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茅盾:左手文学 右手革命

2023-07-03 16:45 作者:卡咪娜 吕月华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茅盾(1896年—1981年)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浙江桐乡。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与郑振铎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3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0年5月抵达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作短期讲学。194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中国文联主席。后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代表作品有《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等。


教育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题写“百年巨匠”

一百多年前,年仅24岁的他便坐稳了《小说月报》主编的位置,通过一篇《幻灭》带动了《蚀》三部曲的发表,一举将原本香艳萎靡的都市通俗读物打造成新文学之重镇。通过杂志自身的改革融入到时代洪流之中,高举起写实主义的旗帜。他还被同时代作家巴金奉为心目中的“老师”,足见其在当时文坛的领袖地位。

他是中共第一批党员中的一份子,带着与生俱来的叛逆性格,时时关注社会时事,参与社会改革。他运用手中的一支笔,以小说、评论等文学样式聚焦和反馈社会的大漩涡、大浪潮以及大矛盾。他还与浙江同乡鲁迅等人共同创办了杂志《语丝》、参与创办“文学研究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携手志同道合者重拳推出革命文学,宣传新思想,由此奏响文学与政治并重的生命主旋律。他就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茅盾。

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茅盾》,通过《半生风雨燃炽焰》和《时过子夜灯犹明》上、下两个篇章,以写意式的调性勾勒出茅盾的一生。其孙女沈迈衡女士作为叙事的带动者,穿梭于上海、北京等多座城市,串联起作家数十年的行踪事迹。观之格外亲切、自然。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幼承庭训,勤奋好学,尤喜作文。早在少年时代,他受开明父母的影响就心怀天下,一方面努力求学,博览群书,另一方面则密切关注时局变幻,投身社会变革。他身体力行参与剪辫子风潮,利用学校放假等空档四处宣传革命,甚至不惜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撰文抨击反动落后的学监及其管理。

1916年7月,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的茅盾只身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找到了工作。在这里,他以扎实的学识博得了学界前辈的赏识,同时也为并行推进革命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快速成长着。一方面,作为文学界的新锐,他接手《小说月报》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人生的艺术”口号,通过刊发属于民众、属于全人类的思想感情的作品,使之成为销量锐增、富有时代活力的杂志;另一方面,则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作为中央直属联络人,负责对接各地组织与上海方面的联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时期是其“文学与政治的交错”的人生。

上海,是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中心,扎根于此对于才华横溢又热衷改革社会的青年茅盾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尽管茅盾彼时热烈地进取着,并创作出了诸如《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这样具有史诗性质、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学作品,但在他自己看来还是留下了遗憾:“我的职业使我接近文学,而我的内心趣味和别的许多朋友则引我接近社会运动,我在两方面都没专业。”

当时间来到1930年代,针对当时中国文化界掀起的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的讨论,茅盾顿生灵感,创作了又一部代表作——《子夜》。南京大学教授叶子铭在采访中就此介绍说,“茅盾的《子夜》就是一部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幅规模宏大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小说选取做公债与公潮这一都市题材,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集中地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命运,与三十年代如火如荼的中国社会革命相联系,鲜明有力地展示了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的场面。”

待到1945年茅盾进入“知天命”的人生阶段,作为享誉文坛的作家、文化活动家,他则为过往表示惭愧,“不曾写出中国的最平凡而其实是最伟大的老百姓”。其时,他刚刚完成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锻炼》等作品。特别是作品《霜叶红于二月花》聚焦中国江南小镇,通过几个家族的命运变迁反映五四运动前夕到大革命失败后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大变动,可以看作是从都市题材向农村题材转换的努力,其内敛纯熟的意境,细致入微的描写,反映了作家的艺术表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巨匠——茅盾》

对于茅盾的一生,诗人、文艺评论家张光年赞曰“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他的人生正如其笔名所折射的那样,始终是“矛盾”的。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新中国文化部部长兼中国作协主席的茅盾,多忙于政治活动,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种种努力多以失败告终,又或者说,尚未达到他自己满意的程度就已经被他销毁了。

对于影片的创作初衷以及立意,《百年巨匠·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这样陈述道:“我有两个原则:第一是必须将他们的文学与政治生活放到历史的环境中去讲述。比如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的创作,今天看来像是口号或者呐喊,但当时是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的,对白话文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第二条原则是,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做同情式解读,比如上世纪80年代文学界有‘重排大师座次’的争议,其中涉及对茅盾的非历史的评价,但我认为那些说法都是话题性的讨论而非学术性的研究,很难说是公允的——在现代文学史上,茅盾长篇小说的重要意义是无法替代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为《百年巨匠·文学篇》宣传片代言

随着《百年巨匠》文化工程的深入推进,名家名人倾其才华与热情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当中,为巨匠形象的重塑、历史的再现贡献了力量。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王蒙欣然出任《百年巨匠·文学篇》的代言人,并接受摄制组采访。在参与录制《百年巨匠》宣传片的过程中,他反复试镜、录音,不厌其烦地拍摄。他还言简意赅、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对大师巨匠的尊崇之情,并对《百年巨匠》寄语:“他们的作品是火炬,是惊雷,是呐喊,也是滋润心田的雨露。”

(2023年第12期)

责编:李鹏
编审:卡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