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校名师 > 正文

薪火相传四十载 踔厉奋进创一流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4-12-03 14:11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于2014年在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8年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梆子戏)传承基地,2023年获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学术传承历史悠久,一以贯之,发展思路清晰,发展稳健。黄竹三、冯俊杰等学界前辈筚路蓝缕,车文明、延保全等知名学者继往开来,王潞伟、孙俊士等学界新秀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出戏曲文物、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相融合的独特研究路径。戏曲博物馆藏品丰富,学术辑刊《中华戏曲》在海内外影响颇著,形成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基地、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五位一体的学科机制。近年来,学院进一步构筑以戏曲史研究为基础,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影视理论研究为增长点的学科布局,力图实现以戏剧与影视学为牵引到艺术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

标志性成果、荣誉

学院学科实力雄厚,师资队伍一流。1996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18—2023年连续在全国“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六,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等级为B+。近年来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6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二等奖3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近30项。出版著作40余部。现有专职教师5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5人。拥有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和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三晋学者”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10余人次。2009年被原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24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教育特色鲜明。除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外,还有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硕士点、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等学位授权点,戏剧影视文学与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依托学科优势与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全国戏曲文物调查、濒危剧种调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节日志影像记录、农村电影调查等项目牵引人才培养,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9名,硕士研究生1200余名,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经过40年发展,戏剧与影视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显著、学科机制完善、文物藏品丰富的重要科研高地,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重要的戏曲文物与戏曲民俗研究的基地。

彰显戏曲文物研究特色开创戏曲史研究新方向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许小红陪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莅临学院调研

 时任山西省副省长吴伟莅临学院调研

山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殷杰莅临学院调研

 举办“中华戏剧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 研究生暑期学校暨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戏曲文物是指与戏曲有关的遗物与遗迹,包括墓葬遗物、碑铭题记、绘画雕刻、手写的和版刻的剧本、戏台建筑或遗址等。考察这些实物资料,对于认识戏曲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戏曲文物学”对于中国戏曲史的建构

长期以来,戏剧戏曲学研究多注重曲学文献及作家作品研究,以及表演艺术及其体制的考察,不过这两方面的研究终因资料渐近匮乏,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曾一度显示出徘徊不进的态势。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同仁披荆斩棘,另辟蹊径,对山西、河北、四川、重庆、浙江、云南等地展开数十年戏曲文物考察,按照其存在方式进行归类、研究,明确指出戏曲文物的分类、形态和研究路径。在剧场史、演剧史和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丰富了戏曲史的立体建构,纠正了传统戏曲史研究的一些错误与偏见,在戏曲文物与社会、历史、文学、宗教和民俗等学科融合研究上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夯实了戏曲文物学学科基础,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由戏曲文物而引发的有关戏剧观念、戏剧形态、戏曲美学、剧场体制等问题的讨论,将中国戏曲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宋金杂剧是流行于宋金时期的戏剧形态,表演以追求滑稽调笑为主要目的,虽体制已略显后世成熟戏曲的雏形,但因无剧本保留,只有一些“官本段数”的记录而疑点颇多。随着河南、山西大量宋金杂剧砖雕和壁画的发现,宋金杂剧脚色表演的形象得以呈现,延保全教授在全面考察杂剧砖雕的基础上,对“副净色”“引戏色”“末泥色”等脚色行当进行一系列归纳和考证,基本厘清了宋金杂剧脚色的特征、功能和演变,进一步揭示出宋金演出形态的变迁历程。

碑刻文献是我国各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分布在乡野而易被学界忽视,戏剧与影视学院在田野考察中特别注重碑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共拓印碑刻3000余通,传抄碑刻2000余通,拍摄10000余通。这些碑刻记述各地庙宇的神灵崇拜、庙貌布局、演艺活动,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学院先后出版有《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山西戏曲碑刻辑考》《戏曲碑刻》等著作,可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从而为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珍贵资料。特别是《敕存汤王行庙之记》(970年)、《河中府万泉县新建后土圣母庙记》等几通宋代“舞亭”碑刻的发现,并由黄竹三、车文明、延保全、王潞伟等人及时撰写研究文章,将中国古代演剧场所的修建年代往前推到宋代初年,而且填补了唐宋之间、宋金之间剧场史的空白,也证实了金代舞庭的建筑形制与宋代舞亭建筑形制的承袭关系。

