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年-1966年)
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1930年春回国,先后任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迫害致死。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猫城记》《牛天赐传》等。
在《百年巨匠·话剧篇》中,我们不止一次提到北京人艺,而提到北京人艺就绕不开剧作家老舍和他的经典剧目《茶馆》。受篇幅和主题所限,话剧篇提到老舍多是一笔带过,待到《百年巨匠·文学篇》的开拍,老舍的性情、志趣及其创作生涯,才在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老舍》中得以展开。
《百年巨匠·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
早在文案创作阶段,《百年巨匠·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就在着力思考用一条线索来串联人物,最后他将目标选定在“年份”上,“我想以‘一年’来切入……这一年中他们的生活发生急剧变化,作品和命运也有重要转折,我要找到他们有象征意义的一年,然后进行梳理或者回顾。”
对于老舍而言,1966年无疑最具代表性。肖同庆认为,老舍之死是一个有戏剧性表达的结构完整的事件,或许作家的创作生涯本身没有更多的“戏剧性”,但纪录片的拍摄需要细节,细节更需要合理的想象。
影片由老舍的投湖自尽牵出作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世同堂》。因为他用以辞世的方式正是他在作品中给祁老爷子一角设计的结局。所不同的是,在故事里角色用永远离开那个屈辱的时代以向世人发出警示,而现实中作家则选择提前结束生命来控诉不公。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写了一辈子北京。学者李辉分析,“北京永远是他的创作的用之不竭的一种源泉,只要他写到北京,他的作品就出彩”;之所以出彩,就在于在他身上北京文化、北京人的性格是融在一起的,“可以说在‘五四’以来的作家里面,能够充分体现北京文化特点的恐怕只有老舍。”
创作于1944年的《四世同堂》,并非老舍最早发表的小说,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国际文坛所认可。不同于一般写抗战的小说表现人们的正面反抗,作者更多的是写反抗过程是多么艰难,家园被占领、人民卑躬屈膝的社会状态。作品问世后,法国人说:它让我们想到了沦陷的巴黎。
2014年12月14日,《百年巨匠·文学篇》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老舍研究会名誉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小美应邀出席并发言
王本朝接受《百年巨匠·文学篇》摄制组采访时,就老舍在创作《四世同堂》中的状态形容:“他里面包含着某一种痛苦,某一种抗争,某一种兴奋”。其实,这种痛苦、抗争由来已久,在更早期的《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等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了。学者魏韶华认为,老舍是在用创作者之口替最底层的穷苦人说话,他同情他们,代他们与不公平的社会、屈辱的命运抗争。而他的抗争也不是激烈的,口号式的,而是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和一贯的幽默来表达严肃、沉重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了剧本的创作当中。自1950年至1963年,几乎每隔一年,北京人艺就会上演一出老舍创作的新戏。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反映他最熟悉的老北京生活的《茶馆》最为杰出。作品中刻画出茶馆掌柜王利发,提倡实业救国的秦二爷以及敢于和洋人对抗的旗人常四爷等典型形象,通过在茶馆这个特殊空间的交流、见证、悲叹与哀悼,揭示出晚清以后动荡的社会,轮番上台的政权,流离的底层群众,日渐衰败的京城以及苦苦挣扎和坚守的英雄……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接受采访时由衷地表达了他对剧作家的无上敬意,“他爱国,爱我们的新社会,爱我们的最普通的老百姓。所以他的戏有生命力。”
老舍与曹禺应邀赴美讲学
在中国文坛老一辈作家中,老舍是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名,终因不在世而未得奖。就其在世界文坛的实际影响力,朱光潜曾说:“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曾于2000年应法国著名汉学家保尔·巴迪为其翻译的《四世同堂》作序,直接称老舍为自己的老师,并说:“老舍是一位现代作家,是那些用最大的力量和真诚表达出中国改革的必要性和中西方冲突——幻想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细腻之间的冲突,现实主义与欧洲19世纪小说中由狄更斯、萨克雷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发明的心理描写之间的冲突的作家之一。”
当代作家俞律题写“百年巨匠”
从这个层面来讲,让巨匠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尤其是走进年轻人的事业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百年巨匠》总顾问、总策划王文章对此有过剖析:“从世界范围来讲,对我们中国百年来的文化艺术创造成就评价不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年来都是按照西方的评价体系,以西方为中心为坐标,来看待世界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所以对我们东方的文化艺术创造,及其对人类的贡献评价不高。当然这是一个偏见。我们要尊重西方的文化创造,但是我们不能对自己的文化创造妄自菲薄。大型文化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的拍摄,从一个方面充分揭示中国百年来的文化艺术创造,展现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2023年第12期)
责编:李鹏
编审:卡咪娜
人民日报2022-05-17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7-03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