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报道 > 正文

华夏文明创造古埃及文明 世界三大宗教源自华夏

《世界经济发展报》 作者:唐伟群 黄金洲 2021-01-24 20:44

 

长期以来,古埃及文明研究,有两个重要问题:古埃及文明何以形成?古埃及人来自哪里?对此,始终无解。虽有多种不同的结论和观点,但均未揭示其真相。

本文将依据历史的逻辑和证据,对前述两个问题进行回答,华夏文明创造古埃及文明。不仅如此,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源自华夏文明。

一、什么是夏文明,起源于何地、何时?

在中国人心目中,“夏”即华夏之意,华夏为一体。只有充分理解“夏”,才能知道“华”的含义。

夏文明起始于中国太湖,中国良渚遗址就是太湖中最早的夏文明遗址。若要证明夏文明起始于良渚遗址,就必须依据河图洛书,从夏至这一天说起。也可以说,早期夏文明历史,全部蕴含在一部河图洛书之中。

根据河图洛书,中国古人认为,北纬23度是北回归线。在夏至这一天,太阳位于北回归线上,直射北半球地面,形成了一个有15个纬度宽的光道带。在北纬23度以北有8个纬度,达到北纬31度,北纬23度以南有7个纬度,达到北纬16度,宽度总计15个纬度。

良渚古城的位置在北纬31度和东经120度的交点上,这个位置是古人经过精确测量后定下的。北纬31度是光道带的北缘,同时也居于太湖之中,彼时的太湖水面,其面积比现在要大许多。

夏至这一天,当太阳照射到太湖水面上时,光道带的北缘在北纬31度,随着太阳向西移动90个经度后,就到达东经31度和北纬31度交点上,这一点就是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位置。此时,当中国太湖的天空已近黄昏,而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方的太阳处于最高位置,太湖之光是用一天时间,到达了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方成为天目,在本初子午线上,同时照亮了东西方。

如果从太空中看地球,太湖在夏至这一天就犹如一颗眼睛一般,其光芒可以看到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位置,被视为天眼,也称为天目,太湖附近的天目山之名就此而来。“埃及”之名及发音,就是中国古良渚人到达古埃及后,认为这里是太湖之眼可以看到的地方,其发音为“埃及”,后来成为英文“eye”的发音。

为了在夏至这一天,能够从太湖看到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位置,中国古人在每年的夏至这一天,就要进行定位测量,这种活动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存在。年复一年的进行,总在夏至这一天,这个民族就被称为“夏”,所形成的文明被称为夏文明。由于男人善于丈量且勇敢,中国的男人也被称为“丈夫”。

至于为何要在夏至这一天进行这种活动,中国古人认为是“神”的安排,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神”安排好的,所以每到一地就修建神庙祭祀。这个“神”就蕴含在河图洛书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着。早期的夏文明,在较大具有统领性的部族中,有一种职位叫“祭司”,专意研究河图洛书,将其视为神图,口耳相传,不留文字,这就是河图洛书几千年难解之谜的缘由。

仅以两个例子说明,华夏文明早期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其一,三星堆的青铜立人像就是一个祭司,两只手的摆姿,就是祭祀活动时的重要之举,其身份之

高贵,青铜像已经显示了。其二,商朝之时,郑州古城内的祭祀活动非常隆重,极为排场,以致有一个专门的部落住在附近,代代相传专意干祭司之事,日久其居住地的村落就被称为“祭城”,就是郑州现在的祭城镇。

二、华夏文明早期,其发展经历两个时期、两个流域

华夏文明早期发展,分别经历两个时期、两个流域,形成两个纬度文明圈。

第一个时期,在北纬31度,长江流域形成的夏文明。以中国太湖地区的良渚为起点,向西延伸到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并在那里先后创造了“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

中国古良渚人,以河图洛书为依据,在古埃及建成众多金字塔,将其称为“诺亚方舟”。古埃及成为第一个时期华夏文明在海外的中继站,以胡夫金字塔为起点,视四川的三星堆遗址为“天”,一旦到达“天”的位置,也是这个时期文明的最高位置。在天的位置上,就会受到朝拜,在那一时期里,三星堆代表了“天”位,因而就受到东西方各部族的朝拜。

