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半月刊网山西讯(融媒体中心 姜存辉 王晓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发展。
(盘山路秋景 白旭峰 摄)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沾尚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长期铺垫的农牧业家底三大优势,提出了打造潇河川生态循环现代农牧产业带、龙门川红色生态文旅体验带、清漳川现代生态菌菜产业带“三带”和“文农旅+”产业融合观光闭环的“一环三带”发展规划,着力发展“绿+红”的“八个一”经济品牌,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
(葵花朵朵向阳开)
沾尚镇位于昔阳县域西部,东与乐平镇为邻、南与和顺县毗邻、西与寿阳县毗连、北与平定县交界,339国道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沾尚镇总面积 459.18 平方公里,下辖 23 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
(沾岭金秋)
全镇地势东高西低,山多林多,气候高寒,全镇林地面积39.6万亩,森林覆盖率约为34%,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处海拔1699米,中部为老庙山山地植被水源涵养区,发源有潇河、清漳河等水系,境内山地区域呈“回”字形分布。
(潇河源·立春 王晓鹏 摄 )
(清漳源)
沾尚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土地战斗、生活,广阳伏击战、卷峪沟阻击战名垂青史。
(广阳伏击战纪念馆 杨灵睿 摄)
“我们沾尚有三好:山好、水好、树好”沾尚镇党委书记王鹏宇热情地介绍道,“我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一方面打造“绿色”品牌,促进“美丽资源”向“生态经济”加速转变;另一方面打造“红色”品牌,促进“历史文脉”向“红色经济”转化提升。”
(清漳河源安家庄村景观 张胜利 摄)
打造绿色品牌,促进“美丽资源”向“生态经济”加速转变。
沾尚镇重点围绕环沾岭山旅游开发,加快339国道百里画廊和西寨-沾尚环形公路建设,在道路两侧种花植草,在两侧农田种植特色中草药、油菜花、玫瑰花、月季花等花草树木,打造一条有风光有产业的沾岭山风光走廊;围绕中山生态园、瑶村休闲园制定总体规划,发展“徒步健身、自驾露营、自由采摘”的旅游模式,让游客游在林中,身在画中,把“绿色资源”打造成“热门产业”,提升生态旅游层次。
(油菜花开)
沾尚镇坚持潇河、清漳河源头保护,以严抓治理为主,注入资金、人力对潇河、清漳河源头进行整治,深入开展全民巡河护水行动,形成流域生态共防共治体系,全面汇聚“治水兴水”强大合力,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特有的“沾字号”农特产品,把沾尚“原火”辣椒酱、“安丰”胡麻油、“沾尚”豆腐、安家庄老传统酸菜、晋之道白酒、松曲矿泉水等农特产品做大做强,目前,醋厂、辣椒酱厂已经投入运营,木器厂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醋香 张旭英 摄)
沾尚镇为了做大做强白菜产业,引进山东蔬菜协会,积极探索推广两季蔬菜,并配套冷库建设,增强种菜产业市场竞争力,让白菜产业真正成为沾尚的致富菜。同时,沾尚镇一手抓扩面扩产,一手抓提质增效,继续扩大双河源菌菜基地规模,目前已发展大棚300个,种植鸡腿菇、大球盖菇等,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菌业园区全景 李红生 摄)
打造“红色”品牌,促进“历史文脉”向“红色经济”转化提升。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庄窝烈士陵园)
沾尚镇是革命老区,抗战期间八路军曾组织过多次大型战役,红色品牌是沾尚镇一笔宝贵的财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重点搞好广阳伏击战、庄窝烈士陵园、昔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车道沟红色民俗体验村“一战一园一址一村”抗战纪念设施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干部实践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沾岭风力发电景观 李保生 摄)
红色文旅、生态乡村,一“红”一“绿”产生的奇妙反应,推动沾尚镇产业发展稳步前行,让村民的腰包实打实地鼓起来,村集体收入真真切切地多起来,“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赛得过城市”的现代化新乡村的建设目标正稳步实现。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6-17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22
山西日报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