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

2023-05-24 10:48 作者:杨高崇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DSC_1311副本1_极光看图.jpg

走进中国农发集团所属牡丹江军马场办公楼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木雕屏风,木雕造型简练,自然豪放,刀工朴素色彩古艳,人物活灵活现,生动再现了五十多年前在东北黑土地上女青年牧马的壮观场景

响应党的号召,勇于奉献青春

1684893936904_极光看图.png

五十多年前的1968年,由于国家战备需要,中央军委提出恢复军马生产并迅速建立军马疏散基地的重要指示。原总后勤部所属牡丹江军马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及时落实上级精神,快速组建新的牧马队伍,扩大军马繁育规模,并建立新的军马疏散基地。经场党委研究并报上级批准,新的军马疏散基地就选在距牡丹江市区150华里外的宁安县白桦川原始林区。

时代呼唤英雄。在面临抉择的重要关头,总有青年勇立潮头,不负时代使命。年仅20岁的女工李月荣与9个姐妹主动站出来,勇于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只女子放牧队伍——“十姐妹放牧班”应运而生。

DSC_1391_极光看图.jpg

她们是一只年轻的团队。首批队员中,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只有17岁。为支援国防建设,她们离开家乡,离开了相对舒适的城市生活,以一腔热血和不计回报的献身精神扎根林区,垦荒放牧,支援国防,奉献青春。艰苦的牧马岁月成为她们那段激情岁月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更成为她们驱散迷茫、继续前行的精神灯塔,理想不灭,热血永存。

肩负时代重任,铸就牧马精神

开辟放牧点_极光看图.png

白桦川方圆几百公里,地广人稀、蚊虫遍野,野兽时常出没。在她们到来前,这里基本就是一片荒野。她们靠临时搭建的简陋帐篷遮风避雨,靠煤油灯和手电筒照明探路,靠吼叫、打响鞭或鸣枪传递信号,靠人背马驮牛拉补给生活用品;这里听不了广播,更没有电视,很难接收到外面的及时讯息,看到报纸时新闻已变成了旧闻;这里有的只是原始森林和布满草甸、杂草丛生的荒野。

她们积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豪迈地喊出了“我们不怕担子重,不怕困难多,哪里艰苦哪安家”口号。在首任班长李月荣的带领下,在荒野遍地的白桦川葵花山下,她们自己动手,砍灌木、割荆条、治沼泽、垦草甸,她们平土路、砌泥墙、盖草房、修土炕,她们喝泉水、挖野菜、吃干粮、睡草棚,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牧马基地初见雏形。

野外放牧是艰苦的。每次放牧一出去至少是一天一夜。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放夜牧在这里是常态。特别是到了秋天,山上的草开始结荚结籽,这时的草富含优质蛋白质,放夜牧马不但长膘快,而且也可以减少马的饲料补给,节省饲养成本。马在野外吃草,人在野外管护,工作生活艰辛寂寞枯燥。特别是每年的五六月份,还要去山里放游牧,吃住都在山里。由于放牧点距离基地最近的也有十几公里,她们几乎整个夏天都生活在野外,几乎吃不上热饭,只能啃馒头、就咸菜、喝凉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骑马是必需的技能。放牧的第一步是要学会骑马,而骑马的前提是要有可骑之马,所以驯马、骑马是姑娘们要过得第一关,这也让这些初出茅庐的姑娘们吃尽了苦头。在学会骑马前,每名队员都有从马背上摔下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的痛苦经历,摔伤、踢伤、踩伤、骨折等事故时有发生,有的伤害伴随者她们的一生。

有一天,放牧班队员何春红又一次从马上摔了下来,其他队员立马向前帮忙,她拒绝了别人的搀扶,自己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忍着疼痛再次上马,自豪的说:“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她的坚韧让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她朴素的言语也表达了大家奉献青春支援国防的心声。从此,大家都以她为榜样,把“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当成她们的座右铭,用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要求自己、鼓励自己、激励自己,艰苦奋斗、永不放弃。

