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虚拟电厂如何赋能城市发展?

——苏州新能源联盟一行赴合肥原力能源寻合作、话未来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成志 2025-09-16 17:53

提到“电厂”,大家可能会先想到冒着白烟的烟囱、轰鸣的发电机组——但如今能源领域里,正崛起一种没有实体厂房的“隐形电厂”,它就是虚拟电厂。随着物联网、AI技术的快速升级,加上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虚拟电厂正从试点项目走向大规模应用,从过去电网的“辅助帮手”,慢慢变成未来保障电网安全的“核心配置”。而合肥原力众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原力能源”),正是玩转这项技术的领先企业之一。

先简单科普下:虚拟电厂不是真的“电厂”,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发电机,而是靠数字技术,把咱们身边分散的能源资源——比如小区楼顶的光伏板、企业的储能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桩,甚至工厂里可临时调整的生产线负荷——全部“串”起来,形成一个能统一调度的“能源联合体”。打个比方:如果传统电厂是“大水库”,靠集中供水满足需求,那虚拟电厂就是“社区智慧水管网”,能把家家户户的储水桶、节水龙头联动起来,既不让谁缺水,也不浪费一滴水,这就是它“聚小成大、智能调配”的关键逻辑。

具体来说,虚拟电厂主要干三件事:一、 调峰填谷:夏天傍晚大家都开空调,用电高峰来了,它就调度储能设备放电、让高耗能工厂暂时降负荷,帮电网“减负”;深夜用电少的时候,又组织光伏、风电多发电并储存起来,避免能源浪费。二、应急支援:电网频率不稳时,它能快速调动聚合的能源资源稳定电网,响应速度有时比传统火电厂还快,相当于给电网装了“应急安全阀”。三、创造收益:它能把整合的能源资源变成“可交易的产品”,比如把储存的绿色电力卖给需要碳中和的企业,或者帮电网调峰赚补贴——这也是原力能源这类企业能实现盈利的核心。

在次此背景之下,日前苏州智联新能源产业联盟会长张继彪、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监陈孟泽等一行,就专门受邀到原力能源考察交流,想深入探讨虚拟电厂在苏州如何落地,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座谈会上,原力能源的江苏区域负责人陈健、商务经理李萍、高级方案经理吴奇,还有合作伙伴胡秋香都来了。双方聊得很实在,重点聚焦两个方向:一是虚拟电厂技术在苏州怎么大规模推开,二是如何用这项技术帮苏州的实体企业降碳增效。这些讨论为后续合作打下了不少共识基础。

会上,吴奇详细介绍了原力能源的业务。他说,公司2021年成立,专门做AI城市虚拟电厂运营,核心就是围绕新能源的新型服务、能源数字化做文章。不管是给用户提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是做能源经纪人、车能一体化服务,最终都是想改变传统能源管理模式,让用户多赚钱、让产业更有价值,慢慢搭建一个能落地、能赚钱、能复制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而他们做的虚拟电厂业务,正是把之前说的“聚合调度”落到实处——比如接入的500MW分布式电源,相当于给电网添了一座“灵活可调的虚拟电站”,电网缺电时能补,电多了能存。

说起原力能源在苏州的进展,陈健透露:“现在我们已经和苏州高新区合作,一起建苏高新虚拟电厂,还跟高新区的国企合开了合资公司。目前管理平台已经建好,500MW的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负荷也都接入管理了。”不只是苏州,原力能源还在上海、广东、安徽、四川等地布局,靠虚拟电厂的协调能力,帮很多企业优化用电——比如让制造企业在用电高峰时调整生产线,既不用担心被限电影响生产,还能省电费,同时还能帮企业降碳、多用绿色电。到现在,原力能源已经整合了超5GW的新能源资产,服务的用户也突破了10000家。“我们一直盯着用户接入和服务这个核心,全国能做到这么精准的企业,真没几家。”陈健补充道。

针对苏州的新能源发展,张继彪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苏州既是江苏经济的“领头羊”,用电需求也特别大。在国家“双碳”目标下,苏州的新能源装机量一直在涨,但问题也来了:光伏白天发电多、晚上没发电,这种绿色能源的“波动性”怎么消化?电网高峰和低谷的用电差距怎么平衡?这些都是苏州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虚拟电厂正好能破这个局——它就像“能源缓冲器”,能平抑绿色能源的波动,让电力供应更稳。而且,虚拟电厂的智慧能源管理模式,跟苏州实体企业想提质增效、绿色升级的需求完全契合。“联盟肯定会尽全力推这项技术在苏州落地、长大。”张继彪说,“我们希望未来,虚拟电厂能像苏州的水网、路网一样,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支撑企业繁荣的‘智慧能源网’。等千万个分散的能源单元能统一调度、互相配合,苏州肯定能在能源革命里抢占先机,给全国做个‘用数字智慧帮实体企业发展’的好榜样。”

业内专家也认为,虚拟电厂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更是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不少政策支持,比如《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里就明确,鼓励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长三角本身就是经济和能源转型的前沿,而苏州有大量需要调负荷的工业企业、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还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完全有潜力成为“虚拟电厂赋能实体经济”的全国标杆。

【责编 李媛】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