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湖北讯(融媒体记者 柯锋 通讯员 刘源光 洪汉友)怀揣敬意,背着干粮,举着旗帜,徒步出征。4月1日,湖北阳新实验高中组织高一年级1400名师生徒步30华里开展“清明祭英烈 重走红军路”活动。
千名师生授旗出征
当日早上6时50分,高一年级23个班级,每班分两路纵队在操场集合。
7时整,出征仪式正式开始。奏唱国歌、升国旗。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柯俊之 摄
学生代表、高一(16班)李一霖同学上台表决心。李一霖表示,生在好时代,有机会重走红军路祭英烈,亲身参与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深切表达对英烈先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是人生的一次成长。徒步行走一定不喊累不掉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
柯俊之 摄
鲜艳的校旗,迎风猎猎;出征的鼓声,心中敲响。阳新实验高中校长魏琨授校旗,年级蹲点校长曾德东接过校旗。各班班主任授旗,各班学生代表接旗。
一场简单的授旗仪式,却是一次庄严的承诺,更是鸣鼓吹角。随着校党委书记柯美星发布远足出发令,高一师生有序地乘车向红军路出发。
柯俊之 摄
“丹心照山河”“薪火代代传”“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重走红军路 重温革命史”……29辆旅游大巴车,车身全张贴有红底白字横幅,满载着1400名师生驶出校园,按照1到29的序号,有序匀速行走在阳新城区迎宾大道沿351国道转106国道,成了沿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徒步重走红军路
上午8点20分,29辆旅游大巴车一字排开安全地停靠在排市镇河北小学门口。
阳新县是光荣的革命老区。20万英雄儿女用生命换来了“烈士县”的美誉。大革命时期,富河沿岸茅草丰茂,行军隐蔽。排市镇万家村与石潭村正处于富河沿线,连接两个村有一条路留下了红军的足迹。
柯俊之 摄
农村新面貌,一年更比一年美。今日的万家村、石潭村依靠党的好政策,村村都建设得美如画。
春日暖阳,万物萌动。万家村、石潭村沿线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点缀沃野田畴,令人沉醉。
柯俊之 摄
千名师生列队行走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满目的青绿,倾听着清脆的蛙鸣声,贪婪地享受着春天的味道。
柯俊之 摄
柯俊之 摄
柯俊之 摄
在一处油菜花田,师生们赏花打卡“盖参与活动留念章”。连片的花海泛起一股股金色的波浪,与身后的村落融为一体,田园之美映入眼帘,浓浓春韵扑面而来。老师们纷纷拿手机给学生拍照留言,记录下这难得的美好瞬间。
柯俊之 摄
快乐的歌声,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激昂的步伐,行走在催人奋进的红军路面。高举队旗跟党走,红色基因我传承。千名师生以班级为队列,队旗迎风飘扬,一路行走一路高歌。
柯俊之 摄
校长魏琨认为,组织学生户外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拥抱大自然,拥抱更高更远的天地。同时,通过徒步重走红军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切身感受革命勇士用鲜血与汗水铸就今天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
含泪献花祭英烈
当日下午2时,1400多名师生在彭杨学校吃过自带的干粮,稍作休息后列队参观龙港革命烈士纪念馆后,向龙港镇红军街行进。
柯俊之 摄
柯俊之 摄
红军街亦称革命旧址一条街。全长800余米,宽5米,清一色青石板路面,街道两旁为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多数建于清末,古朴典雅,保存基本完好。
红军街遗存有彭德怀旧居、龙燕区苏维埃政府、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特委等15处革命旧址,其中的12处集中分布在龙港镇红军街的中段。
千名师生喊着口号,唱着红歌走进红军街,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气息。“打土豪”“分田地”“武装暴动”等当年的标语以及多处革命旧址映入眼帘,让每一个同学仿佛又回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柯俊之 摄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龙港红军烈士陵园共有3011具红军烈士遗骸集中迁入陵园安葬,其中有名有姓、有迹可循的只有29位,还有2982名烈士只能用编号代替。
千名师生怀着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聚集在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龙港红军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师生全体肃立。下午2时40分,清明祭奠英烈活动正式开始。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香花身着素色正装主持祭奠英烈活动。国歌奏响,全体学生手执国旗、校旗面向纪念碑行注目礼。
“请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默哀一分钟。”主持人低头肃立,语气沉缓。千名师生神情庄重,静静肃立在纪念碑前,集体默哀一分钟。
柯俊之 摄
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校党委书记柯美星,校长魏琨,副校长陈香花、曾德东、余开仁与革命老战士拾阶而上,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为烈士敬献花篮。
每位老兵都是一段鲜活的记忆,每段讲述都是一份家国记忆。高一(1)班周荣康的爷爷周理启是一名革命老战士。活动现场,老战士周理启向师生讲述了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
柯俊之 摄
“尊敬的革命先烈们,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你们在战火中冲锋的身影……”柯鑫老师当日手意外骨折,还是坚持忍着伤痛,打着绑带,与13名学生一起上台,采取诗朗诵方式,献给无名烈士一封信。信中满满的表达了对先烈敬仰。也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你们留下的火种,依然在我们心中燃烧。”
柯俊之 摄
学生柯灵馨告诉记者,周爷爷的故事定会激励着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红色基因永远在我们心上。”校党委书记柯美星在活动现场讲到,先烈长眠、老兵已老,但他们的卓越功勋不应被忘记。
柯俊之 摄
“我庄严宣誓: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烈遗志,赓续奋斗精神……”集体宣誓环节,学生代表高一(13)班张洁恒上前领誓。千名学生全体握拳举起右手宣誓。铿锵誓言,一时间响彻陵园上空。
柯俊之 摄
随后,千名师生列队开始祭奠英烈,为革命烈士画像,献小白花,擦扫墓碑,用实际行动告慰革命英烈。
无名烈士墓碑前,不少同学在低沉的音乐声中向烈士献上小白花,眼里满是泪水。
柯俊之 摄
校党委书记柯美星介绍,组织高一年级1400余名师生徒步30华里,开展“清明祭英烈,重走红军路”活动,是学校大力彰显“养正德育”品牌的有效举措。
柯美星认为,活动圆满开展,不仅是对学生一次意志力的锤炼,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激励学生传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的育人宗旨。”柯美星表示,今后,学校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