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之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匠之歌 > 正文

宋馨:用阳光心理教育点亮千万孩子的未来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黄洁珍 2025-11-06 08:34

二十三年风雨兼程,三十万公里跋涉,四百多个心理教育基地,十万余名儿童受益——这是一位母亲用脚步丈量出的爱心版图。

从西安儿童村到青海雪域高原,从秦岭深山到江西鄱阳湖畔,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中国最需要心理关怀的角落。她首创的“宋馨式大众实用心理学教育模式”,让无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脸上绽放出久违的自信笑容。

她就是中国公益人物、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宋妈妈”,这个称呼背后,是二十三年来从未间断的温暖陪伴。

如今,浏览宋馨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老师、校长发来的视频——学生们在全神贯注地朗诵宋妈妈格言。据介绍,朗诵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已成为许多学校每天的必修课,这样的习惯已坚持多年,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初心启航:从儿童村开始的爱心征程

2003年,“非典”肆虐之际,当大多数人选择居家避疫时,宋馨却响应《西安晚报》号召,走进中国首家罪犯子女儿童村——西安儿童村。

走进这里,眼前的景象成为她毕生难忘的记忆:46个孩子穿着破旧衣衫,目光焦虑,神情自卑,见有人来便齐刷刷低下头。“有人来,我们就有吃的了”,一个孩子的微小的声音,让宋馨潸然泪下。

物资匮乏肉眼可见,但孩子们眼中的自卑、怯懦与仇视,更像重锤敲在宋馨心上。民政人的良知与心理工作者的敏感让她明白,这些孩子比粮食更需要心灵滋养与尊严重建。她当场承诺,将为他们义务开展心理健康课。

孩子们空洞的眼神让宋馨深刻认识到:“这些孩子像被乌云遮住的星星,不是不亮,而是没人帮他们拨开云层。”

研究心理学的宋馨意识到,这才是贫困的根源所在。唯有让孩子们在精神和心理上脱贫,才能真正解救这些不幸的儿童。从此,她每周坚持为这些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这一坚持,就是二十三年。

最初的课堂充满挑战:引导自我介绍时全场死寂,点名提问引发集体啜泣。宋馨摒弃复杂理论,创新方法突破困境。她在儿童村建升旗台;独创“故事教学法”;同时用“鼓励赞美法”,帮孩子建立自信。

变化悄然发生:女孩戴发卡打扮自己,男孩整理好运动装,课堂沉默被主动发言取代,怯懦眼神换成明亮光彩。而孩子得知宋妈妈要来时“欢天喜地在床上蹦跳”的模样,也成为她坚持的重要支撑。

此举也得到了诸多专家的赞赏,北京大学刘继铜教授说:“宋馨,你做的事很有意义,坚持下去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模式:阳光心理教育的生长密码

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宋馨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宋馨式大众实用心理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摒弃了传统心理教育中“病理化”的治疗思维,采用“唤醒式教育”理念,核心目标是培养孩子“自信、自尊、自立、自强”。

它以大爱为核心,以激励为手段,以温暖与关怀为纽带,以公益奉献为特色,以给予人阳光和自信为目的。

宋馨撰写的《青少年人生格言》成为这一模式的重要载体。这些朗朗上口的格言,如“我自信,我一定能成功!虽然我有小缺点,但我会越来越优秀”,贴合儿童心理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宋馨还运用“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传递人生哲理,避免理论说教。

“书信倾诉法”也是重要方法。23年来,宋馨收到孩子6000余封、22万字书信,既为孩子提供倾诉渠道,也成为中国留守儿童心声的珍贵记录。“未来,我计划出版《中国留守儿童首部书信集》。”宋馨表示。

数据显示,家长与孩子共读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的视频分享使亲子沟通效率提升65%,学生焦虑情绪发生率下降72%。河南“好想你学校”在推广诵读格言后,半年内校园报警率降为零;西安沣东二小实施“0批评”教育模式,班级氛围显著改善。

多年来,宋馨的阳光心理教育模式不仅惠及千万儿童,更获得了政府高层的赞赏。日前,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调研民政工作时,先来到陕西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王娜主任全面汇报工作,随后亲切地走进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与宋馨深入交流。

