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国保 木拱廊桥的传承技艺

2023-05-22 21:42 作者:吴通华 图:龚健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
大字号

这个春天,福建寿宁县乡村掀起一股木拱廊桥建设热潮,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木拱廊桥犹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选桥址、建桥台、上三节苗、五节苗、大牛头、小牛头……在寿宁县大安乡泮洋村,身怀绝艺的造桥工匠们将一根根粗大的木材变成一条条廊柱、横梁、枋片、檩条等,一座新建木拱廊桥的拱架已全部完成,正着手架设廊屋。“经过十多年的建造,我们团队的营造技术日臻成熟,今年分三个小队,分别在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横坑村、寿宁县平溪镇长洋村、大安乡泮洋村建造桥,施工时间很紧。”现年75岁的主墨匠吴宗善自豪地说。

廊桥工匠吴宗善(右)与徒弟吴振汉在探讨技艺

吴宗善师傅是寿宁县坑底乡林山村人,18岁开始学木工,练就一身真本领。后师从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郑多金、郑多雄兄弟学造桥,近年来主墨建造木拱廊桥6座,是目前闽浙一带廊桥建造仍健在的主墨匠之一。

遗存的建筑瑰宝

木拱廊桥,寿宁俗称厝桥,浓缩千百年来乡土文化的发展史,成为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木拱廊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由于使用短的建筑材料,形成大的跨度,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横跨汴水的虹桥就是木拱桥的典型代表。

犀溪镇武川桥

寿宁是木拱廊桥遗存最多的县份,全国现存的110多座(古)木拱廊桥寿宁拥有19座,占了全国近五分之一。而且寿宁(遗存)木拱廊桥(的建桥)年代序列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其数量、单拱跨度、技艺传人等多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在县城,有蟾溪木拱桥群——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等4座木拱廊桥群;在坑底乡,闽浙古道上有风景秀丽的杨梅州桥和大宝桥;还有单拱跨度37.2米,为全国单拱跨最长的下党乡鸾峰桥和单拱跨度12.4米,为全国单拱跨最短的犀溪镇寿春桥。

下党乡鸾峰桥桥屋

2006年,寿宁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鸾峰桥、杨梅州桥等6座木拱廊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寿宁县大宝桥、鸾峰桥、杨梅州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近年来,寿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将木拱廊桥文化列入地方三张历史“文化名片”之一。乡间集资建造木拱廊桥之风高潮迭起,先后新建了15座木拱廊桥,为乡村发展聚力赋能。

“廊桥文化是先民遗留的文化瑰宝,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廊桥营造技艺,讲好廊桥故事,大力实施推动非遗展示、节庆活动、戏剧演出、民俗风情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廊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重焕光彩。”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表示。

营造技艺代代传

寿宁县坑底乡徐、郑氏造桥世家的营造技艺共传承九代工匠,历时200多年。

清嘉庆六年(1801),坑底乡小东村造桥工匠徐兆裕建造小东上桥,传至第五代徐泽长(人们常称“小东师傅”)。后来,徐泽长又将造桥技术传给东山楼村的表弟郑惠福,郑惠福再传其子郑多金(人们常称“东山楼师傅”)。

斜滩镇双龙桥

郑多金(1927年2月——2021年5月),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木拱廊桥建造世家的第七代传人,2009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多金19岁跟随父亲四处奔走,一起修建了11座廊桥,寿宁县的红军桥、单桥、溪南桥、刘坪桥、布罗林桥、鸾峰桥、九岭溪桥、单桥,浙江泰顺的柿洋桥、福家洋桥等木拱廊桥,都留下了郑氏父子的足迹。郑氏父子仗着一手绝活,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造桥巧匠。

1967年,郑多金主墨建造了下党乡杨溪头桥。此后,浙闽山区各地通了公路桥,木拱廊桥悄悄退出历史舞台,身怀绝技的郑多金从此找不到主持墨造桥的机会。

大安乡亭溪桥

2001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在闽浙两地拍摄《虹桥寻踪》专题片时,已隔置34年“绝活”的郑多金师傅才有了用武之地。郑多金与胞弟郑多雄只用6天时间就将一座廊桥雏形搭建起来,令专家、记者们惊叹不已。

新世纪以来,郑多金向弟弟郑多雄精心传授木拱廊桥营造技艺。2011年,犀溪镇西浦村筹资修建飞云桥,邀请郑多金任顾问,郑多雄主墨建造。郑多雄聘请4个大木工匠组成建桥团队,半年后工程顺利竣工。此后,郑多雄从附近村庄挑选10多名大木工匠一起造桥,辗转武夷山、福安、闽侯、浙江景宁及寿宁芹洋、大安、斜滩、犀溪等地建造和修复木拱廊桥20多座。

坑底乡大宝桥

为进一步传承木拱廊桥营造技艺,2015年,郑多雄的儿子郑辉明加入木拱廊桥建造队伍,成了徐、郑氏造桥世家的第九代传人。

目前,坑底造桥世家的廊桥营造技艺影响力越来越大,工匠遍及坑底乡、大安乡,团队20多人,其中吴宗善、吴祥满、吴道通、郑辉明等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廊桥营造主墨工匠。

木拱廊桥营造后继有人!  

