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网评 > 正文

青岛一中:为生存与发展奠基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高蓓 2021-01-05 09:34

634162

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镶嵌在太平洋西岸的一颗明珠;青岛,人杰地灵,人才荟萃,是山东省改革开放的龙头。在青岛市区西部,在距离旖旎海岸线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令人称颂的老校、大校、名校——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环境优雅,绿草如茵。

风雨兼程,历经沧桑。青岛一中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成为山东省首批被确认的省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学校、青岛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近百项集体荣誉称号。

634163
第一行:王统照 郝保真 王玫 于希宁;第二行:罗干 黄宗江 袁行霈 曲钦岳 葛志荣;第三行:王学贤 张瑞敏 曹培玺 郭川 黄晓明

回望悠悠岁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领导成员王乐平、范予遂、丁惟汾、陈名豫、高秉坊、于恩波、陈干等人为了唤起民众,培养有志青年,克服困难创办私立胶澳中学。1924年2月,胶澳中学在原德国毛奇兵营开门办学,首任校长陈名豫。同年10月,学校迁入原德国伊尔底斯兵营。

学校在运作三年之后改为公立胶澳中学,后又更名为青岛市立中学。在市立中学十年校庆之时,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手书“忠恕”二字,悬为校训;并题写校名,分列校门两侧,同时大力支持学校扩建,使市立中学的发展得益匪浅。作为青岛一中的前身,学校不但是青岛历史最长的公立中学,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各方面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青岛一中跨越90多载波澜壮阔,在青岛乃至中国现当代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从1924年建校之时起,一中的前辈学长、师长,在国难之时,投笔从戎,毁家纾难。一中校园中,曾回荡过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王尽美宣传革命真理的声音; “一·二九”运动中,曾活跃着一中师生的身影;抗日战争中,一中校友曾把生命和热血挥洒在祖国蓝天、中缅战场。建国初期,共和国面临危难,一中268名学子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参军人数为全市学校之首。作为山东省重点中学,青岛一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肩负使命,克服困难,成绩斐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中校友勇立潮头,书写令人瞩目的华章。

634164
第一行:丁惟汾 王乐平 高秉坊 刘次萧;第二行:范予遂 于恩波 陈名豫 陈干

学校地址,四次搬迁;学校面积,几经伸缩。但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青岛一中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都一如既往,“名流创办、名家管理、名师执教、名人辈出”的办学之路从未改变。这也成为青岛一中92年发展历程的最大亮点。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一中师生前赴后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共和国前行的历史,挺立着一中师生的脊梁,显示着一中师生的睿智。

90多年一脉相承,90多年桃李天下。走进青岛一中的校史馆,顾随、王统照、王玫、张友松、秦惠亭、陈翔鹤、王云瞿、孙霖、赫保真、于希宁,这些在文学界、艺术界颇有成就的大家,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青岛一中教师。傅杰、黄宗江、于宗先、逄先知、罗干、曲钦岳、孙伟、陈昌本、袁行霈、田兆钟、李鼎文、王学贤、葛志荣、鲁海、徐立忠、王石、张瑞敏、常德传、郭川、闵祥超、徐宝站、曹培玺、王斌、吕涛、邢广梅、黄晓明、刘永康、陈松、李蔚,这些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他们都曾有过一个相同的身份——青岛一中学生。

“集贤育英,于斯为盛”,一代代一中人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教学相长,桃李芬芳。90多年的发展变迁,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634167
伊尔底斯兵营(青岛一中旧址)

新世纪以来,青岛一中更加注重综合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多年来,学校遵循“为生存与发展奠基”的校训,发扬“修德、励志、求真、创新”的学校精神,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学校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注重、三个观点”的办学思想(1.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2.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特长培养。3. 坚持“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目的观;坚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的教学功能观;坚持“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学生观),形成了“科研兴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确立了“九化”目标,即: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人文化的教育环境,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标准化的办学设施,智能化的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化的数字校园。

如今的青岛一中,决策者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学校科研气氛空前浓厚。学校从常规课堂入手,持续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在青岛市两次优秀教学法评比中皆获奖,这在青岛市普通高中是唯一的。学校积极推行教案改革,汇集出版改革系列丛书,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适合所教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教师著书立说,蔚然成风。

634165
市立中学校门

从2008年开始,学校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以自主学习指导、自主管理指导、自主发展指导和创新素养培育指导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系列丛书。“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连续多次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并成为实验基地。

