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姚建龙:以法学为志业的耕耘者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 梁钧 陈添添 2023-04-27 12:14

姚建龙

人物简介

姚建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政治与法律》主编,受聘为国务院妇儿工委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等在相关领域咨询专家以及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市政府立法专家、市教委法律顾问、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法律咨询专家等。曾任重庆市劳教戒毒所民警、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问题》主编,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二十六届全国学联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各类决策咨询课题数十项,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九部。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学术著作奖(1984—2014)”专著类一等奖等荣誉。


2015 年12 月5 日,获评第十八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从基层一线走出来的务实法律人

1999年的夏天,毕业于经济法专业,被认为正是急需的既懂经济又懂法律人才的姚建龙,成为了重庆市劳教戒毒所的民警,他也是该所首次对外招录的大学生之一。姚建龙在戒毒所工作的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基层中队的农业组小队长、职业培训班小队长、管教干事、所部生产科生产干事等多个岗位,亲身经历了我国矫正机构走向规范的发展时期。这一段从警经历,对姚建龙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无论是严谨务实的行事风格,还是在学术研究中最早提出重构我国戒毒体系、主张矫正一体化,以及多年后担任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时谆谆告诫干警班学员:“不倚强凌弱,不刑讯逼供,不制造冤案”,都能看到这一段特殊经历的影子。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这是姚建龙的信念,更是身体力行的日常。2008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任命姚建龙为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由此开始了他的第二段为期近三年的法律实务生涯。姚建龙分管的是公诉科、未检科、研究室,在他的带领下三个条线都进入了全市优秀行列。由姚建龙推动探索的社会调查制度改革、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试点、未检一体化改革等在多年后均推广为了全国性制度。姚建龙也因表现突出而在“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中被确立为区检察院先进学习典型。长宁凝聚网称赞:“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为一位优秀检察官、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2015年7月,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次年,《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正式印发。作为团中央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各行各业选拔了43名挂职干部,全面参与机关日常工作,挂任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的姚建龙是其中之一。姚建龙也因此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将长期从事青少年法律研究的成果应用于顶层设计的机会。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团中央合作共建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全国“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机制、青少年法律与政策协商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等,都留下了姚建龙努力的身影。2017年1月,《中国青年报》报道指出:“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姚建龙担任团中央权益部挂职副部长之后,在推进青少年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多年后,姚建龙回忆说:“这一段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3年11月15日,在“送书、送法、送爱心”捐赠活动上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做法治讲座

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执著耕耘者

2003年6月,姚建龙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助教、讲师到破格副教授,再到破格教授的跨越,32岁时成为了当时华东政法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曾经有位年轻学者请教其中的诀窍,姚建龙只是微笑着轻轻说了一句:“我知道上海春夏秋冬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间。”

姚建龙一边在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从事青少年犯罪与法律问题研究,一边在治安学教研室从事犯罪学与治安学的教学,同时还兼任《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编辑直至主编。华东政法大学是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重镇,姚建龙也被公认为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领域第三代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与他的老师徐建教授、肖建国教授并称青少年犯罪研究“三剑客”。在主持编辑《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期间,姚建龙推动了这本刊物的学术化转型并将其带入CSSCI之列,成为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曾经入选C刊的犯罪学期刊。在姚建龙看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份。他讲授的本科生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评教中曾经获得全校第一的成绩。他更是一直坚持给予困难学生更多机会的育人理念,成为学生心中改变自己命运的良师。

2019年11月24日,带领研究生看望徐建先生

在华东政法大学工作近九年后,姚建龙调任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刑事司法学院快速实现了从全校二级学院考核倒数逆转为第一的转变,并先后获评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等荣誉,短短数年成为了校领导眼中的王牌学院和国内知名刑事司法学院。2018年2月,姚建龙成为了上海政法学院既分管基建、后勤、资产、信息化条线,又分管科研、学报、司法所、研究院条线的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在高大上的讲坛与接地气的工地之间,他切换自如、殚精竭虑,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的难题,也尽己所能为上政的发展夯实后劲与根基。

2019年11月,姚建龙调任上海社科院法学所所长。作为国家高端智库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所,既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也有东吴法学的传承与底蕴,但彼时也正面临着诸多发展的挑战。姚建龙到任后着力团队建设,凝聚发展共识,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法学所在全院考核排名中已悄然实现逆转进入前列,不仅重大决策咨询成果显著提升,而且以仅三十余位科研人员的体量在《2022年CLSCI年度发文观察》中上升为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第24位、上海第5位,在智库建设与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了法学、法律界的认可,在国家和上海法治建设中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020年8月29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节目“守护明天”第4季录制现场

博专结合与勤勉敬业的法学家

姚建龙以在青少年法学尤其是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法领域的执著探索而在法学理论与实务界享有盛誉。有机构盘点了我国未成年人法学高引论文,姚建龙入选5篇,占比超过10%。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从名词到具体制度,很多都出自他的论证、倡导与推动。曾有豆瓣读书网友评论:“如今研究少年司法完全避不开姚建龙这个名字。”还有人评价说:“我国目前的少年司法理论框架、话语体系、实践模式都深受姚建龙的影响,晚近二十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法治的主要进步都深深留下了姚建龙的印记。”但在他自己看来,“二十年磨一剑”执著于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法研究,不过是在以此为切入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制度模式。

姚建龙的学问之道是“约而返博,专而求通”,他还在刑法学、犯罪学、矫正学、禁毒学、教育法学等领域深耕多年并同样有着丰富和有影响力的成果。例如,在刑法学研究领域,有研究者在2017年所做的实证研究发现,姚建龙位列被引百次以上刑法青年学者(45岁以下)第八位;姚建龙也是国内最早研究刑民交叉问题的学者,2001年就提出了“刑法的民法化”命题。在犯罪学研究领域,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盘点犯罪学学科后将姚建龙列为国内和华东政法大学在犯罪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在矫正学研究领域,他所主张的以大矫正观重构我国矫正制度,以及建立统一的矫正学学科的观点独树一帜。在禁毒学领域,他主编了“禁毒学丛书”,早在2002年即提出重构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观点并为《禁毒法》所基本接受,他还主持起草了《上海市禁毒条例》。在教育法学领域,国家和上海多部重要法规均出自姚建龙的起草和论证。姚建龙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浦东新区法规、监察法学等领域也是代表性开拓者并不乏有影响力代表作。很多人以为法学家是严肃和刻板的,谁会想到姚建龙还涉猎童话、诗文、随笔,出版了《呼噜噜与独角兽的幸福生活》《临湖而居》《法学的慈悲》等畅销作品。

姚建龙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尽己所能是毕生奋斗的理想,深耕青少年法学是超越世俗的情怀,讲授和研究刑事法是脚踏实地的生计,教好书培养好学生是从教为师的本分,而写写童话和随笔则是留给自己的宁静生活。

(2023年第07期)

【责编 李鹏】

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著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2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