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23周年
开国元帅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就是聂荣臻。人们都说他是福帅,革命几十年,没受过一次伤;搞地下工作,没有被捕过,算是命大福大之人。只是其晚年疾病缠身,甚至几次被重病所折磨。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同志在北京辞世,享年93岁。据身边人讲,他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去世当晚,还在与家人和工作人员谈工作,谈国家发展情况。
聂荣臻一生戎马,功绩如山。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参加和领导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第一批进入苏联红军学校的中国学员中的佼佼者。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他的起点很高,是我军唯一一位没当过战士,一参军就成为参谋长的元帅。
其不得不提的重要功绩之一,就是创建了被誉为“抗战之咽喉”“新中国的雏形”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让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实的抗日基础,得以从最初的2000多人发展到了32万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这位钟情科技的元帅,亲自组织指挥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及核潜艇研制工作,成就了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为中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和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毛泽东曾风趣地评价聂荣臻:“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里面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毛主席还称“聂荣臻是个厚道人”。著名作家魏巍曾在写给聂荣臻的祝寿诗中赞其:“一生厚道人称赞,千秋风流一元戎”。
犹记其追悼会举行时,社会各界数万人前往吊唁,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专程由美归国送别,并题写挽联“千古英雄,万代宗师”。
除一次身不由己的旧式婚姻外,聂荣臻一生只有一位革命夫人张瑞华,他们唯一的女儿聂力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中将,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聂力的丈夫丁衡高,作为中国战略导弹惯性技术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位上将院士,这个家庭堪称世界最高军衔家庭!
聂荣臻与妻子张瑞华、女儿聂力的合影
聂荣臻生前尤爱松柏,喜其不畏严寒、傲然屹立的英雄气概,其住所庭院,处处是挺立的松柏,连室内墙上挂的国画也全是松柏图。他时常在松柏树下踱步、思索。晚年更是经常坐着轮椅,在松柏丛中流连忘返。聂荣臻去世后,亲属根据其遗愿,将部分骨灰埋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北侧山坡的一棵柏树下,树旁的汉白玉标石上,刻着的正是他80岁时自题的“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
纵观聂荣臻一生,无论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他始终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坚守初心、勤政为民、只讲奉献、不思回报,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情科技 扬振国威
“前进,并且要赶上或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欺负。我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虽家徒四壁,吃穿困难,但聂荣臻父母仍尽全力让儿子读书。1917年凭借优异成绩,聂荣臻考入江津县立中学。
在江津中学的一堂实验课上,老师做了一个让他震惊而又着迷的实验:将水电解之后实现氢氧分离,从而能够燃烧起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而通过科学,却能让火在水中燃烧起来,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他对科学最初的认知,也是他认真思考中国出路的开始。
自青年时期,他的心愿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因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理想难以实现。若干年后,选择分管科技工作,与其年轻时的志向密不可分。
当年,中央对其工作安排曾设想三个方案,一是分管科技工作,二是担任北京市市长,三是继续主管国防工业和军队装备,聂荣臻当即表示对科技工作更感兴趣,他讲:“我们国家太落后,也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军工生产和武器装备工作与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可能的话,将来兼顾也可以。”就这样,在共和国百业待兴之时,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夙愿,当起了新中国的科技主管。
当时,中央决定用八年时间制造出原子弹,可“两弹”研制工作不久,中苏关系便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援助,并带走了重要图纸资料,只留下“看你们收拾这一堆废铜烂铁吧!没有我们,你们20年也干不出来”的嘲讽之语。同时,国内又遭遇经济上的天灾人祸,此等窘境下,原子弹到底要不要继续研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关键时刻,聂荣臻顶住压力,多次给中央写信,坚决反对“两弹”下马,并表示要“集中全国力量,立足国内,突破‘两弹’技术”,这一想法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支持,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文革”的风暴都未能挡住“核聚变”的研究步伐。
“搞不出两弹来,我死不瞑目!”聂荣臻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听到他斩钉截铁的话语。
很多学者称聂荣臻是“萧何”一般的人物,有大谋略、大智慧。比如,在科技发展布局上,他在上任之初便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描绘出了第一个蓝图,后来其领导制定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更是被邓小平称之为“科技工作的宪法”。
在科学工作管理上,他的方法也是颇为独到。他将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兵团作战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现代大科学工作上来,突出重点,组织全国大协作进行攻关,这是其科技工作的一种新创造,也是经济技术基础薄弱条件下,中国科学事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也使得各单位都能急国家所急,全力给予支持。比如,在原子能和航天技术有关项目上,中国科学院硬是调动了全院约一半以上的人力,投入到技术攻关中。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敢于担责,是聂荣臻很大的性格特点,这也是让很多科学家终生难忘的。钱学森曾坦言,“我在聂总领导下工作了近30年,这是我一生幸福的30年。”钱学森一辈子住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拒绝了数次搬家的机会,只因这个房子是聂荣臻分给他的,这样的情感无疑是令人动容的。
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经常被轻视、被歧视,但聂荣臻却将他们视为国家宝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各科研单位和试验基地生活困苦,科研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身体消耗大,伙食却跟不上,有些人出现了浮肿、色盲。还在生病住院的聂荣臻得知后,以自己的名义,向几个条件好的军区募捐副食品求援,并规定这些东西行政和政工干部一律不准分,很多专家领副食品时,都感动得留下热泪。
聂荣臻讲,“我自己就是一个管理员、勤务员,我自愿为他们的工作服务。”即便在“文革”人人自危的时期,他依然将科技人员的安全挂在心上,自己被诬为“二月逆流”成员,却还想方设法保护科研人员,力争减少动乱给科研工作带来的损害。
他了解知识分子,更了解科研规律,所以能宽容失败。1962年3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发射场,可惜起飞后只飞行18秒便坠毁。不少人当场流泪,失声痛哭,包括钱学森在内的科学家情绪严重受挫。而聂荣臻却讲,“科学试验允许失败,自行设计迈出的第一步,就像小孩学走路所迈出的第一步跌了跤一样,要从所付的学费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的鼓励让大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也促成了两年后发射的圆满成功。
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发射场,聂荣臻现场指导自主生产含量达三分之二的 “1059”导弹发射
他常对科研人员说,“成功了算你们的,失败了记在我账上,毕竟你们苦也吃了,累也受了,我是来干什么的,我就是来担责任的”。当年,在导弹核武器试验现场,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亲自到导弹发射架下坐镇,直到两弹对接通电试验成功才离开。第一颗全当量氢弹试验,他是发着高烧,抱病前往核试验基地现场主持的。也正是他的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和开拓精神,才最终促成了两弹武器化的快速实现,让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得以大大提高。
可以说,聂荣臻将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科技事业,在《临别遗言》中,他深情地讲:“我很想多看一看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一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好像有许多话还言犹未尽”。他还不忘叮嘱全国的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技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高科技的崇山峻岭,为国争光,为人类进步多作贡献!”