三星堆遗址的位置,在洛书中就是数字“4”的位置,这个数字隐含的就是数字9。这一时期的夏文明视9为“天”,三星堆遗址被东西方各部族视为“天府”,后来四川的别名被称为“天府”,就是从此而来。

第二个时期,在北纬35度,黄河流域形成的夏文明。以古埃及金字塔的经纬度为基准点、出发点,确定出华山、泰山的经纬度,作为第二个历史阶段的起始,直到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建立周朝时为止。这次文明在北纬35度线上,环绕地球360度,并在大西洋百慕大区域建立辉煌的亚特兰蒂斯文明。

早期夏文明的第二个时期,起初视为亚特兰蒂斯为“天”,在亚特兰蒂斯沉入海底后,商朝依据河图洛书,视中国郑州二里岗为“天”,以数字“7”为表达,商朝是早期夏文明的一部分,周朝后来有意将商朝视为夏文明之外,以致后来的历史始终认为,商朝不是夏文明。

两个时期的夏文明,其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时间跨度约有3000年左右,绝不是用一个朝代或一个夏都就能将早期华夏文明说清楚的。

需要特意说明的是,夏文明早期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以中国河图洛书为理论、为概念,分别成为了《圣经》旧约和新约起源,《古兰经》的起源。因此,也可以说,世界三大宗教的源头,源自早期华夏文明。

三、长江流域,第一个时期夏文明发展特征

最为突出的四个特点。

其一,以眼镜蛇为标志性崇拜物。围绕北纬31度形成华夏文明圈,眼镜蛇环绕北纬31度一周,这样一个周圈就被称为“龙”,中华文明以龙为标志就是以此而来。

其二,在古埃及吉萨高地,建造了平顶的胡夫金字塔。其上方预留了一颗眼睛的位置,这颗眼睛就是中国良渚遗址上的太湖,太湖即天目、天眼,守望着地球与人类。在夏至这一天,从太阳照射在中国太湖水面上起,沿北纬31度线向西移动,当照射到西藏的冈仁波齐峰后,其光芒直射到达胡夫金字塔的顶端,由此而成为天眼。无论人们将胡夫金字塔上方之天眼,冠以何种名称,胡夫金字塔上方的那颗天眼,只能是中国的太湖。否则,胡夫金字塔就无任何意义了。

其三,追求“天”的位置,崇尚“天”。北纬31度,长江流域夏文明是以数字“9”为天。如前所述,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是以数字“4”来表达,“四川”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这个数字的另一层含义就是9,为天。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九头鸟,其数字表达的含义就是天上的鸟。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还是佛教的诞生地。当时,东西方各部族都到三星堆朝拜,为了表达对天的敬仰,便将亚洲公象的鼻子和象牙一同砍下,象鼻子缠绕着象牙形成“弗”的形状,“佛”字由此而来,三星堆为何会出土象牙,其原因就在这里。久而久之,这种到四川三星堆的敬天活动,形成一种教义,被称为“佛”。

中国古代对“4”的发音为fo,即佛,这种发音为早期华夏族专用,意味着“9”,其他民族不能随意用的。后来,英语借鉴这个发音,“佛”就成为英语里“4”的发音,即four。

三星堆遗址就是长江流域早期夏文明的夏都。毫无疑问,三星堆所处的位置就是“天”,也即“天朝”,这就是万邦来三星堆朝拜的原因。

其四,数字“33”的出现,耶和华的标志。三星堆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诞生了一个数字“33”,这个数字的出现代表着耶和华。《圣经》旧约就是从中国太湖出发,环绕北纬31度后,在三星堆形成,熟读神悟圣经之人应该知道。

