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竹溪河畔,一场穿越时空的大戏正在上演,游客们不仅是观众,更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开机!”8月15日晚8时,随着一声指令,竹溪县武陵不夜城光影街在电影《光影传奇》开机仪式中正式启幕。七彩烟雾腾空而起,复古火车鸣笛喷汽,30组特效瞬间点亮夜空,近千万游客在开街之后感受到了竹溪的文旅创意,众多游客沉浸于民国风情的电影实景中。
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戏曲文旅街区,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自亮相以来便引爆关注。它延续了一期“一条街带活一座城”的聚变效应,通过深度融合竹溪地域文化,打造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11月5日晚,#优质主播行奋进荆楚上善十堰#近距离走近竹溪县武陵不夜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主播化身热血青年,参演抗日烽火情景剧,现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欢快的民国风舞蹈、精彩的杂技、游客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纷纷参与电影场景的演绎。随后,“十里洋场”“上海枭雄”“抗日烽火”“热血街头”等场景一一呈现,让人仿佛置身于以身报国、热血沸腾的年代,真切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互动性的体验,持续点燃观众的热情,全场欢呼雷动,掌声经久不息。

据了解,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被称为“光影街”,以 “戏游记·一路有戏” 为核心概念,拓展戏曲元宇宙体验,包括电影街、皮影街、小戏骨游乐园、武陵夜市四大特色场景。与一期相比,二期最大的创新在于游客身份的根本转变。
二期项目特创的《光影传奇》节目演绎,为游客打造了多维度的沉浸体验。在“武陵谍影”NPC角色扮演互动中,游客通过完成任务赢取消费券,在趣味参与中深度融入街区氛围。
与此同时,河心岛的“火树银花”也是最耀眼的亮点。专业表演者挥舞炽热铁水,千度高温的铁水在空中化作漫天星火,“千米火树银花瀑布”的壮观景象照亮夜空,引得现场欢呼不断。

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为主旋律,深入挖掘竹溪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竹溪从西汉到南北朝曾称“武陵县”五百余年,被学者考证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地。这条沉睡多年的西关古街,正是借“武陵”历史IP与国家级非遗山二黄戏曲的融合重获新生。
二期项目特别注重细节设计,精心打造舞台剧情、演出台词、人物形象、道具服饰等细节,增加场景和人物的立体性。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中,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新高度。
灯光水秀剧场“西关遇见武陵”成为科技嫁接传统的典范。这片水域承载的不仅是喷泉与激光,更是一场“多维感官革命”。

水秀剧场作为国内首个沉浸式水景互动体验项目,将花式喷泉、雾森激光、全息巨幕、CG影像、多媒体数控等组合呈现一场顶级水秀。公开信息显示;其定制格栅屏长108米,最高15米,喷泉最高点可达60米以上。
当秦腔唱段与电子乐在雾森激光中碰撞,当老艺人操纵的皮影被赋予动态捕捉技术,秦巴山区的文化记忆在数字时代完成其创造性转译。
在二期项目中,VR皮影工坊、赛博茶楼、国潮妆造馆等新空间,让非遗在电竞、动漫场景中重生。游客评论说:“来竹溪不但是看美景、吃美食,连逛街就像是参演一部流动的武陵电影。”
笔者认为,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其创新的运营模式。灵活多变的演出安排,使得游客可以多次前来体验不同的剧情和互动。
据地方媒体报道;武陵不夜城的光影街开街当晚,就吸引了来自陕西、重庆、湖北等地的15万余名游客前来参与。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竹溪县更是在8天内吸引了106万名游客。数据背后,是武陵不夜城对竹溪县域经济的全面拉动。数据显示2024年竹溪旅游收入突破70亿元,同比增长167.41%。

这条街如同嵌入秦巴山区的能量芯片,激活了沉睡的生态资源。
竹溪县文旅局局长喻泉源表示:“我们将根据游客集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复盘并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我们将全力塑造‘小城有戏·慢养竹溪’文旅IP,通过场景再造、业态创新,构建起全时段、全龄段、全业态的旅游体验体系。”
创新铸就成果,竹溪县已入选“2025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和文化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从历史复刻到未来预演,武陵不夜城二期项目已成为竹溪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这条街区犹如秦巴深山升起的光,它带来的不止是惊喜与震撼,更是这座城市重塑文化的匠心凝聚。
【责编 李媛】
新华网2023-04-18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11-06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