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师恩如月照征程 教诲如炬逐梦行

——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孙超平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4-08-14 08:51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薰化路牌坊大门,宛如时间的守护者,不舍四季地记录着岁月的更替。经济学授课老师孙超平激情澎湃地掀开了“经济增长”这一画卷的序幕。他以诗意的语言,勾勒了驱动经济增长的四大基石——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要素禀赋的多寡、技术创新的光芒,以及制度环境的优化。为了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触摸到宏观经济皇冠上的明珠,他组队赴全国镇域经济百强镇——新杭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jpg

智启村镇,心绘经济。谈及调研地之选,老师阐释道:“新杭镇,镶嵌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位处长三角区域地理中心,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饶的资源禀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再加上先进的思想观念、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得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的理想样本。在新杭,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资源禀赋变化的轨迹,感受劳动力质量提升的脉动,聆听技术创新浪潮的澎湃之音,更在制度创新的步步为赢间,洞察经济增长背后的无形推手。”因为我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作业分享也赢得了老师的肯定,于是有幸成为“新征程·再启航”团队一员。

晴雨相伴,践梦远航。出征的序曲悠扬响起,我们团队在校区牌坊大门前定格了这一瞬间。镜头捕捉的,是团队精神的熠熠生辉,是师生间的和谐默契,以及我们对即将踏上实践征途的憧憬期待。团队名称“新征程·再启航”,既是实践目的地“新杭”的藏头纳尾,也是对新杭勇立潮头开拓向未来的美好祝愿,更象征着我们莘莘学子在求知求智道路上步不停步的自我超越。

从出征首日大雨滂沱时的暖心鼓励,到烈日炎炎下的陪伴调研,再到夜深人静时的精心改稿……老师既是引领我们穿越实践征途的专职司机,又是启智润心指引方向的人生导师。他鼓励我们用文章和视频作为沟通的桥梁,将团队的汗水与智慧、实践的感悟与收获,化作一行行深情的文字,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回馈为我们搭建平台的新杭镇、为我们提供实践机会的宣城市。同时,老师还遴选佳作推荐发表,让我们的声音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回响,让实践的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得以传播。

图片2.jpg

精心构思,悉心指点。老师悉心指导我们如何深入思考、如何创新表达、如何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金鸡笼村的烟雨茶山之行,我们不仅领略了生态与经济美美与共,更在偶遇的“良人”身上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归途之中,老师建议将这份美好融入茶山的烟雨之中,用文字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成文后,老师以细腻如丝的笔触,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润色与修改,推荐发表于《安徽财经网》。谈及范仲淹精神在新杭的薪火相传时,老师引导我们聚焦“最美新杭人”的群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沈氏兄弟、淳朴率真的箭穿大婶、拾金不昧的司机小哥、亲历防汛一线的乡镇干部……他鼓励我们向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平凡人学习,通过记录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来诠释范仲淹精神的当代意义。在他的引领下,我们的作品陆续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安徽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在探访长广煤矿旧址时,老师再次展现出他的政治素养和学术视野,匠心独运地将总书记下矿的历史时刻与“两山理念”巧妙融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视角。虽然这一主题难以驾驭,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人民至上、绿色发展、砥砺奋进”着手,既展现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又寄予对绿色发展的憧憬与向往。

图片3.jpg

自入伏以来,老师与我们并肩同行,共度晨昏。围坐餐桌旁,老师教诲我们以理辨是非,以情悟世态,以智探万物;于箭穿村古朴之地,老师勉励我们学习岳飞久久为功的箭穿精神,如矢在弦、心无旁骛地追求知识与真理;在太极洞两山理念转化示范区,我们不仅步旱洞之幽深,泛水洞之碧波,更在老师的悉心引领下,于风雨兼程中践行砥砺奋进之真谛。

图片4.jpg

校内校外,联袂指导。老师深知,唯有当地贤达方能深谙本土历史的每一寸肌理与那份源自血脉的共鸣与传承。因此,他盛情邀请范仲淹精神传承人沈德斌先生作为校外实践导师。驻足长广煤矿旧址,老师们为我们开启了一场心灵的朝圣:长广煤炭曾如生命之血,滋养这片热土,催生繁荣;然资源终有尽时,煤矿沉寂,留下历史的痕迹。十年间,新杭镇战略转型,永茂泰等企业如新星闪耀,多业并举格局初现,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的华丽转身,生动诠释了新杭面向“两山理念”再启航的转型实践。

图片5.jpg

实践映辉,心灯长明。顶着炎炎烈日,冒着潇潇雨水,深入村野山林,穿梭古巷长廊,参观遗址展馆……为期近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走访活动圆满落幕,我们踏上了归乡的旅程。老师在我们返程后的每一步都悉心相伴,继续以他独有的洞察力与源源不断的灵感,为我们的总结提炼架桥铺路。通过激发团队成员内心深处的情感源泉与巧妙引导,团队宜兴籍同学以与家人分享暑期社会实践的视角,论及了家乡发展与毗邻的新杭互促互鉴;在团队全家福的构思与创作中,老师引领我们从优秀案例中汲取灵感,结合团队的自身特征共同绘制出“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全家福,以此记录共同奋斗的足迹。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以期平天下。老师还引导我们总结提炼新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物理—事理—人理”,拓展写作视角,提升思想境界。

在撰写2024年大学生“看宣城”社会实践活动资政报告过程中,老师精兵简政,搭建框架,部署任务,字斟句酌。资政报告建议新杭镇把“旅游兴镇”战略上升为“文旅兴镇”战略,并建议新杭镇把“争先江淮”的发展愿景调整为“率先江淮”。报告获新杭镇团委和广德团市委两级推荐,申报2024“看宣城”优秀资政报告。

孙老师身体力行,巧妙地将课内授课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佳作分享惠及更多受众。于我们团队而言,老师是一位责任心与进取心并重的师长,他的温暖不仅洒满了经济学课堂,更在社会实践及后续总结中,化作缕缕细风,拂过我们的心田。

图片6.jpg

牌坊映古,师恩照今。校区薰化路牌坊大门前,古韵悠悠,我们曾在此立下出征的誓言,如今归来,心绪万千。门前风过,携皖南古韵与自然清新,轻抚面庞,恰似往昔老师的教诲,既深邃启迪又温情脉脉。沉浸于这方融合了古韵与自然的地标前,老师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愈发鲜明。他既如溪流般灵动,激发我们求智的活力,又似明月般皎洁,照亮我们求知的道路。回望那段与知识共舞、与恩师同行的日子,我们心中不禁涌动着对知识的珍视与对师长的感念。老师的教育宏愿,恰如我们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地标“状元坊”的寓意——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这一地标,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我们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文/ 纪韵茹;图/ 王伸琰 余刘琅;指导教师/ 方留)

【责编 丁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