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版图上,有一位集诗、书、文、教于一身的大家,他以 “食古而化,集众妍归我” 的书法风骨,以 “足以流芳百世” 的诗文才情,以 “借古开今” 的教育创新,在诗坛书界树起一座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丰碑。他就是被媒体誉为 “书坛诗界巨擘,当代文化名人”“竹林新贤士,江南真才子” 的江海清。从闽南沃土走出的他,不仅收获了安徒生(国际)艺术奖银奖等国际殊荣,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院等权威机构多次表彰,其作品在收藏界享有 “得其一纸书,胜过一间屋” 的盛誉。近日,我们走近这位 “人民心中的大师”,探寻他笔墨人生背后的文化坚守与时代担当。
闽南文脉育初心:从同安少年到文化大家
江海清的文化基因,深植于闽南大地的沃土之中。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出生于厦门同安的他,自幼便浸润在这片兼具山海之气与人文底蕴的土地上。同安作为千年古县,文风鼎盛,朱熹曾在此讲学,留下 “紫阳过化” 的文化印记,这样的文化环境为他埋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代表作《谋策》片断
“闽南人的‘爱拼会赢’里,藏着对文化的执着。” 江海清回忆起少年时光,笔墨纸砚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家乡的古厝门楣、碑刻楹联,都是我的启蒙老师。” 这份自幼的熏陶,让他在书法与诗文的世界里打下了坚实根基,也为后来的艺术成就埋下了伏笔。从早年与高中班主任李逸老师合作编纂《同安交通志》(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3 年出版),到如今成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三重会员,闽南文脉始终是他艺术之路的精神底色。
代表作《谋策》片断
书法破壁开新境:“食古而化” 成一脉,笔墨藏珍动收藏
“书法不是简单的‘临碑摹帖’,而是要在传统中找到自己的呼吸。” 谈及书法艺术,江海清的目光里满是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笃定。他的书法兼善毛笔与硬笔,以 “清逸超群、自然妍美、飘逸洒脱、雅俗共赏” 著称,更因 “食古而化,集众妍归我,自成一脉” 的独特风格,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CCTV、中国书画报等数十家国家级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成为当代书坛不可忽视的标杆人物。
代表作《谋策》片断
这份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专业认可上,更在收藏界引发热潮。他的中英文书法《性相近,习相远(Men Are Similar by Nature)》在 2025 年 6 月英国罗素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出约 44 万元人民币;《思已邪,何来善美之作》《远志不局近舍》等作品分别在保利(厦门)、亚轩(东南亚)等顶级拍卖行斩获 23 万、22.1 万元佳绩,印证了收藏界 “得其一纸书,胜过一间屋;拥其一幅字,胜藏百家万幅” 的赞誉。孔子美术馆长江继良评价道:“江海清的书法作品,有汇入书法文史长河为源流的资粮,自作诗文自写翰墨的代表作品,传以春秋,可作当代书家笔墨照汗青的证据!”