“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的牧马人精神,是毛主席倡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牧马人落实毛泽东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支撑她们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

勇敢克服困难,乐观面对生活

放牧训练_极光看图.png

牧马人需要精神支撑。乐观主义是战胜困难的动力源泉,“浪漫”的生活需要自己创造。长时间远离城市的野外工作条件让大家精神生活相对匮乏,要克服寂寞、孤独、枯燥、单调的牧马生活,对每一名队员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是,姐妹们自有她们的“高招”。清晨,她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嗅着野草的芬芳,尽情的歌唱;午后,她们享受着“天当被、地当床,枕着野花晒太阳”惬意,来个草原小憩;晚上,她们则可以数数星星、看看月亮,谈谈玉兔和牛郎,诉说诉说花季少女的衷肠。

野外放牧也有意外收获。她们利用放牧间隙,可以到水泡子中去捉泥鳅,去小河里撒网打鱼,到小树林里采蘑菇、木耳、榛子,在草地里挖野菜,偶尔还能打个狍子、抓个野鸡开开荤。

溪水潺潺、虫儿啾啾、鸟儿叽叽喳喳,就是一场动听的“音乐会”;一窝野鸡蛋,一捧野木耳,一把山野菜,一篓柳根鱼,就是一顿美味佳肴;一片新草原的开垦、一匹小马驹的诞生、一匹壮军马的入伍,就是她们自己给自己发的一枚枚军功章;她们用野花野草装点自己的房间,用劳动成果装点自己的心情。

野外放牧也是有风险的。她们要与野兽斗,时时刻刻关注狼群、狗熊等野兽的偷袭和惊吓,一方面是保护孕马、幼马免受伤害,另一方面还要防止马炸群(受惊时四处逃散)。

她们要与草原“三害”(蚊子、小咬、瞎蠓)斗。夏天,它们像空气一样围着人团团转,口里、眼里、嘴里、耳朵里有缝就钻,咬得人心烦意乱。日常只能蒙块纱布或者戴个斗篷做防范,但是一旦被叮,皮肤就会长包、生疮、溃烂。

她们要与严寒斗。六七十年代的牡丹江,户外格外寒冷,最低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特别是在野外放夜牧时,虽然每人身上都穿着皮衣、皮裤,脚上穿着毡疙瘩,但是冻伤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由于没有及时取暖设施,一旦冻伤,用啥药都不能马上见效,她们有她们自创的“土”办法,先用雪搓,后用身体暖,最后再敷药治疗,这样好的更快一些。

她们还要与自身斗。野外放牧,最困难的还是寂寞、空虚、无聊、单调的生活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放牧班有个传统,就是新人进班都要由老人带,一帮一结对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有队员身体有恙时,姐妹们争先恐后去顶班,在有骑马摔伤时,姐妹们彻夜陪伴、嘘寒问暖,在有人思念亲人时,可以有人陪自己诉说衷肠、排忧疗伤。一句关心的话语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灵,一句真诚的赞美可以给人以力量,一个关爱的眼神则会胜过千剂良药。

辛勤付出改变了白桦川的面貌,艰苦的岁月磨砺了姐妹们的意志。她们凭借着“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吃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女孩子的生理困难,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增长了知识,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她们为军马繁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岁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牧马姑娘美名扬 四方姐妹心向往