独特的民俗文化

建造木拱廊桥由民间集资、兴建、管理、维护、修建,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无论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民房的建造。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生存环境相对恶劣,技术和安全保障普遍缺乏的年代,偏远乡村民众普遍认为,木拱廊桥营造顺利、成功、圆满,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因此,造桥董事、缘首、工匠在运作、筹划木拱廊桥建设过程中,就必须敬天敬地敬神明,与敬天有关的是选择黄道吉日,与敬地有关的是选择风水朝向,与敬神有关的是祭祀祈福……这就形成了木拱桥营造与技艺延续衍生出独特的民俗文化。

犀溪镇西浦村飞龙桥建设场面

建造一座廊桥,从开工到竣工,对造桥工程进度与施工内容都要做精细安排,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择日起工、置办喜梁、祭河动工、制作丈篙、上梁喝彩、取币赏众、踏桥开走、上喜梁福礼、圆桥福礼等。

择日又称捡日子,择吉先生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最吉利的日子,作为建桥工期的时间节点,并按“择日吉课”严格执行。清同治四年(1865)浙江龙泉县竹森后村建设双广桥,挑选的吉课中有这样记载:

一择六月廿四辛亥日宜午时木匠起工架马大吉;

一择七月十二日戊辰日宜辰时定磉大吉;

一择七月二十日丙子日宜卯时拆旧桥大吉;

一择十月初十乙未日宜卯时搭桥架或铺下层桥板;

一择十月十五庚子日宜辰时平桥板大吉;

一择十月二十一丙午日宜卯时聘架未时入山迎梁;

一择十月廿二丁未日宜辰时竖柱未时上梁大吉;

上梁是廊桥建造过程中最为精彩的一道环节,有两次“上梁”,一是拱架部分上“苗梁”;二是桥屋部分上“喜梁”。不论是“苗梁”或“喜梁”,在伐木制作中都要选吉日,主墨师傅要先点三支香于露天下,再放二响鞭炮,然后念唱一段“梁木”的由来:此木长在终南山,鲁班弟子将它搬,锛刨斧锯做成梁,用在此桥定平安。

木拱廊桥有“苗梁”和“喜梁”,上梁之前要祭梁,桥中央摆上供桌,点烛、焚香、烧纸钱、敬茶酒,燃放鞭炮,由主墨师傅、建桥董事、村里有威望的好命人、参加仪式的贵客嘉宾抬着喜梁,分别来到两边特意搭好的木梯子前,再由工匠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攀登,主墨师傅念唱:桥上造厝接云霄,脚踏云梯攀桥厝,肩扛喜梁脚踩稳,一步更比一步高。

在寿宁县博物馆,珍藏着多份见证造桥历史,为国内仅见、极具研究价值、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的造桥桥约(合同)。

桥约也称桥批,是造桥董事、缘首与造桥工匠签订的造桥合同,内容为若干条款。一是桥梁规模结构,建桥的长度、高度、宽度,几扇柱子等;二是营造性质,拆旧桥重建,提出要拆换何处桥苗、桥柱、桥面板、枋檩木若干等;三是技术要求,桥台的高度、宽度、厚度及砌法、用石规格尺寸;四是材料供给,桥木运送,搭架木料、篾绳物资筹备等。除此之外,还签订工匠责任、造价兑付、福礼开支、上梁开支、违约担责等,最后书写签约时间、签约人姓名(盖章或画押)、见证人代笔者。

廊桥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古代乡民对乡俗的依恋,也是他们所景仰的一种图腾文化。

共谱“廊桥申遗梦”

今年以来,寿宁县积极准备,精心筹划,与闽浙7县合作,秉持合作共享传承理念,推动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5月5日,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推进会在寿宁召开,7县分管领导、文旅部门分别汇报了木拱廊桥保护工作及申遗情况,浙江省、福建省文物局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廊桥申遗的政策研读、机制保障、环境建设、廊桥保护等方面工作进行细致指导,要求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加快申遗进度,共谱“廊桥申遗梦”。

2023年5月5日,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推进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在下党留影

2012年,闽浙7县22座木拱廊桥正式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建省12座,分别是屏南5座,寿宁3座,政和3座,周宁1座;浙江省10座,分别是泰顺县4座,景宁县3座,庆元县3座。

闽浙木拱廊桥获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如何更好保护木拱廊桥,促进廊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004年,庆元县召开“浙闽两省木拱廊桥保护与开发研讨会”,浙江省景宁、泰顺、庆元与福建寿宁4县以联合“申遗”的方式,向国家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荐。

2005年11月,第一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泰顺县召开,共同签署廊桥保护和申遗的联合宣言。

2007年9月,福建省文化厅、宁德市政府主办,寿宁县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宁德·寿宁廊桥论坛”在寿宁召开,签署《宣言》。

2009年,文化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为项目之一。

2011年12月,“第四届中国廊桥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庆元县召开,中国·庆元廊桥博物馆开馆,大会签署《中国木拱桥申报世界遗产备忘录》。

2012年1月,闽浙7县确定22座木拱桥为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点。同年,闽浙7县22座木拱廊桥正式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7年7月19日,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推进会在寿宁召开,签署了《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协定》《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联盟章程》,闽浙7县合力推进木拱廊桥保护、申遗工作。

2019年,福建寿宁、浙江泰顺牵头的“廊桥申遗•全民参与”的巡回展活动走进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工作,助力闽浙木拱廊桥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7年7月19日,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推进会在福建寿宁召开

木拱廊桥的营造方式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木拱桥营造技术最高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乡土文化,是闽浙山地人居文化的典型范例。

木拱廊桥,将在世界艺术殿堂中绽放光芒。

(2023年第09-10期)

  文图整理 王荣华 吴轲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