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睢县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为脱贫攻坚奉献青春是人生最辉煌的岁月”

2021-02-23 16:10 作者:陈旗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春节期间,河南睢县城郊乡李庄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密密麻麻,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

        2020年9月,羊肚菌种植基地项目建成,该项目的实施有力带动了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的同时,更实现了李庄村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力量。

        据了解,睢州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羊肚菌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公司。主要以菌类蔬菜种植为主,冬季种植羊肚菌,其余时间进行辣椒苗培育,采用公司+作社+困难群众的产业模式,有效带动李庄村近百人就业。

        “去年通过城郊乡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介绍,来承包十座大棚,占地30余亩,每座大棚大概出菇1500斤左右羊肚菌,销售到郑州、上海等地,供不应求。2021年计划再建30个温室大棚,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睢州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云勇介绍说。

        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的积极帮扶与支持下,流转土地、建设温棚、兴建厂房、联系用工人员等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

       “投资400多万元,建了10个共计12000平方米的暖棚;8个共计4800平方米的标准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用工都是本村的村民,这样的话,群众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商丘市委党校驻睢县城郊乡李庄村第一书记史文喜欣喜地告诉记者。

         其实,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史书记不断地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换来的。

       “我们中顺农业有限公司是以发展辣椒种植为主导产品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的积极帮助与支持下,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的开展。我们每一个环节的进步,真的是凝结着史书记的心血与汗水……”。国庆节前夕,秋高气爽的一天中午,中顺农业有限公司35岁的市场销售总监杨功,手指着身边数百亩生长旺盛、一片火红的辣椒非常感动地说。

        2017年1月,商丘市委党校分校工作处副处长史文喜,被选派到睢县城郊乡李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至今已有4年的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呕心沥血的驻村生涯,用热血和汗水书写出对党忠诚与责任担当,赢得了当地村民一致称赞,连续三年荣获睢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党建引领,扶贫才能精准施策”

        史文喜所驻的村是位于睢县城郊乡西北部的李庄村,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450亩,全村366户、1544人。村委班子5人,党员14人。贫困户86户、205人,该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县内外闲时务工为主。全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内道路年久失修,人居环境也相对脆弱,是典型的贫困村。驻村伊始,面对村里如此现状,加上自己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基层工作经验相对薄弱,史文喜深感力不从心。“既来之,则安之”。从机关单位到农村基层精准扶贫一线,尽管岗位跨度很大、环境迥然不同,但史文喜深知自己奋力工作的热情不能变、克难攻坚的劲头不能减,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因此,他到任以后,连班加夜、废寝忘食地开展工作,及时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怀着“进农家门、听农家言、干农家活、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赤诚之心,挨门挨户走访贫困户,与其谈心交心,召开村里老党员座谈会,分析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快,史文喜便理清李庄村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找到了工作上的突破口,迅速进入了角色。

 史文喜与中顺农业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监杨功交流辣椒长势情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史文喜充分发挥自己在市委党校的党建工作经验,紧紧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主题思想,创新“党建+扶贫”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党员主题活动日”等活动,进一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发展信心,使党建工作成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助力器”,驻村4年,新发展5名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改变了李庄村十几年没有发展党员的现象。为使村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史文喜协助村“两委”制订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制度,让村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改变村里的基础设施,是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的重要标志”。为此,史文喜决心从完善驻村初时村庄破烂不堪的局面入手,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写申请、编规划、跑项目,费尽千辛万苦,硬化道路方便村民出行,新打机井便于村民浇地,道路两侧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修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安装了文体活动器材,绿化了村文化活动广场,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了全村电网改造等,改变了刚驻村时全村没有一条硬化道路的历史。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该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为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引导,致富才有内生动力”

      “史书记讲的扶贫政策,说到了俺村民们的心坎里,我们都爱听。”这是李庄村的村民们对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召开宣传会议的印象。他为了让党的精准扶贫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激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紧密联系村民们的所盼所想与脱贫致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矛盾问题,认真准备讲课内容,为村民们送上丰富的精神粮食。同时,史文喜还积极参与设计制作宣传牌板,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遇到个别村民对精准扶贫有思想“疙瘩”,就及时进行耐心疏导,推心置腹做好思想工作,鼓励贫困村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争当不等不靠、不伸手要、自己“摘帽”的“脱贫能人”。

谈到中顺农业有限公司发展前景 史文喜开心的笑了

        精准扶贫要下“绣花功夫”。史文喜在掌握村情民意之后,便与村委干部们一起仔细梳理,结合每一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其帮助制定脱贫致富目标与计划,并积极争取各项惠民政策,努力为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村里危房改造、修建村路、电网改造等等,处处都有他来回奔波的身影。史文喜由于常年驻扎在村里,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60岁的贫困群众王振永,因患大病需长期服药,史文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将其纳入贫困户,并与其结对进行帮扶,并和县、乡两级卫健部门以及该县中医院对接帮助、及时治疗,隔三岔五上门嘘寒问暖。王振永的妻子逢人就感动的说:“说实话,史书记就算是自己的亲兄弟,也不能对俺们这么尽心尽力。”