在听取宋馨全面汇报后,赵一德书记由衷赞叹:“宋老师你了不起,你做的是一件伟大而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它不仅仅是给孩子心理健康,也在治社会病。你功德无量啊!”省委书记的真诚鼓舞,既是对宋馨个人二十余载坚守的肯定,也是对阳光心理教育模式社会价值的高位认可。

这一高位肯定,为阳光心理教育的推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印证了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模式在社会治理层面的深远意义。

 

携手同行:积极推进阳光心理教育的精英校长名录

阳光心理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地精英校长的鼎力支持与积极推进,以下为参与阳光心理教育发展的精英校长部分名录(按地区分类整理):

 商南县:储海平、范德斌、刘曾军、陈新星、范冬、韩立群、冀双权、汪仁华、朱文良、杨磊、屈克兵

 镇安县:毛戬、郭传博、牛鹏、谢文远、芦玲、冯晶

 柞水县:徐孔华、刘日东

 山阳县:管广富、曹文英

 洛南县:李贵锋、李锋、张莉、刘晓正

 商州区:李卫国

 丹凤县:刘军锋、张崇锋

 南京溧水:魏贤平、孙祥、朱信发

 青海:格智加、叶卓

 河南:王趁新、周艳华、张永放、刘春海、张海旭

 四川宜宾:胡正武、代麒麟、罗文斌、唐莉

 西安:李飞、贺芳军、董磊、张颖君、王娜、段清风、段涛陶、仁伟、强锐、武海利、侯红利、王文娟

 延安:胡生智、蔡永霞、张延军

 蓝田县:沈卫侠、卫淑茹

 渭南:王莉果、张威、王莉、王腾、张春峰、张昭辉

 大荔县:张立峰、陈柏林、白世昌

 三原县:梁金辉、丁小娟、杨彪、郭东方

 米脂县:冯东

 广西:夏春梅、韦刚车、车红英

 江西:周裔开、刘圣斌

 河北:陈玉洁

 安康:王明柱

 汉中:陈纲业

 榆林:赵春林、裴永飞

遍地开花:从三秦大地到雪域高原的爱心版图

随着时间推移,宋馨阳光心理教育从陕西走向全国。她的行程已逾30万公里,踏遍了陕西、青海、四川、湖南、江西、河南等20多个省份,建立心理教育基地数百个,惠及儿童超10万人。

在青海高原海拔3000米的藏族学校,宋馨阳光心理教育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孩子们起初低着头不敢说话,随后却能跳着藏舞背诵格言。离开时,一名叫卓玛的女孩塞给她一张画:太阳底下,一群孩子牵着一个戴眼镜的阿姨,旁边写着“宋妈妈,我们会想你!下山时,注意安全”。

2017年,“阳光心理教育”项目在全国慈善公益大赛路演中获全国专家一致好评,呼吁“向全国推广”,并成立“全国宋馨阳光心理教育联席会”。2018年起,连续召开61届全国心理教育论坛,凝聚500余名校长、班主任,形成成熟推广模式。

在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孩子将宋妈妈《青少年人生格言》融入本民族文化血脉,改编成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其活力与热情登上了省级舞台。在秦岭山区学校,当地校长由衷感慨:“阳光心理教育正在改写大山孩子的命运剧本。”

如今,西安儿童村这个中国困境儿童的心理教育原点,已生长成覆盖全国的爱心网络。宋馨带领全国宋馨心理公益爱心联席会战友,在全国各类儿童村、留守儿童教学中心和敬老院建立数百个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构建“政府指导、学校协同、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心理支持网络,成为全国样板,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权威媒体高度关注和弘扬。

硕果累累:从自卑到自信的蜕变奇迹

二十三年的坚守,结出了累累硕果。数据显示,受益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到显著提升,其抑郁量表得分平均大幅下降。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蜕变故事。

陕西永寿县的孩子在信中写道:“宋妈妈,读了您的格言,班里死气沉沉的同学开始笑了。”

咸阳旬邑农村留守儿童在信中说:“在没有读您书写的《青少年人生格言》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内向、沉默的孩子。自从读了您书写的格言后,我不再内向,不再沉默不语,开始变得乐观开朗。”

更令人欣慰的是,那些曾经自卑的孩子们如今已成长为自信的青年。西安儿童村、三原东周儿童村的许多孩子考上大学本科或中专学校,有的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女孩子学着戴漂亮发卡,男孩子开始穿帅气的运动服,他们离开了那些阴暗的角落,重新站在阳光里快乐地生活。

