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萧克:策马立功勋 提笔著妙文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邓丽君 王爽 2022-08-01 14:30

在所有开国将帅中,才华横溢之人不在少数,但若论在文学、史学的地位,萧克无人能及。

共和国第一上将萧克

在战乱中完成的《浴血罗霄》,让萧克荣膺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部书被夏衍称之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的一部奇书”,萧克也成为唯一写过长篇小说,且拿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上将。

不仅如此,离休后的萧克,更是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不仅倾力主编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等军史资料,还带领一百多位学者,历时八年,编写出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他曾一度赋诗感叹“戎马60年,乐得解甲,赋闲更难闲”,浓浓的文字情缘自是其心中难舍之爱。

2008年7月14日,萧克迎来101岁生日,原本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应该开心才是,可家里的气氛却异常冷清,此时汶川地震灾后安置工作紧张进行中,对于萧克而言,他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寿诞如何过,而是汶川百姓的日子怎么过,他不断地追问灾区人民的生活,那样的牵挂令很多人动容。

遗憾的是,3个月后的10月24日,萧克便与世长辞,他也是最后一位辞世的红军方面军首长级领导人。

萧克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过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战斗。他戎马一生,25岁当军长;27岁率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长征序幕;29岁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红军最年轻的方面军指挥员;30岁任级别与徐向前、聂荣臻相当的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率部包围北平,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40岁参与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南、解放全中国的斗争,成为创建新中国的年轻高级将领……

可以说,萧克的一生,功勋赫赫,在当时,他的地位是仅次于贺龙的,所以,1955年授衔时,萧克只被授予上将军衔,引得很多人为其鸣不平,据说,许光达大将甚至写信给中央,想把自己的大将军衔让给萧克。

而萧克却以东汉从不争功的“大树将军”冯异自比,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还毫不在意地讲:“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如此的高风亮节和豁达心胸,直至今日,依然被礼赞和敬仰。

当年萧克病逝后,故乡嘉禾赶来20多位亲人来京吊唁。葬礼结束后,治丧人员为他们送上返程车票,却被家属们婉拒,侄孙萧石英坦言:“我们不能坏了将军一生的规矩,要让他走得安心”。

这就是一生淡泊名利的萧克,他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他的生命历程和极致品格,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熠熠星光!

铁血将军

家仇国恨是萧克最终走上从军报国之路最直接的原因。

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在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嘉禾地处湘南,古称禾仓堡,追溯到秦朝,还是囤粮之地,可后来便成了穷乡僻壤,正如萧克所讲,“禾不嘉,谷不丰”。萧家兄弟姐妹9个,活下来的只有6个,自萧克记事起,他就见村里父辈们一直在为生计奔波、愁苦。

萧克夫妇与儿子萧星华

幸运的是,萧家还有几亩水田和一些旱地,虽然生活比较清贫,但也能凑合着过。萧家非传统意义上的贫农家庭,家族几代都是读书人,算得上书香门第之家,萧克父亲萧覃茂还是前清秀才,所以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鼓励萧克去读书,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学识基础。

自小尤爱文学的萧克,之所以弃文从武,与家中变故休戚相关。

大哥萧克昌性格刚烈,因得罪了地主萧仁秋,不仅导致萧家被洗劫一空,还遭陷害致死。萧克昌从来未读过书,从小就担起养家重任,他的惨死让萧家如遭雷轰,愤怒的火焰在萧家兄弟胸中燃烧。

随后,二哥萧克允考入建国湘军军官学校,作为三弟的萧克也考入嘉禾县首次创办的甲种师范学校。此间,萧克一心想着报仇,想搞军队,所以,对军事方面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读了大量兵书,这都为其日后超强的带兵能力筑牢了理论基石。

只是学业途中,家里一度无力供其读书,好在他的勤奋打动了校长,索性让他为学校刻蜡板、印讲义,以挣得日常所用。

饮食寒酸、衣衫破旧,萧克不在乎,他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贫非罪”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其间,得益于几位进步教师的引导,萧克接受了三民主义救国思想。

