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国之担当民之福祉

2021-01-12 10:53 作者:邓丽君 王 爽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2020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从抗击新冠疫情之战,到脱贫总攻,整个中国在重重考验面前,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用奋斗者的姿态,让梦想和现实转承,写下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消灭贫穷,是全人类的共同职责,但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敢于向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要在2020年彻底消灭贫穷的国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间,中国提出“生态扶贫”,更是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大国担当亦然如此。

曾几何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使得青山被毁、绿水被浊、蓝天被霾、沙进人退……生态环境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状况,一度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2015年11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国家脱贫攻坚大战打响,作为脱贫攻坚总体战重要一环的生态扶贫,成为重中之重。

贫困高发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往往存在着高度的交叉重叠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难以维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扶贫理念,既契合了民生发展的现实性诉求,也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开创了新时代。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同样是为了民生。为此,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鼓励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管护;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与修复项目,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并支付合理劳务报酬,使其守土有责而无后顾之忧;支持农户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农林产业,实现“造血式”扶贫……

一系列“重拳”扶持,成为脱贫的强大助力。

“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这曾是中国最深度贫困的地区之一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真实写照。2017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还高达38.1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很难想象,贫穷如“附骨之疽”的土地,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公布的短短三年间,便实现了整体脱贫的大跨越。据测算,怒江贫困人口50%的收入来自于林业,这就是生态扶贫的“中国速度”。

山西临县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造林

类似怒江这样,凭借“生态牌”脱贫的地区,在中国还有很多,这不仅是中国林业变迁的缩影,更是中国扶贫思想的重大创新。

曾经,看山难、望水愁;如今,山川披绿、林海生金,生态扶贫让“美丽”与“富裕”比肩,真正实现了“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12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正式对外宣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林草局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增收。同时,一组数据显示,贫困地区林草植被面积持续增加,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平均增长4个多百分点,中西部22个省区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已达到4.26万亿元……中国的“绿色奇迹”,再次惊艳世界。

实施生态扶贫,并非一句简单化的理性表达,其关键在思路,更在人。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的背后,都有万般不易,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更是一批身在一线扶贫干部抛家舍业的奉献,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将所有心血全都洒向脚下的泥土,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让大江南北改天换地,他们是绿色,是亮色,是暖色,更是中国精神的本色!

今天,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曾评价中国的扶贫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美国联邦参议员桑德斯表示:“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成就,超过了文明史上任何国家。”

海南省定安县古县衙有一副对联:“定三尺法,无法何来善政;安百姓心,民心即为官箴。”

脱贫攻坚就是一项善政安民工程,生态扶贫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脱贫不能返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中国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不断地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进行时,是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