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释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01-04 16:29 作者:郑长铃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2020年,郑长铃参加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活动

后疫情”时期,经济全球化受到重创,国际交流合作遭遇瓶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这样日趋复杂的新形势下,我国正在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内在深层动力,其内涵、地位与作用也待重新审视和调整。

顶层设计中对文化的阐释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硬道理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到今天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发展的内涵一直在不断调整、更新。将发展和“高质量”挂钩,是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判断,就是要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时关注发展的质量、关注发展的内动力——文化的成长和协调。这种发展观可以用“软”和“硬”两个字来概括,即软实力和硬实力,强调全面发展;而深思熟虑之后,其中更重要的是着眼长远、兼顾多位、立基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硬实力的进步是举世瞩目的;软实力虽然还有短板要补,但也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下,则更进一步将“软”作为“硬”的前提来思考、谋划,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是大文化观照下的创新性发展理念。

软实力在“高质量发展”布局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应如何发展之?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部分,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正式将文化上升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之根本的位置;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沉、最广泛、最基础的自信,也是道路、制度、理论自信的基础,同时更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时就已经注意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文化是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他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中深入阐释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应该深入挖掘闽东地区的文化,摆正思想观念,振奋精神,建立对闽东文化的自信。后来,他将这种思考扩展了,考虑到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延续,他指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对于文化的思考,在其之后的治国理政过程中不断深入。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对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基础根本,是根与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化对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认识,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文化复兴成为发展主题的深层内涵和变奏、复调,在硬实力高速发展的同时,软实力发展问题激发出层层波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讲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而文化的繁荣发展,却是以对自身文化的清晰了解为基础和前提的。只有在自识的基础上,才能树立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而达到对文化的自珍与自爱,确立文化自信。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体来说,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不知我中华,何谈爱我中华乃至建设中华。追寻民族文化的根魂,了解自己文化的历史、内涵、特点与价值是十分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路径上的指导,指出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文艺创作与生产生活。

十九大以后,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又发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上讲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第一次用三个“最”来强调文化的力量。同时还指出:“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将个人的文化修养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高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文化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十七大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越要加强文化建设,为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对“文化”的再思考

回顾十七大以来的文化政策,就目前而言,中央关于“文化”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切中我国当代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肯綮。但略带遗憾的是,这个设计在实践层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扁平化、形式化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措施,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解读政策层面的文化,需要已经“文化”了的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需要文化发展起来。貌似这是一个猫咬尾巴的问题,因果相循,难以解决。以此,需要我们寻找合适的角度破题契入,慢慢收获。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所称的文化,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即大文化(暂且习用这样表述),是“作为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总汇”;另一种则是小文化,指的是文艺创作等具体的文化事象。比如,国家提出民族文化振兴,树立文化自信,这里的“文化”无疑指的是大文化,是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而当我们说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时候,这里的“文化”又指的是艺术创作、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时甚至更偏重于艺术文化,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的表述并列,身处“五位一体”之一位,与艺文传统相关。

2019年,郑长铃再次带队参加自己策划的第五届两岸大学生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活动