家仇国恨的切肤之痛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得他毅然于1926年离家,仅凭一张手绘地图,便孤身一人翻山越岭,奔赴国民革命如火如荼的广州,最终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就此踏上从军报国之路。

萧克人生的第一场战役,是河南汝南北伐,这次战斗让他感受到了真枪实弹的威胁,可他竟没有一丝畏惧,奋勇杀敌、骁勇善战,将书本所学运用到了实战中。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萧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跟随叶挺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投入到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洪流中。

萧克有一项厉害本事就是练兵。参军初期,他就4次将“农民军”训练成主力军,井冈山时期著名的“8月失败”事件便见证了其带兵的水准。

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红四军成立,萧克任29团2营7连连长。29 团士兵大多为宜章农民,眷恋故土,从到井冈山后,他们常常想打回家乡,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萧克因在北伐军中当过连长,就按正规军的方法,对7连开展纪律训练和战术训练,成效显著。后来,在向湘南进发过程中,29团在郴州城南遭遇敌军反扑,全团基本溃散,保持完整建制归队的只有萧克的7连,这让朱德非常赞许。

萧克的练兵能力,一度被国民党军名将白崇禧赏识,他评价萧克带领的部队纪律严明,纵横多省疆土,队伍始终保持完整;组织严密,党的命令,可直达士兵下层;行军力强,没有落伍者。

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萧克始终致力于军队的教育训练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中。1950年,还主持颁布了人民解放军首套队列条令、内务条令和纪律条令。

不仅练兵有素,萧克还用兵灵活,常常使得敌人难以琢磨其战略打法。国民党将领何健曾无可奈何地说道:“红军声东击西,行踪飘忽不定。”

优秀的指挥才能,让萧克屡立战功,晋升很快,23岁便任红四军主力第3纵队司令员。

你很难想象,26岁时,萧克曾在国民党军46个整团兵力的围追堵截中,击溃国民党军6个团及许多保安团队,捣毁敌人无数碉堡和据点,甚至在沙市伏击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旅,击溃敌军4个团,并活捉国民党军旅长侯鹏飞,受到中央嘉奖。

27岁时,萧克任红六军团团长,此后,他和连襟贺龙,为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的创建立下卓越功勋,并取得诸多著名战役的胜利,比如乌蒙山千里回旋战、普渡河遭遇战、六甲阻击战等。

抗日战争时期,萧克是120师副师长,成为八路军中仅有的六位正副师长之一。这6位正副师长中,出了5位元帅,包括贺龙、林彪、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萧克能与他们并肩统领千军万马,足见其杰出的指挥才能。在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中,萧克率部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5500余人。他开辟了平北根据地,发展了冀东根据地,为东北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萧克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克曾在石家庄智摆“空城计”,吓退了傅作义的四个师,取得了石家庄保卫战的胜利。建国后,傅作义知道实情后,一度赞许地讲,“古有诸葛空城退仲达,今有萧子敬空城退宜生啊!”

一生战功赫赫的萧克,终究免不了无奈和遗憾。大哥死于地主恶霸的屠刀之下,二哥死于革命的战场之上。长女在长征期间出生,没长大便夭折。长子出生后送回湖南老家,却在抗战时感染了敌军投放的鼠疫而离世。

为了革命事业,萧克付出了太多。1981年12月,阔别家乡54年的萧克第一次重回故土,他来到老房子前,感慨地讲,“家里三兄弟,只剩我一人了”,一句话浓缩了全部的辛酸。

作为一名老兵,萧克一生都保持着严谨的军人作风,即使到了晚年也未曾懈怠。据孙子萧云志回忆,爷爷无论穿什么衣服,每一粒纽扣都要扣紧;睡觉前,脱下的衣服都要叠起来,按内衣、外衣顺序摆放整齐;在床前脱下的鞋子一定是鞋尖朝外……这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军人本色。

晚年时,提及自己丰富而坎坷的军旅生涯,萧克说最大感慨是党的绝对领导不但成为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壮大,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保证,也是一个立志报国的青年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正确选择。

军人学者

在开国将帅中,很多都是到军队后才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的,像萧克这样一进入部队就能诗善书的不多,所以他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儒将。

