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研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影视艺术发展成就

2021-01-07 10:09 作者:范丽庆 文/图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 先后举办五场系列论坛,近百位嘉宾围绕议题各抒己见

○ 没有哪个艺术样式像影视这样,和市场密切相关,和技术密切相连,影响力远超其它艺术形态

○ 中国电影产业领跑全球市场,同时遭遇新的危机,应该反思行业隐忧

686242
研讨会现场

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继2017年举办首届电影电视评论周之后,于2018年12月10日至14日再次举办“2018·电影电视评论周”,成为中国文化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本届评论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承办,安排了五场系列论坛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展映,吸引了众多学界专家、业界重要创作人员、制片人、影评人及宣发、播出、媒介机构代表前来参加。

686235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致辞

686236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主持开幕式

12月10日,评论周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在致辞中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民族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中国影视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短短几十年,影视艺术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居于文化艺术各门类的“宗主”地位。没有哪个艺术样式像影视这样,和市场密切相关,和技术密切相连,它涉及的生产和传播环节、呈现的商业价值和意识形态诉求以及大众影响力,都远超过去的艺术形态。近年来,中国影视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同时在行业规范、价值表达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遭遇新的危机,应该时刻葆有问题意识,反思行业隐忧。影视周活动就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指示精神,推进中国影视理论研究以致整个艺术评论工作的具体体现。

686237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致辞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在致辞中说,电影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内容主题和艺术形式上都刻上了时代变迁的烙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产电影在投资与产业、风格与类型、叙事与美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中国电影产业以平均年增长30%的速度领跑全球市场,成为继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成为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近年来,电影题材呈现多元化趋势,类型表达愈加丰富。在人才、科技、主旋律电影生产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创作观念的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始终不曾中断,并以强大的包容性,不断与商业类型片高度融合,观照现实,成为当下电影创作的新常态。中国电影要在把握自身民族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686238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主持首场论坛

开幕式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主持了首场论坛,主题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有20多位嘉宾围绕这个主题发表了意见,其中涉及:中国影视艺术总体发展与趋势,创作观念的嬗变与坚守,影视剧在类型、题材、叙事、表达上的变化与突破,产业政策进程中的成绩、问题与对策,等等。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发言题为《改革开放铸就中国电影辉煌篇章》,他说,改革开放为“第四代”导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我才能拍摄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创作观念的《血战台儿庄》这样的电影。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叙事表意、影像造型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上使中国电影的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新生代导演接棒,强化了电影类型化元素,数字技术也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国产电影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应充分肯定,但不能只为成就欢欣鼓舞,尤其要警惕泛娱乐化、功利浮躁的不良倾向。这需要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担当。

中国电影文学会会长、影视编剧王兴东发言说,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电影产业属于版权经济,核心是知识产权。电影的竞争核心是原创的力量。文艺创作不能千篇一律,抄袭模仿,唯有提高原创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才能繁荣发展民族文艺。未经授权却随意篡改歪曲有损原作者声誉的情节,从而悖离历史事实的情况,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686239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饶曙光发言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研究员饶曙光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上曾出现了两次高峰,分别呈现于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现在对理论批评,在口头上极其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又置于边缘化。我们应当致力共同铸就第三次中国电影理论美学的新高潮。在电影理论评论层面,要进行构建“共同体美学”的努力。

686240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在改革开放40年来有重大的变化。一个大华语电影的市场已经形成,台湾电影、香港电影都是以整体的华语电影的平台作为基础发展的。中国作为全球非常重要的新兴的电影市场,已经变成全球电影的一个重要的中心。中国电影还需要更开放,也需要更开放的市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非一蹴而就。中国电影的重点仍在于本土活跃的市场,在这个新起点上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知世界,创造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说,中国电影“走出去”不单是“中国产品”走出去,更要实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走出去。正像中国经济从体量的扩展走向质量的提高一样,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也面临着一个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指导思想,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正确方向。

686241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丁亚平说,改革给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带来新的美学特征,开放促成了中国当代影视中的经典美感形态。商业美学和艺术美学发展,以及它们的融合,逐步实现工业化、人文化以至国际化的转型,这可以说是电影电视艺术上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影视艺术要拥抱时代,呈现乐感、人文和真实美感形态,它反映生活、表现社会的同时,还需要思考,影视本身如何照见生活,怎样在影像表层真实之下,呈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认识和理解。这是民族影视艺术的本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电影电视美学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首场论坛发言的专家学者及所讲题目有:《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国影视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中国电影伦理学的批评维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四大时代特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粤港澳大湾区之崛起,势将推动中国银幕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电影艺术》杂志原主编、编审王人殷——《主旋律电影的嬗变与坚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隋岩——《影视剧的媒介新环境:群体传播时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轨迹》,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王海洲——《全球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文化再现》,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展望》,青年导演常征——《中国影视新锐力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刘浩东——《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呼唤放眼全球战略新思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与变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教育培训部副主任但红莲——《现实主义题材爆发、审美变迁与探索创新》,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系系主任、副教授董茜——《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的类型表征和现代性审美倾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40年来中外合拍电影的流变与影响》。

686243
评论周安排了五场系列论坛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展映,吸引了众多学界专家、业界重要创作人员、制片人、影评人及宣发、播出、媒介机构代表前来参加

12月11日至14日,影视评论周还相继举行了四场论坛,主题分别为:“新语境下中国影视史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写实精神的回归”“中国电影‘走出去’与艺术电影的发展”“华语电影的融合与发展”。先后有近80位嘉宾围绕这些议题各抒己见,为中国影视提升品格问诊把脉,献计献策。

此前,2017年影视评论周重点发言及回顾评估,已编辑成书《中国影视往何处走》(丁亚平、赵卫防主编),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据悉,2018年影视评论周的研讨成果将循此先例,继续编辑出版。

(2019.01.16 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