(二)产出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

学院一直坚持对山西乃至全国戏曲文物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考察和保护利用,培育出一支独有的、特色鲜明的戏曲研究学术队伍,形成对古戏台研究的新范式,产出一系列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的重大成果。

出版戏曲文物研究相关专著20余部,分别是《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中国戏曲文物通论》《戏曲文物通论》《戏曲文物研究散论》《戏剧与考古》《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中国神庙剧场》《中国戏曲文物志》《中国古代剧场史》《上党神庙剧场研究》,等等。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青年奖2项。

主持戏曲文物研究相关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分别为车文明教授主持“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延保全教授主持“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分别为延保全教授主持“金代文物与金代文学研究”和“西南地区古戏台文物、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戏曲史的研究向文物的倾斜,是对过去只注意文本而忽视戏台、碑刻等文物实物的研究方法的一种纠正或补充,而学院独占戏曲文物优势之后,不仅没有漠视文本,而且注意到了两方面的研究不可偏废。先后组织完成山西元杂剧作家作品集的校注,出版有《石君宝戏曲集校注》《郑光祖集》《李行道孔文卿罗贯中集校注》《李寿卿狄君厚集》《吴昌龄刘唐卿于伯渊集》等著作。孙俊士教授在已出版的清末民国戏剧史料基础上,辑录出版相关文献133种,出版《中国近代戏曲史料汇编》(56册),为中国近代戏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竹三、冯俊杰主编的《六十种曲评注》,约请国内名家,历时8年,齐心勠力,始告完成。全书25册,1394万字,此书编撰,被学界誉为“功德无量”之事,对中国戏曲的振兴与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002年该书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 开题报告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 建设”开题报告会

山西师范大学原校长陶本一同戏曲文物研究所教师合影

深挖民间戏剧文化资源助力山西非遗传承保护

(一)推动祭祀戏剧的研究

祭祀仪式发端于人类启蒙时期的“万物有灵”观念,祭祀仪式中的戏剧元素,涉及原始性戏剧现象和文化源头,属“泛戏剧”重要组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傩戏学研究会”,90年代由中国台湾学者王秋桂牵头,学者们陆续完成《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大型从书,阐释数千年来中华民俗中积淀的“祭祀戏剧”现象。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较早参与到祭礼戏剧的研究中来,1990年4月研究所就与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举办了“中国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对山西曲沃任庄“扇鼓神谱”、上党迎神赛社、寿阳爱社傩舞展开研究,与当地政府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实现祭祀戏剧的恢复性演出,先后出版和发表《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扇鼓神谱>调查报告》《我国戏剧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掌竹·前行·竹竿子崇拜——河北武安固义赛祭“掌竹”考述》《傩祭传统与中国戏剧本体发生的逻辑起点》等一系列著作和论文,挖掘这些祭祀戏剧价值和内涵。如今,这些祭礼仪式及傩戏活动都陆续成功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和传承,实现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地方剧种调查研

戏曲文物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始就开创了“地方小戏调查与研究”的学术传统,从山西境内的濒危地方小戏研究开始,先后对全国90余个剧种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2019年,冯俊杰、王潞伟编著《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8册),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当2001年联合国举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时,学院早已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工作,因此,2009年原文化部授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2016年至今,受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委托,学院主要负责山西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先后对康希圣、王秀兰、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景雪变、李英杰、张军等几位艺术家进行了访谈,全面拍摄记录其舞台艺术及相关口述、文献史料,为及时抢救与保护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三)实现戏曲文化多样化传播与传承

1. 依托传承基地,为戏曲文化搭建传承平台。为了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教育部决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2018年,戏剧与影视学院申报的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西梆子戏”成功获批。2021年,又获批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木偶皮影”传承基地。基地充分挖掘山西地方戏曲文化资源,积极协同校内外相关教学科研平台,联合临汾蒲剧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通过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2. 复原古戏台,创建戏曲文化园。2023年,学院1∶1在校内复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高平市王报村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戏台”,并建成戏曲文化园,使之成为校内特色鲜明的戏曲文化景观。戏曲文化园建成以来,已举办两届戏剧文化周系列活动,邀请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皮影木偶等多个剧种的专业院团进校园演出,助推戏曲文化的校园传承。

