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鲁迅:时代的觉醒者

2023-07-03 16:35 作者:卡咪娜 吕月华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鲁迅(1881年—1936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哲学等影响。1902年赴日本留学,在仙台医学院学医。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26年8月,任教厦门大学。1927年1月到广州,同年10月到上海。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杂文、小说、散文、翻译作品等约一千万字,被誉为“民族魂”。


2014年12月14日,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文学篇》研讨会暨开机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2014年12月14日下午,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文学篇》研讨会暨开机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以郭沫若女儿、郭沫若纪念馆原馆长郭平英为代表的巨匠家属,以及以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为代表的文化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并协同《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为开机仪式揭幕。

《百年巨匠·文学篇》开机仪式后合影

由此,人们颇为熟悉的文坛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俗称“鲁郭茅巴老曹”,经由《百年巨匠》文化工程的深入推进,以全新的视角再度带给广大群众。

如何在60分钟篇幅的纪录片中再现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代文豪,这是摆在《百年巨匠·文学篇》摄制组面前的挑战。经过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机构的联络和采访,肖同庆逐渐清晰了文学篇的核心,即“人”:“在命运的变动中,作家性格、心理会外化为作品;大时代中,人与作品可以进行互文。”

《百年巨匠·文学篇》代言人莫言题写“百年巨匠”

据杨京岛透露,邀请肖同庆参与文学篇的创作,就是看重了肖导深厚的文学功底,对鲁迅尤其有研究,加之曾撰稿和执导《百年中国》《先生鲁迅》《百年守望》《少年中国》等,可谓经验丰富,视野开阔。

久经研讨、碰撞,最终肖同庆将文学篇的拍摄思路确定为:侧重于以巨匠人生的断面入手来挖掘整个人生,找到一种“戏剧性表达”的入口。这一思路在《百年巨匠——鲁迅》中具体体现为两个维度的表达。

一方面,影片在总体叙事上删繁就简,摒弃事无巨细的追溯、铺陈,规避掉大事记式的罗列,择几个关键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串联起鲁迅一生,由此探知一代巨匠生命中的重要抉择、感情纠葛、性格冲突、思想转变,等等。

1917年,从世俗意义上讲,36岁的鲁迅已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但此时他的内心是极其苦闷的。为此,他在买来的四合院里一住就是五六年,白天上班,夜晚通过抄碑刻、看佛经来排遣内心的绝望。然而,也正是这个时期,他那篇控诉吃人的旧礼教的小说《狂人日记》也由此横空出世了。

为什么功成名就、备受尊敬的鲁迅在居京期间会感到苦闷呢?这要从更早说起。1898年,少年鲁迅带着对沉闷落后故乡的憎恶和怀念,第一次离开了家乡,“去寻找别样的人们”。这一次的出走,不单纯是为了求学、谋生,虽然他此前已因家道中落看尽人情淡薄,受尽冷言冷语;他为的是找到一道摒弃旧社会、开辟新社会的闸门。由此,他几经辗转踏上了东渡扶桑留学之路。而身后的故乡乌镇,则一再在他的笔下出现,以别样的形式承载着他对中国社会的“爱之深,恨之切”。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巨匠——鲁迅》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巨匠(校园版)——鲁迅》

另一方面,固然鲁迅作为一代文豪,著作等身,尤其擅长且多产杂文,并翻译、引进诸多外国作品,但影片更多地聚焦于他的小说代表作,由此一窥其终生不变且日臻成熟的思想主旨。从《狂人日记》到《故乡》再到《阿Q正传》,从《药》到《孤独者》再到《祝福》,鲁迅的小说始终都具有强烈的寓言性,也都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重大改革议题。作者借作品以唤醒昏睡的大众,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的麻木;不仅流露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也间接地交代了他弃医从文的根本动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梦阳在采访中评价说:“鲁迅的一生就是反抗绝望,反抗奴性,希望人从奴性的人成长为自觉的人,这是他最深的一个价值观。”

此外,纪录片还交代了鲁迅在亲情、爱情中的挣扎与隐忍。作为长子,早年丧父的经历让鲁迅一生都背负着长兄如父的责任感。出于对母亲的爱与孝,他无法拒绝母亲亲自安排的与朱安女士的旧式婚姻,却甘愿于孤寂中承受难以言说的悲哀。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结伴赴日留学,回国后又双双应聘北大担任教职工作,本来手足情深,其乐融融,最终却因周作人娶了一位日本妻子而失和。时代的悲剧,家庭的闹剧都叠加在鲁迅的身上,而他将这悲痛又投射到中国的革命、中国人的解放这一宏愿之上。

一向以横眉冷对形象示人的鲁迅,行文也以犀利、冷峻著称。然而,在他孤独、沉郁的人生中也有温柔的光芒,也有热烈的一面。

在步入中年之际,鲁迅邂逅了勇敢而情感热烈的女学生许广平,并与之携手冲破道德与世俗的藩篱,组合成了新式家庭。而二人之间一路上的书信往来最终集结成册并公开发表,这便是著名的《两地书》。明明是两人之间的情话,讨论的却多是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使命使然,更是情怀使然。

鲁迅“热”的一面,还体现在他与青年学生之间的频繁互动与无私帮助。青年学生们崇拜鲁迅,追随鲁迅,因此,他们在电影院、画展、公园等地都留下了难忘的足迹。后期的鲁迅在默默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仍然笔耕不辍,还肯将大好的下午时光留给前来拜访、讨论的青年学生。而不公平社会对待热血青年的残酷事实,让他不得不一次次拿起笔来讨伐那恶势力,于是就有了“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喟叹,就有了《为了忘却的纪念》。

若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新语境下,研究和了解鲁迅的意义在哪里?就用北京大学学者高远东在采访中的点评做答案吧:鲁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身上非常宝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东西,即他对于社会、对于民族、对于国家、对于文化、对于学术,以及文学均持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3年第12期)

责编:李鹏
编审:卡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