因此,也可以说,犹太教或《圣经》旧约来自于夏文明。数字“33”从三星堆出发,最后落脚在耶路撒冷城,成为犹太教的神数。

四、黄河流域,第二个时期夏文明发展特征

最为突出的四个特点。

其一,确立“华山”、“泰山”。华山一经确立,“中华”一词即刻出现,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就此开始。华山的位置在东经110度与北纬35度的交点上,这个位置是以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位置为基准,按照河图洛书中的概念,光线(概念)能到达到的地方,恰好就是华山。

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其真实的名称是“覆”、“光复”或“复”,也可以称为“稣”。为表示正统,后来的人将其称为夏,也有其一定的道理。由此可知,研究黄河流域的夏文明,无法绕过古埃及。

在黄河流域早期夏文明中,泰山为封,华山为禅,泰山与华山互为联系、缺一不可,封禅才得以进行,其地位非常重要。所谓的“封禅”,在早期的黄河流域夏文明中,就是“接风”,直接决定着大西洋百慕大区域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西周建立后,这种封禅已经是象征性的了,以致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泰山封禅的来历、目的和作用。

其二,孕育并决定了亚特兰蒂斯文明形态。在当时,华山的重要作用是确定大西洋百慕大区域的亚特兰蒂斯的位置,周文王的部族就是专干这件事情的,也认为那里就是他们的“天”,他们所说的夏朝就在那里。所以说,亚特兰蒂斯文明就是夏文明。

其三,郑州“二里岗”是“天”的位置。北纬35度黄河流域夏文明,是以数字“7”为天,在洛书中就是“2”的位置,这个数字的含义就是7,就是“天”,郑州古城的城墙总长度就是7000米整,其含义表达的就“天”的意思。

以“9”为天,还是以“7”为天,商朝与周文王及其部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河图洛书的天理和天规认定,在黄河流域应以“7”为天。这就是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什么要隐瞒历史的原因所在,以致后来的人们对夏商周的历史认知不清。正因为“二里岗”文明是以“7”为天,周朝弃之不用,后来被忽视。郑州古城才是真正黄河流域的“夏都”。

其四,数字“27”的出现,即耶稣的标志,同时《古兰经》数字“19”的诞生。华山和泰山的作用主要是“接风”,“风”有阴风和阳风,两种风产生了两个数字,即“27”和“19”。这两个数字,在《圣经》新约和《古兰经》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内涵,以致至今郑州还有一种风味菜肴叫做“稣肉”。

郑州古城出土的杜岭一号和二号铜方鼎,就是当时作为接风之专用工具。现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和河南省博物馆,其造型、图案及尺寸等寓意深刻。在接风过程中,中国的华山与泰山、兰考与兰州的位置极为重要,分别对《圣经》新约和《古兰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兰考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已被历史湮灭,无人知晓了。

数字27,也意味着中国郑州。郑州古城出土的青釉瓷尊,其高度就是27厘米,圣经新约的篇数就是27,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特别是郑州古城地下埋藏的92条狗,现已成为出土文物,足以证明这里就是上帝之城。因此,黄河流域的夏文明是《圣经》新约和《古兰经》的源头。

五、商朝,来自何处?因何而来?

商朝,同为华夏族,来自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这是黄河流域夏文明环绕地球北纬35度,在美洲开创的华夏文明。对于商朝因何来到中国的中原地区,究竟从何而来,周易的干卦,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即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历史就是如此,毫无疑问。

商朝为何要从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来到中国的中原之地,回答起来需要说明的历史问题较多,文字所限,无法过多论述。简而言之,商朝来到中原,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数字之争,即“7”和“9”之争,商朝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

周文王及其部族在中国华山的西侧,仍然以数字“9”为天,可世道轮回,天规和天理已经认定黄河流域应以数字“7”为天。商朝采用的一种折中办法就是用9和7两者之比为商,出现一个神数,即142857,其目的就是将9去掉,这也就是商朝为什么自称为“商”的原因。

神数142857出现之后,数字“7”就是天,郑州古城是当时东西方的朝拜之地,郑州二里岗就是“天”的位置。所以,郑州古城就是黄河流域夏文明的真正“夏都”。周朝建立之后,仍以数字9为天,这就是我们今天以9为天,但同时也很看重7的原因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向其诸侯们隐瞒了大量的历史真实情况。

