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聂耳:为时代而歌 为社会而歌

2023-06-15 16:51 作者:卡咪娜 吕月华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聂耳(1912年—1935年)

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人民音乐家。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2年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组织百代国乐队。1935年1月重入联华影业,任音乐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根据田汉歌词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郭沫若为聂耳墓志铭题词“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题写“百年巨匠”

作为一个音乐天才、伟大的革命者、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难免会给人一种教科书式的刻板印象。然而,现实中的聂耳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理想、聪敏又勇敢的青年。这是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聂耳》整合大量史料结合有限的影像素材和采访,竭诚为观众所呈现的一代巨匠生前最真实的样貌。

1912年,聂耳生于云南昆明,原名聂守信,在家中排行老四,五岁时丧父。虽条件清苦,但少年敏而好学,爱好广泛,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等乐器,并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加上性格爽朗外向,深受师生喜爱,不但被学校减免学杂费,还担任过班长。

若不是时不与人,聂耳的一生或许会按照他憧憬的那样一点点铺陈开来:先上大学,然后出外游历,最好是出国,行路读书,增长见识,学术上有所建树,最后挣几个钱,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与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读书,弹琴,度悠闲时光。

然而,少年聂耳处在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内忧外患的环境未能给年轻人提供一马平川的追梦道路,只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火热的时代熔炉。思想上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聂耳,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遍览马列主义进步书籍,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为此,1930年,就在他要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之际,却成了国民政府榜上有名的抓捕对象。

在家人的掩护下,18岁的聂耳顶替要去上海工作的三哥逃离昆明,只身来到了大都市上海。在逼仄的弄堂深处,他一面靠打工过着清苦的生活,一面小心地维护着精神上的追求,坚持学习外语和音乐。

失业后,向往音乐的他报考了大名鼎鼎的“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旗下的练习生。黎锦晖慧眼识英才,破格录取了他。而他和日后享誉电影界的明星周璇,最受黎锦晖重视。就在练习生们纷纷被大上海的繁华吸引而吃喝玩乐的时候,聂耳则兀自苦练小提琴,严格训练自己的音乐技巧。

聂耳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对声音敏感,尤其擅长模仿。他能够让两只耳朵一前一后地动,嘴里还发出搞怪的声音,有他的地方就少不了欢声笑语。久而久之,大家称他为“聂耳博士”,他索性欣然接受了这个称谓。这便是“聂耳”一名的由来。

“九·一八事变”后,聂耳因为生计已冷静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为了唤醒大众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重新认识,呼吁有识之士创作时代强音,他不惜跟恩师黎锦晖“翻脸”,公开发表文章痛批黎锦晖和他所领导的明月歌舞剧社:创作低俗,社会影响极坏。

再次失业后,聂耳几经尝试,未能在音乐圈立足。但20岁的聂耳凭借其过人的勤奋和旺盛热情,很快就在电影界找准了定位,成为电影歌曲的创作者。同年,在田汉的介绍下,聂耳在白色恐怖最猖狂的时候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聂耳从20岁到23岁,仅用三年时间就创作出《卖报歌》《大路歌》和《金蛇狂舞》等四十多首歌曲。其中,《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在今天已被国际音乐界视为中国民乐的经典之作。

聂耳在创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替人民呐喊是其始终如一的斗争方向。正如他20岁时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回答婚姻问题时所作出的明确答复:“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不愿有任何的障碍物阻止或妨害我对社会的改造,我要在这人类的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业。”也正是他这火热的革命热情,为时代为社会而歌的牺牲精神,赢得了比他年长几岁又高产的音乐家冼星海的高度评价,“以他满溢的才华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谱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百年巨匠——聂耳》摄制组采访聂耳侄孙曹青山

抗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是聂耳自己争取来的机会。编剧田汉编写了剧本初稿,其中最后一节诗稿就成了歌曲的原版歌词。但很快田汉被捕,聂耳也遭通缉。不得已,聂耳再次像当初从昆明来到上海一样,选择逃离,只不过这一次是东渡日本。

聂耳很快就完成了初稿,而定稿则是他到日本后完成并寄回国内的。这首曲子便是后来唱响大江南北、闻名于世的《义勇军进行曲》。遗憾的是,影片上映两个月后,作曲家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终年23岁。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作曲家聂耳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始终坚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革命的崇高信仰,以音乐为武器,吹响了救亡图存的战斗集结号。他的名字将永远地和共和国国歌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所纪念,为后世所颂扬。

(2023年第11期)

责编:李鹏
编审:卡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