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旅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华文旅 > 正文

传承耕读文化 弘扬良好家风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作者:孟正圣 2023-11-17 10:57

最近,竹溪县新晋了一个网红打卡地——龙坝镇肖家边。到过肖家边的人都会去看看沈凯故居。大门上有块老牌匾:耕读传家。这里原来叫戴家大院,现在叫沈凯故居,这个村子也因此打造成电影小村、湖北省共同缔造示范片区,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一位因电影《草原枪声》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军旅作家沈凯。示范片区为什么建在这里?我想与沈凯有关、与这里的文化底蕴有关,究其根源,还与耕读文化有关。

“耕读传家”,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什么是耕读传家?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

耕,就是耕田。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围炉夜话》中说:“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农忙时耕田种地,获取生活资料;农闲时浏览书籍,获取精神养料。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中国古代是个农业社会,不耕作就不能生存,所以农业生产就显得特别重要。“读”,就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也说读书明白人生的大道理,以确立修己治人的本体,观察隐微精义的言论,以之达到善于精通事理,心领神会的地步。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明代唐寅《震泽烟树图》:“昼耕夜读古人书,青天仰面无惭色。”

其实,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说苑·立节》载有“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

耕读传家,还有一层意思在“传”。曾国藩认为,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他教育兄弟子女不谋求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近200年,共出有名望的才俊240多人,没有一个纨绔子弟,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为了能“传家”,他强调“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在写给几个弟弟们的信中说:“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他给诸弟写这封信的时间是11月21日,5个月不到,就读了那么多书。曾国藩在京城做官,天天事务纷冗,都可以不间断读书,那么,在家的兄弟没有这么忙,就跟更应该好好读书。正是这样对兄弟侄子的严格要求,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才得以传承,曾家才得以长盛不衰。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了一个相反的故事。“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指前面说的贵游子弟),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甘宗祠,想起甘氏祖先的智慧。

甘宗祠正殿门楣上雕饰有十六个人物形象,应为八仙人物,左右相对,向相而列。石门上刻石为联:“传家本孝义人父蔚起千年,报国见忠贞志节长昭万古。”昭示甘氏子孙孝义传家,蓬勃兴起,忠贞报国,千古流芳。两侧有两个小石狮子,石狮前有石鼓,鼓面有四,雕饰有祥云白鹤、渭水垂钓、南山樵夫、耕读传家的故事纹饰。石狮下面的石舫则是松梅竹兰四君子。纹饰简洁,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作为一个宗祠的主题,再配合对联,昭然于后世。忠孝吉祥、耕读传家的意思很明显,而渭水垂钓、南山樵夫的故事放在一起则十分耐人寻味,似乎有入世和出世的玄妙,进则居庙堂之高,退则亦能耕读传家,我想这是甘氏祖先的莫大寄托。

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已由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有人会问现在说耕读传家是不是过时了?

首先,我们要如何理解“耕”字。在农业社会,“耕”当然是耕田种地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工作、是那个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耕”也是与时俱进的。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赖以谋生的方式方法,为什么又不是“耕”呢?凡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我想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农耕社会的“耕”。这样想通了,你就不会觉得“耕读传家”离你有多远,你就会自觉地担起耕读传家的责任和义务。

耕读传家是一种文化传统。千百年来,耕读传家的思想自然地形成成了一种耕读文化。这种文化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从“耕读传家”的朴素愿望,到“胸怀天下、振兴中华”的理想追求,耕读文化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培养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改天换地的时代英雄。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众多领袖和新中国开国的元帅、大将们,几乎都出自耕读之家,不少人在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全家合力乃至宗族合力供养他们上学读书,才成就了日后的伟业。

在竹溪也涌现了无数耕读传家的先进典型。古代有徐成楚、周清、欧阳照、李昌平、李逢亨、周甘继芳等,近现代有李儒懋、汪秉乾、高梨痕、何氏三杰、汤镛、孟德声、明骥、沈凯等。当代在不同岗位,学业有成、建功立业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都是耕读文化的集大成者。

耕读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所谓“耕读传家远,读书继世长”,成为各个阶层普遍认可的社会共识,至今仍在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当今信息智能化时代,历史上读书耕田的方式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耕读文化的核心精神则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传承发扬好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对个人、家庭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编 李媛】

新时代山乡巨变故事

新华社2022-05-27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