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氤氲的烟火气中,1954 年诞生了一位日后将东方山水推向世界的艺术巨匠 —— 贾雨。这位自号 “滴墨浪子” 的画家,以焦墨为骨、重彩为魂,在宣纸上构筑起独树一帜的原生态山水世界。如今,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他,仍保持着对自然的赤诚与对创新的执着,其艺术生命如笔下奔流的江河,始终澎湃向前。
师法自然 得遇名师启新程
“真正的老师是山川草木,是四季轮回。” 贾雨常说,自幼在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间穿梭,让他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那些晨雾中的竹林、雨后的梯田、暮色里的村落,都成为他最早的绘画范本。偶然的机会,他得遇冯建吴、石鲁兄弟点拨,两位大师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的理念,为他打开了艺术新境。“冯老教我用笔如锥画沙,石老则告诉我要画出山河的骨气。” 这段启蒙经历,让他坚定了将自然之魂与传统笔墨相融的创作道路。
笔墨革新 开创原生态画派
“传统不是枷锁,是根基上的新芽。” 贾雨以焦墨重彩与新水墨为语言,开创了中国原生态山水画派。他的作品中,既有《蜀山烟雨》里焦墨勾勒的嶙峋山石,又有《九寨秋韵》中重彩晕染的斑斓海子;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意境,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视觉张力。北京大学博士生们常说,贾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场 “山水哲学课”,他总能从笔墨浓淡中解读出东方文化的 “中庸之道” 与 “天人合一”。这种独特风格,使其作品被录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成为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艺通中外 铸就文化交流桥梁
从人民大会堂的收藏到多国元首的国礼,从联合国和平艺术奖到莫奈国际艺术奖金奖,贾雨的作品始终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2024 年巴黎个人画展上,《香巴拉的红月亮》引发欧洲艺术界热议,法国评论家称其 “用东方笔墨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共同敬畏”。
作为中美、中日等多国文化交流大使,他的足迹遍布二十多个国家,却始终保持着 “滴墨浪子” 的初心:“浪迹天涯,是为了让世界看见中国山水里的东方智慧。”2021 年,他被授予 “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 称号,这份荣誉恰是对其艺术造诣与家国情怀的最佳注解。
如今已届古稀的贾雨,仍每日清晨临窗作画,案头的砚台里,墨香与晨光交织。他说:“山河不老,笔墨就不会老去。” 这位将东方哲学融入自然山水的艺术巨匠,正以笔墨为舟,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驶向更广阔的世界。正如他常写给学生的那句题词:“以丹心绘山河,用笔墨照古今。” 这份对艺术的赤诚,正是中华英才最动人的模样。
【责编 李鹏】
2025-07-16
2025-07-16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