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半月刊网湖北讯(融媒体记者 柯锋)龚家山堡嘴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下畈村洞下村,村村相邻,阡陌交错。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潮坑完全小学就深藏在三面环山的潮坑村。
潮坑村山清水秀,村前有一处小溪常年泉水不歇,小鱼小虾成群。小溪的上游有一座古泉眼:竹篙泉。相传喝了此泉的考生,都能中举人。
潮坑村有一栋保存完好、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古建筑:余氏祠堂。1932年8月14日,中国共产党鄂东南道委在余家祠堂召开了中共鄂东南第一次党代会。余氏宗祠现被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立在余氏祠堂的潮坑完全小学,是一所充满文学气息与红色基因的育人场所。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学校一直肩负着培养下一代英才的重任。
多姿多彩的校园
历史的车轮驶进2022年8月份,潮坑完全小学开启了新的征程。新一届校委会成员带领学校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体教融合是潮坑完全小学的特色育人之路。新一届校委会领导舍得投入,争取每一次机会,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见识外面的世界。
从村到镇,从镇到县……从小小的训练场到标准的比赛场馆,潮坑完全小学一群热爱篮球的孩子,在老师们的“陪练”下,越来越勇敢和自信,奋力追逐着自己的运动目标。队员们一路斩获镇、县等地多项荣誉,他们始终向着光、追逐光,并渴望成为光。
近些年来,随着体教融合理念的不断深化,学校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出发,开展各类社团活动,让校园多姿多彩——
手工小制作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在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在解决制作技巧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跳绳、乒乓球、踢毽子等社团的孩子们尽情地释放自我,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一撇一捺有世界,一笔一画写人生。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学生书写姿势,使学生具备熟练的书写技能,全面提高书写水平,真正达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的目的,书法社团的孩子们练习书法“劲头十足”。
愈加美好的校园
随着适龄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逐渐离开村庄,乡村学校生源日益萎缩。潮坑完全小学也同样面临着全国乡村学校同样的“窘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乡村学校在变“弱”。如何让小学校变“强”?校长余显干颇费了心思。
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让老师办公有舒适的场所。一改以前许多教师挤在一起办公,重新添置了办公设备,按照各个学科进行集中备课。如今,该校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实现了“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资料、统一教学模式。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也是锤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质量的磨刀石。潮坑完全小学教师办公条件的改善,极好地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了教研和备课效率,更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多方争取各界支持,每个教室安装空调,让学生上课舒心。在炎热的夏季,教室里没有空调,学生们很容易出现疲劳、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无法集中精力听讲。而安装空调后,能够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有利于学生精神集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潮坑完全小学校委会主要领导,多方联动,四处寻求援助,动员爱心个人和企业主伸出援手,对所有教室安装了空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新鲜、宜人的学习环境。
校园餐厅引进科学饮食理念,推行学生营养餐;六一儿童节,举行庆祝活动,组织家长视导学校……一件件一宗宗的实事在推进,潮坑完全小学变得越来越“美好”。
激情四射的校园
优良的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它需要优良的师德师风来孕育和催化。
潮坑完全小学大会小会,都把师德师风教育摆在重要议题上,激励广大教师淡泊名利,扎根三尺讲坛,潜心教书育人;通过多种途径彰显教师的存在感、获得感、使命感,让教师们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内在需要,内化为德行自觉,达到一言一行皆是教育的境界。
潮坑完全小学的老师们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姿态。每一位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有着严格的要求,力争把每堂课都上 “满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得。
如今,该校的老师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哪堂课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很懊恼,课后会深刻反思自己;若上好了会发自内心地高兴,课后拉着其他老师交流心得。
潮坑完全小学管理者做到以情管人,关心每一位教师及家庭的冷暖,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还经常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教师的日常融为一体,经常性的谈心、了解状况;创设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改善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环境。
初心不改,奋斗不止。新的征程新的目标,潮坑完全小学老师们潜心教学,积极锤炼,夯实业务能力,为升起每一位学子心中的希望而努力前行。
【责编 李媛】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1-02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