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走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走笔 > 正文

云中净土:南宫山避暑寻禅记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清哲木 2025-07-14 16:29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很少写游记;因为网上写得人太多,我也不会受网上的游记攻略去某个地方。我喜欢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旅行中的过程.....

七月的江南热浪翻涌,我决定外出旅游避暑,在这个时间段孩子正好是暑假,不卷了!我想让孩子从补习班密不透风的四壁中解脱出来,卷册里挣扎的笔尖,怎敌得过山野间自由奔跑的足尖?

走吧,让山与水作他最好的先生,我相信在泥土的芬芳,在天地之间,去寻觅心灵的韧度。

我选择去了鄂西北和陕南地区,因为这两个地方特别适合夏天避暑,自然风光又极其优美。

南宫山,对我来说是一个信仰之地,我信佛,信天地之间的缘起缘灭,有缘的山水怎会在你生命中在恰当的时间里遇见。

一路向西,跨过安徽、河南、湖北,在十堰稍作停留后,直赴南宫山,海拔2267米的峰顶清风穿林而过,吹散了山下游人如织的喧嚣。这座深藏大巴山腹地的国家地质公园,以22℃的恒温在盛夏为我辟出一方清凉净土,更以60元门票价和景区热情的服务感染了我。我决定写一下南宫山,这样的一个优质旅游目的地,不应该“深藏不露”!

一早,晨光初透时踏入南宫山北线山门,蜿蜒的山路如绿廊延伸。两侧原始次生林蔽日参天,铁橡树枝干虬结如龙,鹅掌楸阔叶筛下碎金般的光斑。行至二郎坪,忽闻水声轰鸣——一道飞瀑从苔岩跃下,坠入清溪潭,水雾挟着草木清气扑面而来。越往高处,植被愈显珍奇。千年古栎佯死复生的奇观在步道旁静候:一株看似枯朽的老树,顶端竟勃发出新枝,水青树的蕨状叶脉凝着晨露——这些第四纪冰川孑遗的活化石,让南宫山摘得“陕西西双版纳”之誉。

攀至海拔2200米处,弘一大师真身殿赫然悬于绝壁。赭墙黛瓦的古寺半嵌岩体,云絮漫过廊柱,恍若天宫琼阁。殿内烛光幽微,z我随三两香客合十瞻仰;玻璃佛龛中的弘一大师真身端坐莲台,袈裟金线依稀,面含慈悲。自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初二圆寂于此,肉身不腐已逾两百年,连眉须都纤毫可见——信仰在此化作具象的奇迹。

绕殿而行,忽见“无源方池”嵌于石缝。雨季不溢,旱季不涸,澄澈如镜的水面倒映着火山岩的玄黑纹路。站在山顶,4.2亿年前火山熔岩凝成的石柱群拔地冲天,冰川运动的擦痕在岩表刻下岁月的密语。

一趟走下来,总体感觉南宫山景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间仙境。人少、景美、夏凉!环境幽雅舒适,虽然是第一次来岚皋县,但被圈粉。这个地方值得推荐给大家来旅游避暑,景区22℃左右的气温真的是太棒了 。和游客交谈,这60元太值了,因为小众即可承包整座仙山。我看了一下,纵是90元门票,能换得一日穿越亿年地质史诗、亲睹肉身菩萨真容、坐拥22℃的森林氧吧——南宫山,终究是红尘倦客未曾参透的性价比谜题。它值得我千里迢迢为它而来!

 【责编 李媛】

云中净土:南宫山避暑寻禅记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14

过早,是竹溪人开启生活最温暖的仪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7-10

大美不只是风情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