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李苦禅:丹青表志 铁骨守节

2023-03-19 20:35 作者:卡咪娜 吕月华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李苦禅(1899年—1983年)

原名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1918年得识徐悲鸿,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23年拜师齐白石门下。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其作品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形成独到的特色,晚年作品达到“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擅画花鸟和鹰,笔墨自然,造型简洁,充满生机。


2019年,在画坛巨匠李苦禅诞辰120周年之际,《百年巨匠·美术篇》第四部适时推出了首部作品《百年巨匠——李苦禅》。该片一经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及各新媒体平台播出,立即引发了热烈反响。

《百年巨匠——李苦禅》,依照三集90分钟的总篇幅,以近似大写意的手法通过“少年英杰”“危险任务”“墨海纵情”三个篇章概括了画坛巨匠李苦禅与苦难常相伴的一生。

李苦禅之子李燕题字“百年巨匠”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生于文风武风俱盛的山东高唐。贫寒子弟李英杰自幼勤勉好学,成绩优异。19岁时,受美术老师的熏陶,只身闯荡人文荟萃之地北京求学,专事绘画,因此得以结识日后享誉中国画坛的徐悲鸿、齐白石。为了生存和求学,他白天辗转于北平艺专和齐白石家,晚上再去拉洋车。清苦的生活不改其志,他甘之如饴的执着精神正贴合他所追求的大写意,为此,朋友赠他一“苦禅”之名,他便从此以李苦禅示人。

李苦禅始于学习西画,逐渐“回归”并深植于中国画,这样的艺术路径在当时并不鲜见。但素有一身武学童子功的他,却有着绝大多数同侪所未有之经历——在抗战时期担任地下特工,并因掩护地下党及传递抗日情报遭到日寇的逮捕,险些丧命。一如清苦的日子奈何他不得,侵略者的严刑拷打同样奈何不得,而他则用这同一副铮铮铁骨一路闯过了日后几十年的跌宕岁月。

李苦禅作品《盛夏图》1981年580cm×368cm

尽管受政治风波影响,李苦禅一度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始终不曾低下高贵的头颅,于京剧、书法、诗词等艺术样式中汲取养分融汇于绘画中,坚持走大写意的创作之路。从创作1950年初的风雨中昂首翘尾的雄鸡(《双鸡图》)到1970年代乌云渐开时喷薄而出的怒放红梅(《红梅怒放图》),再到巨幅大写意花鸟的《盛夏图》,画里画外,都是一代巨匠与时代同呼吸、与家国共命运的精神追求。齐白石就高徒的禀赋与艺术造诣曾评价曰:“门人数百,独英尤殊。”“人也学吾手,英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此评价不可谓不高。

李苦禅作品《松鹰图》1977年146cm×311cm

相较于其他影像艺术样式而言,纪录片受史料、地域等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制作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也惟其如此,才因丰富的内容、扎实的史料而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清华大学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参与到该片的前期讨论和中期的采访制作过程,在看过《百年巨匠——李苦禅》样片后当即表示“很激动,很满意”,并感叹道:“此片对先父苦禅老人的革命经历、艺术人生与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从他身上看到的不止是一个艺术家个人经历,而是反映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艰辛历程。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的传播,必定会为当今社会产生很大的正能量。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加强文化自信,《百年巨匠》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同仁,美术史论家刘曦林,画家詹庚西,画家、邓小平女儿邓林,画家范曾、康宁,长安画派发起人赵望云之子赵振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华君武,美术史论家孙美兰,美术史论家、教授李松等人也不同程度地参加到本片的制作当中,对李苦禅的艺术价值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苦禅弟子、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生前曾参与《百年巨匠》的研讨会,并接受了摄制组的采访,充分肯定《百年巨匠》的推出“真的是一个抢救工程”,赞其深远意义在于“片子记录这些巨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艺术成就,而且因为他们经历了中华民族近百年从落后、屈辱到复兴、繁荣昌盛这么一个阶段,他们是中华民族这个百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艺术造诣和成就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美术篇第四部总导演梁碧波,《百年巨匠》策划总监丁吉林与李苦禅儿子李燕、孙燕华夫妇合影

伴随着纪录片摄制工作的推进,围绕百年巨匠开展的工作越来越广泛、精微。2017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办了“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面向社会集中展示了《百年巨匠》系列纪录片已拍摄完成的43位文学艺术领域巨匠,引发了文化界、艺术界的密切关注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情参观。

此外,继由文物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部分巨匠的传记丛书之后,百年巨匠在自媒体平台“百年巨匠”公众号上,通过走近巨匠、巨匠轶事、名家话巨匠、巨匠文选等栏目,并结合视频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巨匠们的传奇故事、不朽精神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传播。

(2023年第05期)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