截至目前,仅西安儿童村就有数百名罪犯子女在宋妈妈的心理教育的陪伴下,摆脱阴影走进各类学校、走向社会,不少人还传递爱心,成为新的公益力量。

 

机制创新:构建可持续的心理教育体系

宋馨深知,推动全国阳光心理教育,唯有建立可持续的机制,才能让阳光心理教育惠及更多孩子。她开创了“政府推动+民间参与”的模式,让阳光心理教育的根在山区扎得更深。

在团队建设上,宋馨坚持“专业打底,初心为魂”。作为北师大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她每周会在群里开设“微课”,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讲到积极心理学,让基层老师明白“如何当好心理老师”。她始终坚持“两个必须”:必须学过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必须通过综合素质培训。

教师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宋馨创新了“双轨培养”模式:线上通过新媒体开设专题讲座、阳光心理教育成果论坛、线下组织校长论坛、班主任工作论坛。她强调:“唯有阳光自信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阳光自信的孩子。”

2025年8月,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校长班主任阳光心理培训班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山区中小学校长汇聚西安,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出谋划策。

如今,宋馨团队培养的近千名基层心理教师,正活跃在广袤城乡,构建起“培养本土人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立法保障”的完整闭环。2025年6月,第五届阳光心理教育校长座谈会在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会议室内隆重举行,同时迎来央媒摄制组的郑重聚焦。这标志着“宋馨阳光心理教育”正式获得央媒认定,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样板案例。

未来之约:让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在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上,宋馨作《青少年阳光心理教育探索与实践成果》主题报告。面对全场领导专家及媒体记者,她坦诚指出当前痛点:“最大的困难不完全是资源匮乏,而是社会认知的滞后”,同时提到教师队伍心理素养不足的挑战——在她的咨询案例中,一半孩子因老师讽刺挖苦、肢体语言不当等不想上学甚至休学。

基于此,宋馨团队制定清晰未来规划:启动“百城千校心理护航行动”,实施“百县千校”工程,重点加强中西部山区和边疆地区心理服务网络建设;搭建云端心理支持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开设家长学堂,推动家庭成为心理教育重要力量;积极呼吁建立全国困境儿童心理档案数据库,推动心理教育立法。

这些规划有坚实基础:在陕西省社会工作部、省关工委、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应急厅、省社科联、省慈善联合会、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部门支持下,项目获保障;与中央媒体联动,让“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心灵阳光”理念深入人心;近千名本土心理教师的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阳光心理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全国各级领导与精英校长、老师们的鼎力支持。这份支持是播撒阳光的沃土,是点燃希望的火种。”宋馨表示,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阳光心理教育才能惠及更多孩子,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从2003年的勇敢奔赴,到如今全国心理基地的覆盖;从最初少数孩子的心灵救赎,到数十万计困境儿童的阳光成长,宋馨用二十余年执着坚守,诠释公益真谛——不是瞬间感动,而是长久陪伴;不是单方面给予,而是双向成长。

三十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宋馨用脚步丈量着爱的距离,用生命点燃生命。“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一点星火;一群人的坚守,才能燎原。”宋馨和她的团队,正是这样一群举火者。从青海雪域到秦巴山区,从留守儿童到少数民族孩子,越来越多的眼睛被点亮,越来越多的心灵被唤醒。

而心理健康,作为综合素质发展的根基,也正让孩子们“朝气蓬勃、生龙活虎”,践行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永恒真理。让我们为“宋馨”们点赞、喝彩!

 

附《青少年人生格言》:

我最棒,我能成功,为我喝彩,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我是最棒的!

我相信自己,我能战胜自己!虽然我现在还有一些小缺点,但是,我敢于面对它,我自信我会越来越优秀!

我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不仅需要爱,也会付出爱,帮助我周边的一切人;

我要做不念旧恶有责任感的人,我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怕别人的指责,因为这是磨练我坚强意志的时候;

我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成功的经验告诉我,逆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是最强的人。

自信是一个家庭的最大财富,它能让我变成真正坚强的人。

我十分渴望心灵的舒展,渴望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没有人能阻止我健康生命的成长,我一定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最爱我自己。

我感谢关爱我的人,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我最优秀!我最优秀!我最优秀!

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责编 李媛】


华蓉陶瓷:以德做人,以艺做砖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18

宋馨:用阳光心理教育点亮千万孩子的未来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1-0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