聂荣臻为中国科技事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无疑影响了一批批的科技工作者。他是博大的,更是赤诚的,他甚至留下遗愿,将自己的部分骨灰,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试验基地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他要永远守护这片承载着民族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永远守护他热爱的那方天地和事业!
聂荣臻部分骨灰,被安放在酒泉卫星试验基地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内,这里是他带领第一批航天人创建的地方,长眠着自中心建立以来每位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将军和科技人员
厚德之人 严守家风
“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代代相传,那就不要多久,我们民族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
在聂荣臻身上,革命的坚定性、原则性、灵活性、人情味,总是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当年,“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这次是日本人的孩子,战士们内心非常复杂,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聂荣臻认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和孩子无辜,随后收养并精心照料美惠子姐妹,还派人专程将她们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并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义正言辞地谴责了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并表示中国人民绝不对日本居民采取报复性行动。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动了很多日本人,被救助的美穗子更是将其视为父亲,日后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还受到过日中友协的表彰。
1940年8月,聂荣臻在指挥所外的土场,与其救助的日本女孩美穗子合影,这张照片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厚道,是一种胸怀,许多老同志每每忆及于此,都由衷地赞叹说:“聂老总胸怀很宽广,度量大。”
解放初期,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时,一次被毛泽东一顿猛批,原因是一封比较重要的电报,没经他看,总参谋部就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批发了。聂荣臻当时就知道,毛主席批错人了,但却没有吭声。后来,工作人员发现那封电报是军委办公厅主任张经武下发的。有人问他“为何不和毛主席讲清楚”,他却说,“以后都注意点,不再出现这种事就是了。”张经武得知事情真相后非常感动,直言:“聂总这个人,真好!”即使对“文革”中整过聂荣臻的人,他也不曾为难过,在他看来,当时情况复杂,黑白颠倒,做错点事有时难免。
在聂力的印象里,父亲性格内向,感情不轻易外露,但却有几次热泪涟涟,不能自禁。其中一次就是1942年春北岳区大旱,边区闹饥荒,聂荣臻看着被饥饿折磨的孩子,细长的身子顶着个大脑袋出外讨饭的场面,怎么也控制不住,流下痛心的眼泪。随后,他发出训令,要求部队不要在村庄附近采摘已被群众当作主食的杨树叶和榆树叶,也不要在村庄附近挖野菜,宁可饿肚子,也不能与民争食。他还特别嘱咐部下,凡是要饭的小孩路过军区机关驻地,一定要把孩子们叫到机关食堂,让他们吃一顿饱饭。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在聂荣臻的父母身上体现得很充分。他9岁时,将砚台赠送给穷苦同学陈善之,母亲没有责怪而是赞许“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母亲还教育聂荣臻“穷苦人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这在聂荣臻幼小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聂荣臻人格形成的最直接因素。
女儿聂力讲,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聂荣臻也始终保持着厚道作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话非常注重礼貌,不管让别人做什么事,都要说:“请你”什么的,从不颐指气使,指责他人。
聂荣臻一生为人清廉,生活简朴。他床头的台灯,是一个老战友的儿子用手工做的,一用就是20多年。自1949年搬入景山东街的老院子,43年他一直没有搬过家,组织上曾要求他搬到条件好些的楼房,都被他拒绝了。他一生没在饭店摆过生日宴,主张过生日简单一些,他定下的规矩是:“关起门来自家过。”
他对家人也是严格要求,女儿聂力一岁三个月时他奉命到中央苏区工作,却未想,这一别竟是14年,尽管对女儿愧疚颇多,但重逢后,他的严格丝毫不少。他告诉女儿:“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代代相传,那就不要多久,我们民族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聂力的孩子聂菲,从小就知道艰苦朴素,裤腿短了,接一块,继续穿。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学校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外祖父是聂荣臻。聂荣臻在88岁高龄那年,向全国家长倾吐肺腑之言:“家庭之道贵以德。”
可以说,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聂荣臻爱国爱民,行大义写大爱,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清廉家风融入到了聂家子孙的血脉中,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是精神风范!
(2021年第01期)
【责编 李鹏】
新华社2024-06-18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3-19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