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以四个一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在首府 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杨路军 2023-01-06 15:40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以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促进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乌鲁木齐市教育系统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认同,着力发挥文化浸润作用,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干部群众心灵深处,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首府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四个一”,即: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一个核心”、坚守“一个阵地”、实现“一个目标”,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实落地。

一、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二是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在各自包联区县、分管领域开展宣传宣讲。三是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学习制度,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用,采取“四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五讲”(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专业宣讲力量层层讲、基层党组织深入讲、草根宣讲员入户讲、新媒体平台生动讲)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实落细。

二、围绕“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一是开展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示范巡回宣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贯穿于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中,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二是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围绕核心价值观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四史”等主题,巩固全市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激发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三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微党课活动,逐级搭建微党课平台、开设微党课,谈感受、谈体会、谈认识,不断示范引领教育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四是实施学习传承工程,组织党员教职工逐批参观首府八路军办事处、文化中心“六馆”、中华文化公园,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爱国爱疆热情。

三、围绕“坚守意识形态这一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一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将意识形态工作贯彻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的全过程,纳入班子、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有效落实。二是强化阵地管理。加强各校校刊、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等集体活动的监管,严格落实审查报备制度的落实。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阵地。三是加强分析研判,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困难问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四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方面,筑牢抵御渗透坚固防线。

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一是强化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学习,大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新疆历史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全过程。二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培育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宣传一批、挖掘一批、培养一批各民族守望相助等典型。三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文物古迹、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四是加强兵地文化交流,健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促进文化文艺人才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兵地教育文化交流共建共享。

(供稿单位:乌鲁木齐市教育局)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