英雄集体“十姐妹放牧班”_极光看图.jpg

1969年春节刚过,一个电力施工队到白桦川作业,远远看到十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维持着马群的秩序,远看威风凛凛、英姿飒爽,近看被厚厚的棉服抱着像个“大狗熊”,分不清男女。在她们下马并脱去外套后,发现骑马放牧的竟然是几位年轻的姑娘,在那个年代,女子放牧还是极为少见的。他们把看到听到十姐妹放牧班的故事写成新闻通讯稿报给了牡丹江市广播电台,文稿中说:“牡丹江军马场有10名女同志,骑着高头大马,毫不畏惧酷暑严寒,在荒芜人烟的白桦川放牧着军马。她们吃尽了千般万苦,克服了许多女同志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在荒郊野外放牧,练出了一身好本领,为军马养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姐妹放牧班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在地方和全军军马场系统开始小有名气,同时也引起中央媒体的注意。中央媒体记者深入白桦川现场调研采访后,于1969年3月8日在《解放军报》上刊登了5000多字的长篇通讯《中华儿女多奇志——记牡丹江军马场十姐妹放牧班》,3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葵花山下向阳花——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牡丹江军马场十姐妹放牧班》的报道,陆陆续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画报》《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西藏日报》等报刊相继报道了十姐妹放牧班的事迹;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十姐妹放牧班”为原型拍摄了纪录片《后勤战士》,齐齐哈尔评剧团创作编排了评剧《战马飞川》,演遍大江南北,上海工艺美术厂黄杨木雕传承人侯志飞创作了“十姐妹放牧班”木雕更是送到加拿大展出、获奖。

随着媒体的宣传报道,她们的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北京、上海、吉林、辽宁、河北等地热血青年的信件向雪片一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牡丹江军马场,纷纷要求加入十姐妹放牧班的行列。时任总后勤部某首长的长女董雪芹就是那时来到白桦川加入十姐妹放牧班队伍的,还有来自上海李培林等。当时正在吉林辉南县永康中学读书刘宝霞,在了解到十姐妹放牧班的事迹后,深深被“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打动,就提笔给牡丹江军马场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要加入十姐妹放牧班团队的诉求和愿望,等了半年没有收到回音,她便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再次表达了希望加入这个集体的强烈愿望,后来她如愿以偿加入这个大家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抱着一腔热血慕名而来的人员,有的长期在城市生活,从没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有的是高干子弟,从小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有的还分不清哪个是马、哪个是骡,哪是野草、哪是野菜。只要加入这个大家庭,她们都能与大家同吃同住、同甘苦共患难,都能与大家一起牧马扬鞭、驰骋山川,她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她们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她们在这里付出了血汗、奉献了青春的年华,燃烧了激情的岁月。

在她们英雄壮举的感召下,全军其他军马场和国营农场先后涌现出了近百个姐妹放牧班、女子放马班、女子放羊班、女子放牛班等优秀团队。

“十姐妹放牧班”是千千万万年轻牧马人的优秀代表之一,是支援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先后有64名队员在十姐妹放牧班工作、生活和成长。还有一些临时加入的队员,有来参观学习的、有来采访报道的、有来体验生活的,还有来拍电影、排评剧的。经过这个平台的历练,大部分人都有成长和收获,后来,有的人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有的成长为教师、医生、会计等各类专有人才,有的还成长为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企业家等。

作为十姐妹放牧班的优秀代表,首任班长李月荣先后被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受邀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20周年大典,六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还被周总理邀请到中南海做客、居住。

随着军队机械化的推进,军队骡马化逐步被摩托化、机械化取代,军队对军马的需求逐年减少,规模化繁育军马逐渐走进了历史。1979年8月,最后一批十姐妹放牧班解散,成员分别被安排到了其他岗位,十姐妹放牧班养育的军马被转移到其他马场饲养或转为民用,十姐妹放牧班团队正式成为历史。

弘扬伟大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农业生产_极光看图.jpg

农业生产1_极光看图.jpg

2001年9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队保障性企业调整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牡丹江军马场由沈阳军区后勤部整体移交中央企业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企业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现在,新时代的马场人正在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十姐妹放牧班铸就的“摔死为革命,不死再上马”的艰苦奋斗的牧马人精神,是落实毛主席倡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东北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无声,因为它已经逝去;历史有声,因为它可以昭示未来。五十多年过去了,十姐妹放牧班的部分成员已经仙逝,健在的也迈入古稀,但“十姐妹放牧班”的创造的艰苦奋斗的牧马精神却历久弥新,依然在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那段值得铭记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为的是学习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发展力量,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大家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新时代的马场人将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牧马人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我们的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作者系中国农发牡丹江军马场党委书记 董事长)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