海伦·斯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如此评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嗜书如命,无论营帐里,还是征途中,他都手不释卷,同时笔耕不辍,早在红军时期,他就在湘赣根据地写过许多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长征途中,常常会看到硝烟尚未散尽,萧克就已端坐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

谈及萧克对文坛的贡献,自然无法绕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作《浴血罗霄》。

西安事变后,他偶然间读到苏联小说《铁流》,书中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让他激动不已,在他看来,要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就需要有这样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他也就此萌生写一部中国《铁流》的想法。

萧克夫妇与孙子萧云志

在甘肃镇原的一个村子里,在十个团的围追堵截下,萧克部队纵横驰骋,历时两个月,行程1500公里,冲破敌人五次大兵团包围,最终完成任务,回到中央苏区。此次经历,成为故事的线索,让萧克构思了一支名为罗霄纵队的红军部队英勇斗争的故事。

那样残酷的战争年代,创作条件的艰苦可以想象,更何况,作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萧克公务又极为繁重,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写作。居住地稳定时,他就利用夜间写作;日机来袭时,他藏身于老乡挖煤的洞里,利用这一间隙伏在膝头奋笔疾书;隐蔽在村外山坡的林中时,他就坐在地上写。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他硬是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

萧克告诉妻子蹇先佛:“这是我的另一个‘孩子’,交给你了,你要把它带好。”此后的南征北战中,为保存好书稿,蹇先佛遇敌机空袭时,宁愿把孩子扔给别人管,也要自己背挎包,宿营睡觉时,她就将包压在枕下,或挂在臂上,如此才有了稿件最终的完好无损。

书稿经历过失而复得,也经受过在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而尘封多年的命运,直到1988年建军节前夕,《浴血罗霄》才最终得以出版。

出版前,萧克又一度大改,他讲:“我要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读者。”耄耋之年,为了再度触发灵感,他又亲自去了趟罗霄山脉。书稿也是逐章逐段增删,每一处描写均仔细推敲,书中引文皆力求准确,哪怕一句古语,也要查到出处,这才有了最终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精彩呈现。

在出版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战斗和生活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2019年9月,《浴血罗霄》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萧克曾讲,要振兴中华,精神一定要振奋,所以,他倾力用文学的形式,记载国家和军队的历史,去讴歌中华民族奋斗的精神。

老一代革命家,总是对党的事业饱有高度的责任心,编撰《中华文化通志》时,萧克已是耄耋老人,被推荐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时,他就有言在先:“要我干,就不能只挂个名义,要做,就要把事做好!”

为让《中华文化通志》能够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的传世之作,萧克提议公开招标,把当今最具权威性的研究中华文化的专家学者选聘进来,随后还亲自组织编委会成员,与他们一起研究编纂内容、编纂体例、各志提纲等。

在他看来,如此百人以上的集体创作,同军队打仗一样,必须协同动作,才能发挥力量。他把自己比作“连长”,实施编撰工作负责制,像军中分级管理一样,将百志分为十典,每典设主编,每志均有负责人,一人一人抓职责,一本一本抓落实。

为保证经费,他四处奔波;为全面掌握编写进度和保证质量,他亲自考察调研,定期组织各类研讨会;为把握编撰内容,他推崇东汉王充的观点“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要求编撰者对历史和人物的叙述做到求实存真。每一典,每一志,他都要求严抓细扣,即便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求准确规范。

在萧克的主持下,八年的编撰历程,先后召开了两次作者大会,12次编委会会议,近百次专题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没有萧克的指挥,这部巨著的完成是没有可能的。

1998年10月,《中华文化通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巨著分为序卷和十典百志,贯通古今五千年历史,涵盖十大文化领域,阐述详尽,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文化通志。

2000年9月29日,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代表中国国家主席向美国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赠送了这套《中华文化通志》,以期促进美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观萧克的一生,最注重求实存真,八宝山公墓萧克的墓碑背面,便镌刻着其书写的“求实存真”四个字,这是他的遗愿,是他一生的品格,亦是他对后人的殷殷寄托。

(2022.07.16 2022年第13-14期)

【责编 李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