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法学|解志勇:奔赴“光荣与梦想”的法律学人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本刊记者 梁钧 2024-08-14 12:03

 

解志勇

人物简介

解志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二级)、钱端升讲座教授、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比较法研究》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比较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政府法制研究会副会长。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国家“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研究成果获第四届中国法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三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系司法部等部委、山东省政府、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等法律顾问或咨询专家。

球场上的奔跑者和生活中的追光者

解志勇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内知名的篮球爱好者,在忙碌的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之余走上球场、在篮球比赛中进行激烈对抗并竞逐胜利,是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一项生活习惯。只要上场,他总是能让自己保持在一种高强度的状态,似乎有着用不完的能量去奔跑、完成投篮或抢断。在球场外,解志勇也保持着和篮球场上相同的风格,“能量感”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持有的标签。

作为学者,他始终遵循着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一研究脉络,在行政法学、比较法学、卫生健康法学等多个领域中进行前沿性和开创性的探索;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已经指导行政法、比较法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其中有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获得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奖励。201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开创了卫生健康法学科,如今法大的卫生健康法研究中心已成为卫生健康研究的前沿阵地,为卫生健康法治事业培养了百余名复合型法治人才。

2020年起,解志勇担任《比较法研究》主编,并使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其综合实力已跃居我国法学期刊前列。尽管身份众多,但他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将自己的“能量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同学。作为法学学者的使命感和身为法学教师的自豪感,是他时刻充盈着“能量感”的本源,正因如此,他选择将“光荣与梦想”作为自己的微信名,多年来从未改变。

 

解志勇教授与2024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合影


面向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探索者

解志勇学术研究道路的起点,与其他法学教授相比显得有些特殊。年少时怀抱从医梦想的他于1992年在山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取得了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又辗转来到中国政法大学研学法律,2000年获法律硕士学位,2003年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工科求学经历让他始终保有着理工科学生独有的严谨逻辑和缜密思维,也常常使他的论著读来具备近似于数学推理般的简洁与严谨,精炼的行文、明确的观点、充分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是他写作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的风格。

作为行政法学者,解志勇将行政法学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本体”。“建构主义法学”,是他对自身研究风格的一种概括,而“建构主义”的实现,则有赖于坚实的理论支撑、具有前瞻性的学理判断和对中国法治实践的深刻关切。例如,《论公益诉讼》一文发表已有20余年,时至今日仍被相关领域的学者广泛引用,其中所构建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在今日已得到法治实践的印证。《行政检察:解决行政争议的第三条道路》则对今时的“四大检察”和行政检察制度改革发挥了引领性和预判性的作用。回头看,该文对行政检察在解决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权意义上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的判断,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

解志勇的研究范围涵盖行政法、比较法、卫生健康法、监察法、数字法等多个领域,其中既包括对传统议题的持续探讨和经典理论的深入挖掘,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新兴议题的快速反应和对理论更新的敏锐感知。他并不认为如数字法在内的议题只是一时的“学术热点”,而是将其视作社会变迁与技术发展背景下法学理论嬗变的先兆;因此,法学学者不可在陈旧理论和传统领域的桎梏下“固步自封”,而应当及时更新知识、转变研究范式、拓展学术视野。平台治理、数字政府、企业合规、生命伦理等话题是对传统行政法研究的冲击与挑战,作为行政法学者,解志勇从未停止学术研究“自创生”“自适应”的过程,这正是他学术“能量感”的体现。

卫生健康法保障公民的生命与健康,而这又关乎于法治的根本价值。作为国内公法学界较早开展卫生健康法学研究的先行者,解志勇注重从概念、要素、逻辑与原则切入,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法治的卫生健康法治理论体系。《卫生法学基本原则论要》《公共卫生预警原则和机制建构研究》《生命伦理法的建构》三篇文章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研究特性。他一直认为,卫生健康法学理论应当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接轨,应当保持法学知识结构的开放性,不断推进法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自然科学的良性互动,关注法学理论嵌入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机理,从而对“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形成理论支撑。

作为比较法学者,解志勇格外强调从事比较法研究应当具有的中国意识。他向来反对将域外国家的立法、判例和理论奉为圭臬并对其进行简单移植和复制,而是主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为中国法治发展问题寻得“最优解”;进入21世纪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后,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又成为他对比较法研究关注的重心,他认为,中国法治建设已经超越了以理念和制度移植、借鉴为主要任务的历史阶段,而进入了借鉴与输出并重的“自创生阶段”,应该在文明互鉴的理念下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从而推动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实现,这成为比较法研究的时代使命。例如,《基于中国式扶贫实践的给付行政法治创新》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而最终形成的:解志勇认为中国的行政给付理论应当更深层次地扎根于本土土壤,而中国式扶贫实践推动形成了中国式给付行政的法治模式,而这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给付法治,也更需要行政法理论对其进行更为深层次和本土化的描绘。

 

带领研究生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调研

法治信仰的传薪者和法治人才的铸魂师

解志勇于202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殊荣,这份荣誉背后,是他对自己所从事的法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荣誉感与使命感,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一代代的“新时代法治人才”,是他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昂扬前进态势的能量源泉。因此,尽管担任一系列职务,解志勇仍然愿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对学生的教导和培养之上。

每年寒暑假,解志勇都会组织所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前往全国各地的政府、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或企业、农村,开展学术和国情调研。自2010年来,他已经带领研究生前往全国除西藏、新疆和港澳之外的绝大多数省份的百余县市,调研法治建设的基本国情。2016年后,他带领共20余名研究生出访美、加、法、德、意、日等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他认为这种国际交流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讲,到国外访学是做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调研”。相应地,作为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的他,把“中国立场、全球眼光、实践面向、国际水平”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脚步勾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丈量法治建设的长远蓝图,是他一直身体力行教导学生的一种人生哲理。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国内外的调研活动,了解中国法治实践的现状、直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拓展广阔的全球视野,未来真正扎根生长于中国法治的深厚土壤中。2021年暑假,解志勇与十几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前往位于云南曲靖的一个小山村,调研农村基层卫生保障机制的运行情况。尽管该村地处偏远、山路重重,但在这个小山村中,许多研究生第一次了解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工程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山村地区的面貌,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素养的训练,解志勇将塑造品德、健全人格、培育对公平正义的尊崇,视为法学教育的首要目的。他曾在法大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为全校学生赠言,“把初心和使命写在平凡处,把公平和正义刻在骨子内,把法性和德性融在行动中,把法大和法治藏于灵魂里。”每年毕业季,解志勇指导的十几名博士生、硕士生都会从学校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投身中国法治建设的无垠天地,而他会为每位毕业生亲笔题写临别赠言。“心里有仁,眼中有法”,是他为一位2024届行政法专业硕士毕业生书写的毕业寄语。他认为,法治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传承,为此,他愿意数十年如一日地燃烧自己,把培育“德法兼修”的法学人才视为自己永恒的使命,让公平正义的观念得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从涓滴细流,奔涌向无限广阔的大海。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年第15期

作者:本刊记者 梁钧

责编:卡咪娜


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著作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8-26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