这样的差异,在工作中往往造成概念的混淆。由于对文化内涵意义的认识不足,对大文化、小文化的混淆,对文化概念的滥用屡见不鲜,导致错误地把“艺术文化”的“文化”当成了“文化自信”的“文化”,片面地理解了作为“五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文化”,最终将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基础的文化狭义化、形式化。如此,不难想见,在宏观文化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民族文化复兴”变成了“民族文化产业复兴”,变成了“文化产品”“文艺作品”“旅游产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弘扬成了“工程项目”的保护和弘扬……高大上的顶层设计就这样出现了由大变小,渐渐走形!另外,即便是在小文化艺术范畴中,也存在大量的文艺作品、文艺方式过分追求华丽的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本质,致使“形”“神”分离,缺乏感染力,难以化人,难以形成真实的文化力量。如此舍本逐末、如此形神不合,何谈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落实,何谈十九大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前的现实是,作为文化推行者的文化工作者本身尚未厘清“文化”的概念、范畴,则推行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如何理解“民族文化复兴”所复兴的是什么文化,是如何复兴的第一步。只有当大多数民众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了作为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总和的文化是民族进步的根本力量,才能理解文化复兴,才能共同朝向、构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解之后,首要的则是面向时代,构建传承有序的、充满活力的、无限发展的崭新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引领当代一切文明创造实践。不认识文化的本质基于价值观的建立,不认识文化的发展依赖价值观的引领,再多的努力、再卖力的“活动”,也只能浮于表面,没有真实效果——说白了,只不过是用宏大声势掩盖内在的贫乏。基于此,我们说:必须重新认识文化,尽管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同时,我们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发展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将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但是,这“五位”之间是何关系,似乎并不明晰。由于“文化”概念的混乱,在实际工作中,文化建设往往只着力于文化和旅游之“艺术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相关文化产业,无形中矮化了文化属性,弱化了文化引领地位。将文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同一个层级,漠视其作为超然于“五位一体”的更高维度的实际,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命题作为纯然的口号喊一喊即束之高阁,根本不可能做到以文化反观自照、以文化引领本领域的实践;不把作为价值体系所指导的行为方式的集汇(反之也循环丰富着价值体系建构)的文化作为着力点和发展目标,自然不可能形成文化自信状态下的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从具体的文化事象来讲,我们可以把“五位一体”作为现阶段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可以理解为我国价值观的重大变化;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或物质领域的发展,而且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多领域的协调、统一、均衡发展。文化作为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总集,统领着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故而“五位一体”中的“文化”显然是小文化,所以我们要有一种跳出“文化”谈“文化”的视角,以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经济建设不仅要有数量,同时也要有质量,否则当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拜金主义和道德滑坡的现象,会出现大量有钱无德的“暴发户”;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中国自古以来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今天倡导“以人民为中心”,其实在古代中国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再创造”,进而在当下体现出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我们从古至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中也随处得以体现,如历代对个人道德的修养、家庭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对自然资源的爱惜与尊重,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因此,我们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凝聚的,我们要把握住文化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让文化真正成为基础,释放文化的力量,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十四五”发展目标,乃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释放文化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欲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寻根铸魂,还要强化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站在大文化观的角度思考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清晰地把握住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要复兴,文化是根本、是灵魂。文化作为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系统化整合,虽处于“五位一体”之中,却高于并统领“五位”,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在中华民族独特价值体系观照下进行的。我们今天谈到的“五位一体”建设乃至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文化这个最根本的“灵魂”。而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时间来文而化之,用价值观去指导、改变民众的行为方式。今天我们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形成的,我们应该选择适合于当代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需要的内容,辩证融合,去强化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另外,由于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之后去释放文化的力量,使其助推高质量发展。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大致上立足于我们的文化部门所管辖的部分内容,比如艺术创作、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但是从十九大报告来看,“文化”的范畴远大于此,它包括了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理想信念、中华文化的立场方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十九大报告还针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笔者结合其中部分措施和要求,抛砖引玉。

首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前文中也有提到,因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故在顶层设计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梗阻”或偏离。笔者认为可以成立促进全民文化教育领导的专门机构,一方面可以改变相关部委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现状,改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顶层设计的执行环节掌舵。同时,这样一所专门的机构也可以引导有些人逐渐摆脱唯“西方思维”的工作理念和“伪西学”的负面影响,用中国的文化传统解决中国的问题。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全民素质、道德、文化素养紧密相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存在于生活点滴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全面开展全民文化教育宣讲。一方面,充分调动新媒体等新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面对不同受众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方式对政府官员、文教系统、家庭社区进行宣传。年初的新冠疫情为例,在农村地区,拉横幅、大喇叭广播比较管用,而对年轻受众,用漫画、趣味短视频等方式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则更为有效。让全民重识文化,以提升全民素质、公民道德水平,进而修复、弘扬传统美德,切实培育中国精神,为民族复兴打好全民基础。宣讲要宏观整体规划、试点先行、分区落实,尤其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基于十九大报告精神中“文化”内涵的培训或宣讲,让其重新认识文化的内涵,理清概念上的误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为确立文化自信、推动民族复兴,打下统一认识的工作基础。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应该从光明面出发,充分调动全民的凝聚力。对内,积极反思、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稳健走好复兴之路的每一步;对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进过程中,为世界提供发展力量、成功经验、解困方案的借鉴。无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一带一路” 伟大构想的实施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需要我们重新释放文化的力量,去增强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并且在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促进互相的尊重与认同。

【 人物简介 】

郑长铃,福建宁德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聘为第一届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为全国政协第五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全国文化智库联盟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专家。目前主要负责文化艺术新型智库建设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曾从事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著有《大乐天心续编》等,曾发表文论百余篇,主编论文集、丛书、集成近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