3.开办专题暑期学校与实地研学,开展戏曲文化的学术传播与传承。2020年和2024年,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戏剧与影视学院联合承办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暑期学校面向全国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公开招生,共有来自海内外100余所海内外高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开展了包括理论学习和实地研学活动。邀请了来自戏剧与影视学等领域的国内知名学者举行了21场专题讲座,8场学术沙龙。同时,安排实地研学,前往晋南、晋东南等地考察,更好地实现了戏曲文化的学术传播,增进了学界同仁对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的了解,开拓了学员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各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戏剧与影视学院三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合影

打造专业戏曲博物展馆增强服务地方社会能力

山西省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戏曲文物遗存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绝对的优势。对戏曲文物进行抢救性搬迁、保护与研究,是从事戏曲文物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戏曲文物研究所在创办之初,就筹建了戏曲文物展览馆,2001年在展览馆基础上形成戏曲博物馆,占地400平方米,展出面积1200平方米,2009年山西省文化厅授予“山西省戏曲博物馆”称号。建好山西省戏曲博物馆,是数十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学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攀升国内“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

持续开展戏曲文物考察实践课

教育部“山西梆子戏”传承基地师生在世界戏剧日举办演出活动

持续开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口述记录工作

新建山西省戏曲博物馆以戏曲文化生态的动态保护为核心,以公众参与为基准,活态、原真的展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新馆借鉴“生态博物馆”办馆理念,秉持“五个一”的建设原则,打造“一个室内博物馆”“一处戏曲文化园”“一座金代古戏台”“一所戏曲民俗特色学院”“一条戏曲思政文化长廊”,着力打造集观赏、演出、教学、科研、思政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山西贾村庙会》

戏曲博物馆

“室内博物馆”以戏曲文物和戏曲工艺品的实物及图像展示为主,设计有五个单元,分别是“巫优肇始、诸技杂陈”“五花爨弄、杂剧正色”“大行散乐、北曲擅场”“昆弋称奇、花雅争盛”“古傩遗踪、傀儡幻影”,旨在勾勒戏曲发展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馆内展出戏曲宋金至民国戏曲文物近1000件;“戏曲文化园”以举行戏曲文化相关研学活动为主,围墙镶嵌戏曲碑刻和戏剧石刻,打造“研学一体”的参观新模式;“金代古戏台”按1∶1比例复建山西高平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该戏台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具有明确纪年的金代戏台,形制古朴,构造独特,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该戏台模型建于戏曲文化园中,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要求的重要场所,自9月15日开园以来,累计演出北路梆子、晋剧、皮影戏、木偶戏多场传统艺术;“戏曲民俗特色学院”即在戏剧与影视学院一层大厅和各楼层走廊、会议室展列有戏曲壁画、雕塑、瓷器和舞台模型,充分营造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戏曲思政文化长廊”位于学院一侧的花园中,与学院大厅组成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体验区,意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手段展示思政内容,增强观赏沉浸感。

凭借高峰学科特色优势发挥政府智库咨询作用

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人才、科研、资源优势,围绕戏曲文物的研究阐发、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博物馆的建设等方面,发大力,求作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做好三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古戏台、地方小戏、傩戏等的普查、认定和研究,提出有效而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世纪末,高平王报村二郎庙戏台破败不堪,从残留建筑形制和粗壮柱子等样貌,冯俊杰与延保全二位教授认为此庙可能是金元遗构,2001年他们带领师生再次考察,在台基须弥座发现“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的纪年,分别于《戏曲研究》和台湾《民俗曲艺》发表《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神庙戏台》和《山西高平市发现一座有纪年之金代舞庭》,引起学界轰动和文物界的关注,特别是省文物局获得此消息后,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考察论证,正式确定其为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并申报“国保”。2006年此戏台连同庙宇被评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完整修缮。不仅如此,学院利用专业知识对乡村文物保护进行技术指导,先后助力将高平西李门二仙庙、泽州玉皇庙、阳城下交成汤庙、陵川润城东岳庙、临汾东羊后土庙成功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与地方共同携手打造文化名片,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乡村的特色标识和时代记忆。