六、夏朝,真实存在,三星堆遗址和郑州古城遗址均是夏都

中国的夏文明从太湖流域的良渚起始,止于周朝建立之时,其间约有3000年之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无论岁月如何变化,“天”的位置,就是夏朝、夏都存在的位置,无论寻找夏朝,还是夏都,只需找准“天”的位置即可。只有在天的位置上,才是“天府”或“天朝”,就是朝拜之地,就是“夏都”。

北纬31度,长江流域夏文明,起始于中国太湖的良渚,中继站在古埃及,最终到达“天”的位置,即现在的三星堆遗址,这就是长江流域夏文明的夏都。

北纬35度,黄河流域的夏文明,起始于古埃及,定位于华山和泰山。起初,周文王及其部族将大西洋百慕大区域的亚特兰蒂斯视为“天”,即天空中的海,也因此认为那里就是夏朝。亚特兰蒂斯沉入海底后,黄河流域的郑州就成为“天”的位置,商朝也因此来到郑州。

商朝来到中原后,将郑州二里岗视为“天”的位置。郑州古城成为东西方各族的朝拜地,其规模之大,为此有专门守护管理这个祭祀之城的部族,其居住地成为郑州现在的祭城镇,周朝隐瞒了这段历史。现存的郑州古城遗址,已经足以证明,就是黄河流域早期夏文明的夏都。

周朝的文化,对后世的中国影响非常大,造成我们认为夏朝始终就在黄河流域的错觉,把商朝排除在夏文明之外。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夏朝究竟是否存在?夏都在哪里?种种疑惑的出现,这都充分说明了对“夏”的认知还存在缺陷。

七、华夏文明,引领人类文明与进步

华夏文明居于世界文明之巅,其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其一,北纬31度,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彼时以三星堆为天的位置,引致着当时东西方各部族的朝拜。在三星堆遗址,诞生了数字“33”、“4”,两个数字分别为耶和华和佛教的标志性数字。

其二,北纬35度,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以郑州古城为天,引致着当时东西方各部族的朝拜,在这里诞生了一组极为重要的神秘数字 “142857”,或可表达为27,即耶稣的标志,英文大写G就是“142857”的表达。与此同时,诞生的还有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19”。

其三,古埃及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古印度文明、苏美尔文明及玛雅文明等,全部是早期夏文明时期围绕北纬31度、北纬35度,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起点创造的文明圈。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华夏文明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期的夏文明、文化与历史,全部蕴含在河图洛书之中,其博大与精深,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堪称中华文明的精髓。

国际上某些组织或个人,为了某种需要,明知华夏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却故意掩盖,不愿意承认历史事实,这使得华夏文明对人类的贡献,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知,甚至还将中华文明视为外来文明。

中国国内对夏文明、文化及历史的研究,最根本的问题是看不懂河图洛书,良渚遗址、三星堆遗址及金沙遗址等,众多文物摆在那里,却不知道为何物。殊不知,这就是长江流域早期夏文明、文化及历史。

研究方法与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国内对“夏”的研究举步艰难。现有的资料已经足以说明“夏”的来龙去脉了,只是缺少对现存有资料深入分析与研究,充分说明了思维的局限。这就造成了早期华夏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始终未被揭开,至今还不为人知。

八、中国古良渚人,利用河图洛书之概念,创造古埃及文明

证明古埃及文明就是华夏文明,其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有力的证据就是河图洛书,恰恰是这一点,成为中外古埃及研究者难以逾越的鸿沟。

华夏文明早期,中国的古良渚人,从太湖出发,到达古埃及创造人类辉煌的文明,最为明显的是金字塔、神庙、狮身人面像、方尖碑及太阳船等。这些众多的文物,都是利用河图洛书之概念,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概念建设而成,也只有看懂河图洛书,才可看懂古埃及文明,这也是中外学者始终无法解开古埃及文明之谜的重要原因。

