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田立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新华网 2023-08-16 11:41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 今日,教育部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语言文字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相关情况。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在发言中表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田立新介绍,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多模态、全息化、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让跨越千年的中华语言文字永存后世、永久流传。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34个省区市(含港澳台地区)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

  她表示,语言文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既集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五个突出特性,为推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中国语言文字贯通古今,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根系血脉。田立新介绍,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从根本上保证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二、中国语言文字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生动写照。田立新介绍,中国语言文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在于其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显示出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

  三、中国语言文字跨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维系纽带。她表示,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向心力和中华文明的持久影响力。

  四、中国语言文字载文促融,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塑造力量。她介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汉字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能够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

  五、中国语言文字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重要体现。语言是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的纽带。以中国语言文字为载体,中华民族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

【责编 李媛】

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著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2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