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垄上视界 > 正文

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 在传承与创新中唱“大”戏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2025-02-21 10:47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湖北讯 (融媒体记者 柯锋 通讯员 邹新生)连日来,为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传承发展,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又在谋划学校新学期“戏曲进校园”活动。

‌阳新采茶戏‌是流行于鄂东南一个具有浓郁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勇担“让山茶花怒放”的时代使命,让阳新采茶戏一路凭借精湛演技深受百姓喜爱,斩获国家级与省级诸多奖项,迎来采茶戏“高光时刻”。

传承采茶戏:人才兴戏

阳新采茶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阳新采茶戏曾经一度陷入了低谷。2008年,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阳新县采茶戏迎来新的传承机遇。

阳新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采茶戏的传承,将阳新县采茶戏剧团更名为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并且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国家一级演员费丽君担任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主任。

费丽君,14岁就钟情于阳新采茶戏。一路唱来,采茶戏融入她的血脉里。她是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第八届牡丹花奖获得者、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国际文化大使”。

戏曲传承需要人才。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主任费丽君上任就遇上了缺少人才的窘境。摆在在她面前的是:采茶演员多为临时人事代理编制,薪资微薄,待遇欠佳,致使精心培育出的不少“台柱子”一遇良机便“另攀高枝”,人才流失严重。

如何改变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局面?费丽君不辞辛劳跑领导、找经费、争政策、挑苗子。解决36个编制的喜讯传入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全单位上下迎来了采茶戏传承的春天。演员队伍得以稳固。并且所有人员签署了“人走编不走”的责任状,彻底杜绝了人才外流。

2017 年,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从 4000 余名在校学生中层层筛选出 30 多位“00 后”,这些“新苗”在黄冈历经 5 年定向委培,已回归传承中心,扛起了“接力棒”。

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自此迈入“传承有序,新人辈出”的良好态势。这批小演员不负众望,在 2023 年全国第 27 届少儿戏曲汇演比赛中,17 岁的李宗晋、石莉和 19 岁的明正文脱颖而出。小演员们舞台上端庄靓丽,大气沉稳,特别是女主演那莺声初啼的“糯米腔”和“迷魂调”,配上特色的方言,抑扬顿挫尽掌其中,赢得满场赞誉。

创新采茶戏:贴近民众

“小村一台戏,大村戏几台,褪去泥巴装,开口唱起来”,阳新采茶戏是百万阳新人民骨血中的乡音。其唱腔音乐由正腔、彩腔、击乐构成,采用方言演唱,伴有人声帮腔。十数年来,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始终坚守“源于民,用于民”的排戏原则,相继推出《龙港秋夜》《富川霜叶红》《五女拜寿》《载梦的小船》等大中型剧目以及《九瓣莲》《腊梅树下》《母女会》《杨家喜事》等现代小戏,每部作品都贴近生活,雅俗共赏。

2024 年 3 月以来,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学为更好地助力阳新仙岛湖的旅游开发,实现文化与旅游的高品质融合,精心编排了大型古装神话采茶戏《仙岛湖之恋》,7 月成功首演。该剧以其“人文景观美、戏剧呈现美、演员阵容美”及故事“真善美”的特质,被观众赞为“中国版的罗米欧与朱丽叶”。

多年来,阳新县采茶传承中心坚持“送戏下乡”,充分发挥“文化流动车”和“流动舞台车”的作用,每年深入街头村巷演出不少于 170 场,将采茶戏深深“种”在百姓心间,深受全县人民的青睐与拥护。“我们老年人不爱出远门,最多在电视上看看戏解闷。如今阳新采茶戏的舞台就在家门口,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如此精彩的地方戏,真是晚年有福气!”三溪镇横山村 86 岁的邹治松老人如此说道。

除了“逢节必下乡,遇喜必赴约”的惠民义演,传承中心作为“荆楚红色文化轻骑兵阳新采茶戏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方向,全力配合阳新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工作,不仅在每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挑大梁、当主角”,还以“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文艺进军营,共续鱼水情”“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等多样形式为主题,持续推动戏曲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景点,真正让戏曲走进百姓生活,让百姓爱上戏曲。

唱响采茶戏:享誉全国 

阳新采茶戏曾因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只能排演小剧目勉强维持。费丽君担任阳新县采茶戏传承中心主任后,大力推进改革,积极创新排演大戏,将阳新采茶戏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既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要为阳新守住这块金牌,为国家唱响这块金牌”,费丽君,言出必行!

2016 年《采茶女》亮相北京延庆第六届、第九届“端午文化节非遗展演”;

2018 年 7 月,《龙港秋夜》代表湖北省参加由中宣传部和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同年 10 月,《龙》剧代表湖北省参加“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

2019 年《龙》剧获评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小戏《母女会》赴江苏省参加 2019 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湖北省折子戏专场展演;同年 11 月,《腊米树下》赴江苏张家港参加“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比赛”,荣获“优秀剧目、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三项大奖;

2020 年 10 月,阳新采茶戏受邀参加深圳市第三届非遗周巡演活动;

2021 年 1 月,参加江西“茶香中国第二届全国采茶戏艺术节”会演;2022 年 5 月参加“中国宜兴梁祝文化艺术节”会演,荣获“红梅花”称号;

2023 年,阳新采茶戏演员李宗晋的《雁翎甲-时迁盗甲》荣获第 27 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

2024 年 10 月,阳新采茶戏代表湖北省参加江西抚州“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

阳新采茶戏在唱腔、演唱方法、表演等,结合阳新采茶戏的音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较好地表现剧中人物的要求,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气息、真实的情感表达、非凡的艺术感染力,每一次走出阳新进行展演,都为观众和专家带来了一场可听、可视、可忆的饕餮戏曲大餐,赢来阵阵掌声。

阳新采茶戏,这朵正在怒放的山茶花,未来更可期!

【责编 李媛】

湖北省阳新三中元旦盛典精彩纷呈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湖北阳新:“一条鱼”游出14亿大产业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

不畏困难 她用柔肩撑起一个家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