        “贫困户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更要关心其饥寒冷暧。”史文喜在驻村工作中发现,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总是见人“不抬头、不说话”。为此,史文喜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给他们讲解党的扶贫政策,帮助其协调解决现实困难,因人制宜寻找致富门路,积极采取精神扶贫方法,利用群众闲暇时间多次开展“好妯娌、好公婆、好儿女、好邻居”活动,还自掏腰包购买了音响,组建了业余舞蹈队,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他还特地邀请市、县两级文艺宣传队,到村里给村民演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全村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目前,村里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的自卑感不见了,脸儿上溢出舒心的笑容。

史文喜谈温棚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引进,脱贫才会不再返贫”

      “无数贫困村摆脱贫困的实践证明,项目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再返贫的强大经济支撑”。因此,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史文喜紧密配合村“两委”班子,根据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因地制宜,在选准精准扶贫、持续增收的项目上下功夫,全力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史文喜在用真情真心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争取上级有关政策,引进项目资金与企业。他通过调查研究,想方设法积极对接“中顺农业有限公司”,利用到户增收项目,流转本村土地500余亩,使该项目落户李庄,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帮扶贫困户300多人就业;2017引进引进占地12亩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每年村里可以获得约20万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和公益岗位人员开支,从此摘掉了该村无集体经济的帽子;目前又流转土地100亩,投资388万元新建的10座温棚、7座冷棚已经竣工,建成后全部用于种植羊肚菌、赤松茸和无公害蔬菜,有效利用冬季自然光能,生产优质反季节蔬菜, 减轻种植业投资风险,并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0万元的收入;建成投入使用的600多平方米扶贫车间,引进了“中灵农牧有限公司”企业入住,带动贫困户20人就业。史文喜认为,基础设施与宜居环境是提升村民精气神的首要条件,一个基础设施破烂不堪的村庄,是很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驻村几年来,他十分注重在建设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协调资金480元硬化道路8公里、投资50万元新打机井30眼、安装路灯100盏、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一座、标准化卫生室一座、安装了文体活动器材和覆盖全村的视频监控器、绿化了村文化活动广场、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投资70万元安装变压器3套进行了电网改造、投放布置垃圾桶100个、种植绿化苗木1000多棵、建设公共厕所1座等,协调4万元助学金资助了32名大学生,“七一”、“春节”等节日慰问老党员、老干部两万元,每年中秋节、春节慰问所有的贫困户和边缘户,累计达8万余元。这一串儿数字的叠加,无一不浸透着史文喜辛勤劳动的心血与汗水!

      “史书记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让我们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开阔,做起事来更有目标。”村委会主任李松深有感触地说。史文喜针对李庄村的实际情况和自然地理环境,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战高温、冒酷暑,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分析研究,夜以继日的编写方案,利用“农业+”的方式,计划用三年时间,着力打造睢县西北部特色食用菌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脱贫户李光劝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理念引路,巧干才是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该村的贫困村民们在史文喜的教育与鼓励下,不少人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 的理念,自信心与奋斗能力明显增强,不仅摒弃了等着“吃鱼”的困惑,而且学会“借水养渔”的本领。

党员带头,脱贫不愁。史文喜依托所在单位市委党校的优势,因势利导,让村里十几位老党员、老干部齐上岗,宣传党的新发展理念,并在李庄村文化广场上设置和树起“党建宣传板”、党建宣传栏,把文化广场墙体上绘制出党建宣传标语、安装了大型白钢党建宣传造型,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极大地提升了全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党员带头争当脱贫致富典型的良好氛围。

        扶贫先扶志,理念促发展。史文喜在助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贫困村民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舆论的宣传引领,做好贫困群众的再学习教育,通过宣传标语、广播、明白纸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让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起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性面对社会和生活,立足农村实际,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第一书记办公经费,多次开展了“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美丽庭院、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评比活动,组建乡村腰鼓队、广场舞队,设立多个公益性岗位,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等,带动形成良好村风民风,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双手奋斗,力争上游。“文喜来了,快进屋坐一会儿!”58岁的贫困户李光劝,看到第一书记史文喜再次家访,热情地走上前去迎接。3年前,李光劝爱人得了肺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生活异常艰苦,史文喜驻村后了解到这一情况,按照程序把其一家纳入贫困户,办理了低保,还帮李光劝申请上了清扫公益岗位。如今,她已顺利脱贫,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在家中养了一群鸡鸭,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2018年夏,又实施了危房改造,告别了低矮、漏雨的的破旧房。她高兴的说:“说实话,我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再不用担心下雨天房子漏水了。”

脱贫户李光劝谈起被帮扶情况 激动地向史文喜表示感谢

        史文喜在驻村精准扶贫的4年间,为了完成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可以说付出的太多太多。2019年初,年迈的父亲病重被家人送到医院,史文喜和天下所有的儿女们一样,真的想回去陪在老人病榻前多尽一份孝心。但是,当时正适逢脱贫攻坚的验收,他真的无法请假离开工作岗位,直到临终才见了父亲一面。每当谈起这件事,史文喜眼眶里都溢满泪水……

        奋斗者的青春最美丽。展望未来,史文喜脸上充满希望,他说:“我将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带领村民们进一步谋划产业项目,持续增收致富。目前,投资388万元的温棚、冷棚项目已顺利竣工,我将利用个人的人脉优势,吸引战友们来李庄村种植食用菌和无公害蔬菜,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贫困户致富不返贫,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美好!”

(责编:刘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