省中小学县级培训团队新教师培训能力提升专项云南师范大学培训班(初中学段)文科组一行102名学员,走进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开展跟岗研修活动。学校精心组织了课堂观摩、专题讲座等活动,与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共探教育之道,共绘青年教师特色培养蓝图。
走进校园 同心同行同进
冬寒料峭暖阳稀,远客出来映日辉。上午9时许,国培班团队一行来到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在安宁中学副校长、嵩华学校执行校长张辉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史室、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基地、省级特色工作室以及各特色功能室,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及教学成果有了深入了解。
交流经验 育人育才育品
安宁中学副校长、嵩华学校执行校长张辉向国培班一行介绍了嵩华学校办学背景及办学理念。他表示:安中嵩华始终以爱润教育为品牌,创造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高质量教师,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成长链贯通式教育,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育才、育品,固本强链,培养全面发展的“爱润少年”。
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副校长黄祖瑞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为题,向国培班阐述了学校在青年教师发展及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路径。她提到:青年教师培养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教育的希望,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安宁中学文化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从四个维度浸润文化,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构建五营研修方式,搭建七翼平台驱动青年教师发展,确保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为青年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品质发展。
安宁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安宁市初中语文刘佳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佳玲老师以《另一种风景》为题,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贴近身边的例子为大家分享了初中语文研训活动如何切实有效,以及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经验。老师们从刘老师的分享中能够感受到“在真正的研训中体现价值、看见成长、收获情感”。
课堂观摩 互见互鉴互践
初中英语崔婷基于新课标理念,巧妙地将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融入英语教学之中,结合学校陶艺社团实践,录制陶艺制作过程的英文解说,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对中国文化、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共同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长王仙劲对崔婷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她表示:本节课基于新课标理念,结合学校实际以及中国文化创设情境,将被动语态贯穿其中,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契合新课标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
陈智杰老师围绕制作一份《摩崖石刻群导览手册》任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练习说明文片段写作,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整堂课以学为主,将说明文写作知识与历史、地理、旅游学,设计学跨学科交叉整合,结合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均有所发展。
安宁中学嵩华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鲁国平老师从说明文写作学习活动的结构化设计和“以学为主”的课堂建构两方面对课堂进行点评交流。鲁老师说到:陈老师的这节课重构传统语文的听说读写概念,体现多层面的整合特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教师从“育分”“育能”走向“育人”,使学生从“学会”“会学”走向“乐学”。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交流与碰撞中,老师们共享经验与智慧,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收获。此次学习交流活动,不仅展示安宁中学嵩华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是对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取得经验的高度肯定。未来,学校将不断提升教育品质,驱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供稿单位:云南安宁中学教育集团)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5-03-20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1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