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人生 > 正文

墨凝霜雪·魂铸山河——记著名画家杨玉民先生

2025-08-13 11:32

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宏大叙事中,杨玉民先生以其独特的"霜雪水墨"风格,不仅延续了传统文脉,更以雄浑苍茫的北国气象和深邃的精神内核,开创了一条崭新的艺术道路。他既是一位扎根黑土地的"石油人",又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穿行的艺术探索者;既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又是挑战世界纪录的先锋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恰如他笔下的风雪世界——既有凛冽的锋芒,又有温润的底蕴,最终凝练成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史诗。

2008年5月大型连环画作品

《铁人王进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已载入《世界美术教育史》”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观杨玉民先生之作,但见霜雪精神充盈尺素,浩然之气弥漫丹青。杨玉民先生的创作始终带着一种工业文明的厚重感与自然风雪的灵动性的奇妙融合。他的代表作《风霜雪域》被载入中国国家画院教学文献,画面中霜雪非止自然之物象,实乃艺术家精神之外化。卢禹舜先生门下得真传,却不囿于师法,自创霜雪水墨一格,将北国荒寒转化为艺术之壮美,此所谓"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者也。

汇聚群英,艺结天下第一届全球艺术家精品联展

“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奖”第一名获奖者

中国霜雪水墨山水画《神州万象》作品藏于人民大会堂。

作为中国霜雪水墨画、霜雪彩墨画的非遗传承人,杨玉民先生并未止步于技法的沿袭,而是以大胆的创新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细观其《风雪鹤鸣图》,鹤影翩跹于风雪之中,墨色淋漓间自有一股不屈生命力。"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此作不惟技艺精湛,更见艺术家对生命韧性的礼赞。至若《腾飞中國》之作,则融霜雪精神于时代主题,传统笔墨与现代构图相得益彰,创造了"釉上星彩"之世界纪录,岂非"笔墨当随时代"之明证?

中国霜雪彩墨山水画作品

《气吞山河美.云漫叠峰间》藏于钓鱼台

杨玉民先生的艺术不仅关乎美学,更关乎精神。他的连环画《铁人王进喜》被载入《世界美术教育史》,以豪迈的笔触刻画了新中国工业建设者的英雄形象。在这组作品中,他运用霜雪水墨的苍劲语言,将王进喜在冰天雪地中奋战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使"铁人精神"在艺术层面得到升华。这种"工业题材+传统水墨"的创作模式,打破了文人画"不食人间烟火"的局限,让水墨艺术真正走进时代、走进人民。他的另一幅巨作

书法作品被《和谐世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发展组织DEⅤNET收藏

《腾飞中國》,则以象征性手法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画面中,巨龙般的雪山蜿蜒盘旋,云气升腾,既有北宋山水的雄浑格局,又有现代构成的磅礴气势。霜雪画法列入非遗,书画润格居高不下,皆非虚誉。然其可贵处,在于"艺与道合"。身为多所名校教授,未尝以技炫人;享受国家津贴,仍潜心创作。此乃"大匠不示人以璞"之真君子也。

69㎝x29 中国画《北国之春》2019年收藏於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

其霜雪彩墨,尤为绝艺。传统水墨多以留白示雪,杨玉民先生却创霜雪皴法,以积墨现雪之厚重,以飞白显雪之轻盈,雪景遂有质感、有温度、有生命。读其画,如闻"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北国风雪之壮美,尽收眼底。今杨玉民先生执教中国人民大学霜雪画高研班,

论语—子罕,载入韩国《论语碑林造成书画大展》

作品刻制成碑贴,展藏于韩国碑林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传道授业,桃李满门。昔日"鲁壁藏书"传文化血脉,今有杨门授艺续丹青薪火。其艺术已自成体系——以霜雪为形,以中华文化为魂,以北国精神为骨,开创当代山水新境。"雪霜茂茂,蕾蕾于冬",杨氏艺术正如寒冬中蓄势待发的生命,静默中蕴含磅礴力量。这位从黑土地走出的艺术家,正以其独特的霜雪美学,在当代中国画坛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范迪安   2025年05月30日


笔墨凝万象文化传千秋——记著名书法家杨玉民先生

中国霜雪水墨山水画作品《风霜雪域》97cmX180cm

载入中国国家画院教学文献

馆藏于中国国家院美术馆

从艺术传承的文化脉络观之,古人那种格物致知、澄心涤虑的治艺态度,在当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更显珍贵。今之习艺者常陷于两种困境:或标新立异,沉湎于视觉冲击的表象营造;或食古不化,困囿于技法程式的机械摹写。其症结所在,终究是缺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而观当代书法名家杨玉民先生,其作品却是真正延续了传统文人的精神气韵。在笔墨实践上双轨并进,一手深耕碑帖经典的笔墨技法,在翰墨碑帖间探赜钩玄;一手则叩问士大夫精神的内核,于诗书礼乐中涵养性情。如此外修于技,内蕴于道,只为能复现出传统翰墨中那“清刚雅正”的至古基调。

69㎝x69㎝ 中国霜雪水墨山水画《雪域屏风》馆藏青州历史博物馆

杨玉民先生对中华十二生肖的象形书法探索尤为值得关注。他巧妙利用汉字结构与动物形态的关联,如“龙”字取篆书蜿蜒之势,尾部化为龙尾;“虎”字借草书奔腾之态,暗藏虎首威仪。许慎《说文》云:"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先生融甲骨之象、篆籀之韵、草行之势,使"字中有画,画中藏字"‌,诚现代"六书"之创变也。昔张旭观公孙舞剑器而得笔法,今先生取生肖形态入书,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种创作既保留了书法的可读性,又赋予文字以图像叙事功能,使古老的生肖文化通过视觉化表达焕发新趣。其作品不仅是艺术创新,更成为大众理解汉字象形本源的桥梁。

144㎝x144㎝ 中国霜雪彩墨山水画《 瑞  雪 》馆藏中国国家书画院

在纪念铁人王进喜百年诞辰的《铁人精神永不褪色》中,笔力千钧,墨沈淋漓。观其"铁"字如钻塔擎天,"人"字似井架矗立,真所谓"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作品以颜体为基,融入魏碑的雄浑,线条如钻井般铿锵有力,“永不褪色”四字的飞白处理更似岁月磨砺下的精神烙印。这种将红色文化与书法艺术结合的实践,赋予传统艺术以当代主题性创作的社会意义。

获世界基尼斯纪录作品编号:(0250)收藏奥运会水立方馆

杨玉民先生的书法艺术,既"与古为徒",复"与古为新"。其书作价逾万金而犹谦逊,名播海内外而愈精进,正所谓"大匠不示人以璞"。若问当代书法何以继往开来,观先生之道,可知"通变"二字,乃艺术长青之秘要也。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其生肖象形书法的探索,为传统文化IP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创造性样本。未来,随着更多跨界合作的展开,这种根植于中国美学、回应时代命题的书法实践,或将开辟更丰富的艺术可能。

获世界基尼斯纪录作品编号:(0251)《腾飞中国》

收藏奥运会水立方馆

孙晓云   2025年06月01日


【责编 李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