狮身人面像就是一部河图洛书,在古埃及众多文物中具有唯一性,以狮身人面像为分析对象,就足以证明古埃及文明是华夏早期文明。

华夏早期的中国古良渚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族,一个是以大象为崇拜物的部族,另一个是以眼镜蛇为崇拜物的部族。在古埃及建成众多金字塔之后,双方为争夺三星堆的“天”位产生了分歧,这就是中国社会中一直流传的“蛇象之争”。这种蛇象之争波及到古埃及,双方以狮身人面像作为妥协的产物。

狮身人面像,是以非洲的狮子为化身,眼镜蛇头朝向东方,居于狮身人面像的眉心,大象头朝向西方,以大象鼻子做狮子的尾巴,这就是人们总感到狮子的尾巴特别长的原因。站在狮身人面像后面看,大禹的“禹”字,就是其形象特写。

中国从来不产狮子,自古至今,却总会看到,在衙门前总是置放两头狮子,而且一定是两个狮子有区别,其缘由来自古埃及蛇象之争后的狮身人面像。这种摆放狮子的惯例,以示对大禹的纪念,周朝之后形成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古埃及蛇象之争后,以崇尚眼镜蛇的部族,在古埃及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崇拜的眼镜蛇,后来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记。而以崇尚大象的部族则离开了古埃及,其中一支,以大禹为代表大象部族回到原来的出发地中国江浙一带,以“夏”自居,以数字“9”为天。这就意味着三星堆的作用与地位已经不再存在了。

大禹以铸鼎的方式,表示与古埃及的决裂。“鼎”,起初并不是权力的象征,其原始含义是要表达以“以水为天、以火为地”,用鼎表达最为合适了。从此以后,夏文明就转移到了黄河流域的北纬35度,此前是在长江流域的北纬31度。

蛇象之争后,崇尚大象的另一支部族,按照河图洛书的天规天理,奔向大西洋中百慕大群岛,在北纬35度与黄河流域的夏文明相联系,以此建立并形成了亚特兰蒂斯文明。当亚特兰蒂斯文明沉入海底后,他们又重新返回到四川,在成都金沙遗址上形成了“巴”文明,它与此前三星堆的“蜀”文明,共同被称为“巴蜀”文明。因此,可以说,亚特兰蒂斯文明仍是华夏文明。

这一时期的亚特兰蒂斯文明,除了仍以象牙和“佛”作为礼教,非常重视“三”这个数字,还以河图洛书变形成“  ”字符作为旗帜的标记。后来,这种“卍”字符标记留在了西方,这就是中外历史上都出现过“卍”字符的原因。

从中国太湖的良渚到古埃及文明,再到亚特兰蒂斯文明,形成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文明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只有看懂河图洛书才明白,早期华夏人是以河图洛书为天理、天规行事的,这不但是早期夏文明、文化与历史研究的难点,也是世界文明之谜。

周文王及其部族就是崇尚大象的部族,以水、以9为天,视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为天空之海,他们认为的夏朝就在那里,周易的干卦指的就是那里。在北纬35度,黄河流域的夏文明,最终创造了比古埃及文明更辉煌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特别是对基督教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若不带任何偏见,当你即将读完以上全文时,就会看到以下的事实:

其一,中国早期夏文明、文化及历史,首先是以中国长江流域太湖中的良渚遗址为起点,形成北纬31度夏文明圈。此后,黄河流域的夏文明以“华山”和“泰山”为起点,形成北纬35度夏文明圈。

早期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夏文明,两者共同构成早期华夏文明,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郑州古城遗址,分别是其夏都。

其二,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兴起,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影响。

尤其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源自中国河图洛书形成的早期夏文明,分别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郑州古城遗址上形成。本文对三大宗教起源分析与结论是严谨的,均有文物、历史遗迹等可以考证。

其三,河图洛书,华夏文明精髓,出自黄河,图简、极致且有神,开启了人类文明与智慧之光。

天道轮回,华夏文明,复兴归来,中华文明之光,将再次引领人类文明。

关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10-1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