代表作《谋策》片断
育人革新传薪火:24 课时破千年习字难题,书法教育开 “高铁通道”
在艺术创作之外,江海清对汉字书写教育的革新,更彰显了一位文化大家的时代担当。他独创的《银郎 24 课时汉字规范字快速练字法》,彻底改变了传统习字 “临碑摹帖、费时费力费财” 的困境,让普通人仅用 24 个课时就能写出工整好字,为汉字书写教育带来突破性、革命性贡献,并于 2019 年 4 月获得国家版权局登记认证。
“传统书法教育像‘慢火车’,我想为它开一条‘高铁通道’。” 江海清笑言。这一创新成果得到学界高度认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建明教授评价:“他为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开拓出高铁通道,借古开今,亘古未有!江海清在启发众人智慧的时候,也得享大师声誉!德艺双馨,真实不虚!” 如今,作为中央新影中学生美育视界栏目特邀评委导师、环球旅游频道《美丽中国》栏目特邀导师,他正通过多元渠道将这一练字法惠及更多人,让汉字之美走进寻常百姓家。
代表作《谋策》片断
诗文立心著华章:自文自书成经典,“励志古诗” 流芳百世
“诗为心声,书为心画”,江海清的艺术成就更在于诗与书的完美融合。他创作的古诗、古文被赞为 “足以流芳百世的当代最励志古诗”,而自文自书的《谋策》《催风帖》《乡宦铭》《书穴观语》等 4 篇文言文巨幅长卷,更被誉为 “无愧于时代的传世经典之作”。其中《谋策》一文发表于《羲之书画报》2016 年 12 月 15 日个人专版,文中 “成大事者,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谋在动先,谋定而后动” 等警句,尽显其 “广学博览,真才实学” 的底蕴。
代表作《谋策》片断
这份诗文才情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2015 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授予 “中国当代百佳诗人”,2014 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所属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 “德艺双馨诗词箴言名家” 称号。他的作品不仅登上《羲之书画报》《人民美术》《艺术家》等权威刊物,更被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学术平台收录,纳入中国科技大学中普指数,成为当代诗文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
德艺双馨载誉满:从 “时代人物” 到国际大使,文化影响力跨山海
多年来的深耕与奉献,让江海清的文化影响力跨越领域与国界。2019 年 12 月,中国文联所属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为他设立 “首批中国文化名人工作室 —— 江海清工作室”;2020 年 7 月,《书法报・书画天地》评其为 “人民心中的大师”;2022 年至 2024 年,他接连获 “礼赞百年,时代人物”“十四五国家重点文化课题研发项目卓越贡献艺术家”“时代影响力人物” 等称号。
在国际舞台上,他的成就同样耀眼:2025 年 3 月被美国华尔街卫视授予 “国际文化交流大使”,同年 6 月斩获安徒生(国际)艺术奖银奖,成为当代诗坛书坛唯一囊括中国社科院、中科院、中科协直属机构表彰,且获国际权威认可的文化大家。正如媒体所言:“他是‘竹林新贤士’,以笔墨守文脉;是‘江南真才子’,以才情映时代。”
从闽南少年到文化大家,从艺术创作到教育革新,江海清用笔墨书写初心,用诗文传递力量,用创新延续文脉。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看到了艺术家的情怀与担当。正如他在《谋策》中所写 “善大谋者,方为大才也,可降大任于斯人亦”,江海清正以自己的方式,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时代大任,让笔墨丹心在新时代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主要参展经历
保利艺术博物馆“35届时尚经典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2025年6月)
第八届中国(深圳)收藏文化月(2025年8月)
阿联酋迪拜美术馆“云沙寄月•星沙载道”迪拜之旅——国际书画展(2025年8月)
荣宝斋“月圆人寿”2025 荣宝斋全国银龄书画展(2025年10月)
2016年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李可染画院、徐悲鸿艺术委员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香港展出的"文以载道、旗帜先行"全国书画展。
北京吴东魁艺术馆,第一、二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代表作品展",首届获金奖、两届作品均被藏家、机构收藏(2016年、2017年)
厦门美术馆,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海峡杯全国书画作品展"。(2015年、2016年)
2016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并获佳作奖。
2014年、2015年全国总工会老年书画研究会等举办的两届"全国诗词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并分获银奖、金奖。
2017年呼包鄂画廊联盟举办的文化自信百位名家在线展
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看中国.人才强国》大型文献
个人诗文作品入编: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集》 、《中外当代诗歌散文精品集》
吉林文史出版社:《当代精美诗歌选》、《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诗集》
沈阳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团结出版社:《一半人生一半歌》
个人艺术履历入编:
巜中外当代艺术家大辞典》(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看中国,人才强国》第二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四川编译 中心)
《新中国美术图鉴》(四川美术出版社)
《世界美术家大辞典:中外美术家选编》书法篆刻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致敬经典:中国书画传承代表人物》(中国文联出版社)
《见证中国 70 年的时代先锋》(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中国科技协会中国 未来研究会)
《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美术出版社)
《百年翰墨,不负丹青》(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责编 李鹏】
2025-08-18
2025-08-18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