协同临汾市蒲剧研究院、山西省晋剧院建立蒲剧、晋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资料档案。加强对濒危剧种、剧目的调查研究,地方戏剧本数据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学院有多位教授被聘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审专家,多次参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认定工作,为山西省委办公厅提供“我省地方剧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建议。

2024年5月,与泽州县委宣传部举行“山西师范大学·泽州县孔三传戏曲文化研究座谈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就泽州戏曲文化开发、文化名人孔三传研究及地方文旅建设开展广泛合作。

学院先后协助筹备山西博物院“戏曲故乡”展厅,临汾市博物馆、运城市博物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中国古戏楼博物馆)、晋中市寿阳县傩舞展览馆、郑州市华夏艺术博物馆等提供各种指导和服务,为普及和弘扬中华戏曲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办特色辑刊《中华戏曲》扩大国内国外文化交流

《中华戏曲》持续入选 CSSCI 来源刊物

《中华戏曲》(ChineseTraditionalOpera)是由中国戏曲学会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合力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为中国戏曲学会会刊,创办于1986年,至今已发行70辑,自2007年以来一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华戏曲》共刊登学术论文1700余篇,总文字千余万,其中珍贵戏曲文物、文献的发掘研究性文章280余篇,附录图片达1000余帧。发行到欧美以及东南亚、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戏曲文物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

2015年11月,《中华戏曲》与《戏曲研究》《戏剧》《戏曲艺术》《戏剧艺术》《戏曲与俗文学研究》《戏剧与影视评论》《文化遗产》《南大戏剧论丛》等国内戏剧顶级刊物共同发起“中华戏剧学刊联盟”,倡导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促进戏剧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与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为了向国际汉学界展示研究成果,并与世界各国戏剧史论学者建立必要的联系,学院在美国举行了中国戏曲文物展览,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多次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韩国汉阳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大洋洲戏剧及表演艺术学会等多家海内外研究机构建立正式合作关系。派遣30余人次赴这些单位进行访学交流、参加会议和项目合作。有英国牛津大学龙彼得、美国柏克莱大学姜士彬、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夏维明、日本长崎大学连清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赵晓寰等专家学者到学院进行文物考察和学术交流。戏剧与影视学院的研究特色也吸引着外国留学生的到来,先后有韩国博士生洪荣林、日本山梨县女子大学教师福满正博士、东京大学上田望博士生、美国密歇根大学赵虹婷博士等均来此学习或进修。这些对外交流,让国外学术界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同时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有了新的评价,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也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学院非常重视与国内学术机构和学者的交流合作,先后承办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年会、东方文学与戏剧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外民间戏剧国际会议、亚洲仪式戏剧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遗产》古代戏曲研究论坛等学术会议,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继续夯实影视方向基础努力打造新学科增长点

2011年学院成功申报为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又申报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在原有以戏曲史研究和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影视艺术,并将辐射带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学科。

影视方向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基础上坚持立足本土、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即专注于山西戏剧文化与早期中国电影、山西区域电影史的研究工作,先后获批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山西贾村庙会》、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国以来山西农村电影放映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乡村文化振兴格局下“文艺下乡”的实践经验和推进路径》。王潞伟教授作为学术顾问受邀参加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山西古戏台》纪录片的录制工作。成功举办了西宁电影节“FIRST主动放映”活动、“晋师在场”放映活动;组建自己的影视制作中心,学生创作的短视频、微电影多次获奖;组织或参与各级创新创业、专业竞赛等实践活动。

2023年学院成功申报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点,开设剧本创作、导演创作、影视创意与策划、戏剧教育4个专业方向,积极发挥了学科专业优势,为培养戏剧与影视艺术实践型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学院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四十年筚路蓝缕,四十年硕果累累,四十年风华正茂。2024年10月,戏剧与影视学院主办“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新趋势暨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新趋势,找寻戏剧戏曲学的学术增长点,不仅为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不断深入。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做好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努力建设好艺术学一级博士点,为建设“一流学科”而持续不懈地努力;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新的学术增长点;建好戏曲博物馆,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中国传统戏曲研究新趋势暨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本刊记者 雷宁伟 姜存辉  图\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责编 李媛】

河北黄骅:德育为先滋养青少年成长

《中华英才》半月刊网2024-01-31

薪火相传四十载 踔厉奋进创一流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12-03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