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人生 > 正文

笔墨映山河:冯麓源的时代丹青志

2025-08-04 13:40

画家冯麓源以淋漓泼洒的笔墨,直抒胸中丘壑与时代豪情。其画作笔走龙蛇,墨色酣畅,于简练奔放中见磅礴气象与细腻构思。她深植传统写意精神,却不为成法所囿,在笔飞墨舞间熔铸当代审美与深沉哲思。冯麓源的丹青志,正是以笔简意丰的大写意语言,映照天地壮阔、抒写时代风骨的慷慨长歌。

冯麓源,1985年参加天津美术学院学习,亲临书画名家霍春阳、何家英,白更延等诸位先生授课,后拜王云龙先生为师, 对传统文化和大写意画法有深入研究和热爱,创作的写意凤凰作品作多次获奖, 并被国内外多位知名人士收藏。在纪念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活动中,被授予无私奉献书画家称号。作品《龙凤呈祥》在乡土文化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中获奖。《大美者大爱》在夕阳红首届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展中获金奖。《飞跃五千载》在红旗颂爱国书画大赛中获奖并授予爱国书画家称号。《吉祥有大爱》在澄净意盛世艺品中国书画大赛中获奖。《凤凰高翔》在“红旗颂”喜迎党的十八大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邀请展中获金奖,并被授予“当代杰出功勋书画家”荣号。《凤飞翔 展宏图》在第二十一届“黄山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中获金奖。《凤凰于飞》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邀请赛中获一等奖。《凤舞和谐》在中国书画研究院”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荣获金奖,并被授予”书法美术百杰”荣誉称号。《浴火永生爱无疆》在第二届中国书画大联展中获奖,并被文化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授予“值得历史铭记的中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

凤凰意象的写意新生——记著名书画家冯麓源

在东方艺术的长河中,大写意绘画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趣与精神哲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情韵。冯麓源的书画创作,尤以其凤凰题材为代表,如一股灵动的清泉,在大写意的天地间潺潺流淌,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创新的不懈探索。

溯源:师承与筑基

冯麓源的艺术根基,深植于对传统的虔诚叩问。1985年入天津美院学习,亲炙霍春阳、何家英、白庚延等名家,霍春阳写意花鸟的逸韵、何家英人物画的精微、白庚延的艺术格调,为她奠定了坚实的笔墨基础。此后拜入王云龙先生门下,进一步深耕传统文化与大写意精髓。这并非简单的技法模仿,而是深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理,将前人智慧内化为自身创作的底蕴。

凤凰:形神兼具的写意灵韵

冯麓源对凤凰题材的执着,源于对这一千年祥瑞符号的深刻体悟。以大写意的酣畅笔墨,赋予凤凰鲜活的生命力。

其笔墨深谙“墨分五色”之妙。浓淡干湿交织,或如疾风骤雨般的狂草勾勒凤姿,或以细腻墨韵晕染羽翼的飘逸。如作品《凤舞彩虹》,蜿蜒流转的墨线似有韵律地舞动,凤凰形态在似与不似间,尽显“得意忘形”的写意真谛。她以笔为锋,以墨赋魂,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让这一古老灵物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意蕴:祥瑞符号的当代回响

冯麓源的凤凰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文化意蕴的载体。凤凰象征的吉祥、和谐、美好,被她赋予了契合时代的解读。在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的活动中,其作品寄托“无私奉献”精神;海峡两岸交流展上的《龙凤呈祥》,则以文化为桥,沟通情感。获奖作品《大美者大爱》,在“夕阳红”主题下,“大爱”之意既呼应凤凰的美好情感,也切合当代对人文关怀与和谐的追求。她让古老的祥瑞符号在当下发声,诠释其永恒价值。

创新:边界中的探索

在坚守大写意精神的同时,冯麓源勇于突破边界。其凤凰作品不拘泥于传统图式:构图常打破常规,营造新颖空间感;题材上巧妙融合长城、人物等元素,拓展表现维度,将自然景观、人文情怀与祥瑞意象交融,构建更丰富的意境。

担当:艺术与社会的联结

冯麓源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关怀。她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以作品传递正能量,被授予“值得历史铭记的中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爱心艺术家”等称号,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其作品被海内外广泛收藏,成为文化交流的名片。通过两岸及国际艺术交流,她的凤凰书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传播至更广阔天地,助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对话。

冯麓源的书画,深植传统沃土,以写意凤凰为鲜明标识。她在笔墨传承、文化诠释、艺术创新与社会价值实现中,展现出一位当代艺术家的自觉追求。她以笔为翼,让那灵动的凤凰在艺术天空飞得更高更远,为中国大写意绘画的赓续与发展,谱写充满生命力的华章。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5年7月31日书于览艺斋

【责编 李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