青岛一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新世纪以来,高考成绩斐然,一本录取率连创新高,学校连续6次在青岛市高中教学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教育教学及学校各项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从2006年至今每年都被评为“青岛市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先后被评为“青岛市高中教学实验学校”、“青岛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青岛市‘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联盟学校”、“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攻关课题《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

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金字塔策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首席教师”、“标兵教师”的设置到“青年教师读书班”的推行,再到“班主任节”和“首席班主任”的设置,青岛一中教师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名师渐成梯次:先后涌现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人,局级以上拔尖人才4人,省市优秀教师7人,省市特级教师5人,省级教学能手5人,市学科带头人、市学科中心组教师l7人,市级教学能手33人,市青年教师专业人才70人,高、中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省级以上教研、讲课评比获奖近百人次。

634166
青岛一中西教学楼(原日本商业学校)

自1998年设立艺术班至今,青岛一中的艺术教育起点高、发展好、成绩大,艺术高考成绩突出,每年都有一大批艺术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艺术教育处于全市的领先位置,成为青岛一中的一大亮点,艺术教育的品牌效应持续发散。

学校以学生为本,分类推进,设立直升班、海尔创新班、交运创新班,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平台。2016年开始设立自主招生英才班。校友张瑞敏作为海尔首席执行官,不仅是青岛一中的骄傲,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自豪。张瑞敏十分关注母校的发展,2013年经青岛市教育局批准,海尔集团在我校投资设立“海尔创新班”。从最初的招收一个班,发展到现在每年招收两个班。在2016年高考中,海尔创新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在校友、青岛交运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永康的大力支持下,青岛一中又开始设立“交运创新班”,努力打造岛城教育领域的知名品牌。

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党群、干群关系融洽,通过党总支“家文化”党建品牌和行政支部“真情服务”党建品牌的培育提升,创新服务师生的途径,提高师生幸福感受,让青岛一中校园变得有温度,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青岛一中“家文化”的内涵是用心服务让师生在校工作学习有家的感觉。由最初的“四个家”提升为现在的“六个家”:倡导读书,打造书香之家;金字塔策略,打造名师之家;提升素养,打造师德之家;强身健体,打造健康之家;关心职工,打造温暖之家;以人为本,打造民主之家。

学生的素质就是国民的素质,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学校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与家庭合力推动学生心智、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公寓文化节等完全由学生主办的节日为载体,围绕学生自主管理、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开展富有创新、特色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协作、规范能力,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对自己能生存、会发展,对家庭和社会有用处、能奉献;大写的人——有道德、能承担,有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人——身心健康,能审美、有情趣;切实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634168
班主任节

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创业先创社”的社团发展理念,四十多个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快乐成长。

如今的青岛一中,老校新貌,英姿勃发。1994年12月,学校改造工程启动,1998年12月,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为新世纪的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6月,校改工程又一次启动,2006年底,设计独特的空中体育场完美竣工,投入使用。2010年设施齐全的,集训练、比赛、会议、演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体育馆落成,内设的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台球馆、体操馆和健身室为师生提供了又一强身健体的场所。三个可容纳1200余人住宿的星级学生公寓相继建成,学校投入资金,建设了高标准的、现代化餐厅,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一应俱全,学校还拥有天文台、学生电视台、多媒体报告厅、自动录播教室、配备一流多媒体设备的教室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要发展,事业需开拓。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青岛一中人的足迹遍及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青岛一中的校园里也留下了各国来访者的足迹。伴随着交流的增加,事业的拓展,青岛一中人获得了更多先进的思想,崭新的理念。

我们说,如果作为人生,92岁早已是耄耋之年,可是对于一所生机勃勃的学校来说,92年的历史不但为其积蓄了丰厚的底蕴,形成了优秀的传统,铸就了良好的口碑,而且还将老树新花、薪火相传,将为青岛这座城市,乃至我们的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

历史给了青岛一中扎实的底蕴,现实给了青岛一中发展的机遇,未来给了青岛一中提升的空间。一中人自然会信心百倍地使青岛一中这一名牌叫响全国,走向世界。“为生存与发展奠基”,这既是青岛一中的校训,也是全体一中人为之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岛一中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业已取得骄人业绩的基础上,将继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青岛一中全体师生也将在“百年名校”这个目标的引领下,迈步前行,为创建百年名校而努力!从辉煌,走向更加灿烂的辉煌。

(2016.11.16 第22期)


河北黄骅:德育为先滋养青少年成长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31

薪火相传四十载 踔厉奋进创一流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12-03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