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院名医 > 正文

辛育龄:一生践行与白求恩的约定

时代楷模

《中华英才》半月刊 作者:邓丽君 王爽 2022-08-11 16:47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日友好医院创始人、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

2022年6月7日22时54分,辛育龄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这位与党同龄、跟党同行的传奇医者,永远离开了他奉献一生的医疗岗位。

辛育龄:八十五载行医路,坚守初心为人民,白求恩式好大夫

辛育龄不仅是中日友好医院的创建者,更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作为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的第一人,他在胸外科领域的多个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希望中日友好胸外科肺癌微创胸腔镜手术和肺移植手术更上一层楼,希望年轻医者都能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个好大夫”,这是辛育龄生前的两个心愿,也是他穷其一生奋斗的方向。

作为白求恩曾经的助手,辛育龄亲眼目睹了白求恩救治伤员的舍生忘死,亲身感受了白求恩跨越国界的医者担当,他最终选择医学,选择胸外科,皆离不开白求恩的鼓励和影响,可以说,“白求恩”三个字,早已成为他的精神坐标。

青年医生找他题字,他会写“做白求恩式好大夫”;在最后的日子里,他还会时不时地喊:“白大夫!白大夫!”他左臂上留有一道瘢痕,这道由白求恩亲手缝合的伤口,陪伴着他走过了漫长岁月。“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多救治一个病人”,这个与白求恩的约定,他践行了整整一生。

1984年10月23日,辛育龄作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出席开院典礼大会

2021年,中日友好医院成立了一支由胸外科、重症医学科,以及心脏科等科室的专家组成的辛育龄小分队,这个小分队中的很多成员,也是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青年奖”的获得者。如果说,白求恩精神是辛育龄的人生坐标,那如今,辛育龄精神也成为中日友好医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前行的动力。

1984年开院后不久,辛育龄主动辞去院长职务,甘当一名普通的胸外科大夫。86岁时,他还在坚持为病人手术,直到89岁坐诊时,发现再无法站起来,才依依不舍离开岗位。从1954年到2004年间,辛育龄共完成胸外科手术1.5万多例。他讲,“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纵观辛育龄的一生,是真正做到了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正如其所讲“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辛育龄获得“七一勋章”,当家人将这一消息告诉他时,还在半睡状态下的他立刻来了精神,不停地说,“好,高兴,高兴”,国家的最高认可,亦是对这位老共产党员最大的敬意。

人生的灯塔   白求恩精神影响一生

1921年,辛育龄出生在河北保定高阳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辛育龄正在保定师范学校读书,眼看保定就要沦陷了,他瞒着父母,毅然放弃学业,跟随哥哥参加了冀中抗日民族自卫军。

满腔热血的他,原本想奔赴战场英勇杀敌,却被指导员安排做了药剂员,这一干就是小两年。1939年,白求恩到了冀中军区,急需配备助手,因各方面业务较为出色,辛育龄被指派为白求恩医疗队的药剂员,那时候他18岁,白求恩49岁,也正是这一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即便是很多很多年后,对白求恩的记忆,辛育龄依然如数家珍,那些难忘的瞬间,也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遭遇敌人残酷扫荡和严密封锁,医疗队一度转移到白洋淀,那里仅有的食物是藕和鱼虾,因为没有盐,吃到最后,都难以下咽,人的身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看着白求恩眼泡出现的明显肿胀,辛育龄十分担心,他自作主张,拿出一点点精盐,偷偷放到白求恩的碗里。

不料,尝了一口的白求恩马上觉得不对,放下碗,便大发雷霆,他对辛育龄讲,“精盐是当药用的,你给我的这一点点虽然不多,但有可能救一条人命”,随后,他把汤倒在了伤员的锅里搅了搅,分给大家每人一碗,他告诉辛育龄,“在医生心里,永远要把病人放到第一位”,这句话,辛育龄记了一辈子,也是自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多年后,成为著名专家的辛育龄,依然在以实际行动谨记白求恩的教诲。

为减轻病人负担,他从不设特需专家号,只设普通专家号。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想方设法为病人减少开支,甚至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他们。遇到危重病人,他常常在手术室坚守七八个小时,术后彻夜不眠,亲自守护。非典期间,医院被征用,耄耋之年的他,出任专家组组长,为每一位重症患者会诊。工作之余,他还会抽时间逐一回复全国各地求医问病的信件。

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有一个传统,就是尽量不用卵圆钳夹不切除的肺,而是用棉球触挡,避免损伤,触碰肺叶时动作要极其轻柔,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们。每次手术前,他总会洗去橡胶手套上的滑石粉,以减小摩擦。他常讲:“病人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言归正传,当年,哪里有战争,白求恩医疗队就奔赴哪里,即使没有上级通知,只要知道前方有战争,白求恩率领医疗队就会以最快的时间赶到,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战争惨烈时,伤员源源不断,白求恩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将手术室设在前沿阵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让辛育龄印象至深的是,有一次,部队给出指令马上撤退,而此时,一个内脏被炸出来的团长送来了,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撤退的白求恩,马上打开手术器械盒,指示辛育龄把伤员抬上手术台。手术室外炮火连天,手术中的白求恩却镇定自若,他仔细地缝合,直到病人手术完成才撤离,这给辛育龄极大地震撼,让他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医生对救死扶伤的信念。

在辛育龄的手臂上,留有一道疤痕,那是一次战斗中,由于日机轰炸导致驮药箱的马匹受惊,药品撒了一地,为保护药品,辛育龄的手臂被划出长长的伤口,鲜血直流。药品的受损,让白求恩非常生气,大发雷霆,训斥负责药品材料的辛育龄没管住马。但看到辛育龄的伤处,他二话没说,亲自为其进行了缝合,并对自己向辛育龄发火表达了歉意。

“当时我虽然感到挨骂委屈,可是我理解他的心情,这药材损失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每每和小辈们谈起这些往事,他便会将这道疤痕亮出来,那是白求恩留给18岁的辛育龄最宝贵的礼物,疤痕里藏着他对白求恩深深地敬意,也见证着他对白求恩精神的坚守。

2003年12月25日,辛育龄教授正在做肺肿瘤切除术

在日后的工作中,辛育龄对后辈也不乏严厉。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辛育龄发明了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方法,作为化疗介质的16根铂金针极其珍贵。一次手术后,刚参加工作的张颖,将清洗干净的铂金针放入托盘,在转运电梯时,由于不小心的颠簸,导致一根铂金针掉入电梯夹缝。辛育龄知道后,少有地发了脾气:“你是手术室的护士,手术器械就是你的武器,丢了武器怎么打仗?”

不久后,辛育龄送给张颖一根崭新的铂金针,并再三叮嘱其一定要好好保管。后来,张颖才知道,那根铂金针是辛育龄自己花钱买的,“辛院长让我记住了工作一定要严谨,每一项操作都可能关系生命,让我受益匪浅。”

与白求恩并肩作战了100多天后,1939年7月,组织安排辛育龄调离了白求恩医疗队,开始筹备建立冀中制药厂,才19岁的他,便担任了制药厂厂长。他边干边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并光荣入党。

每当工作遇到困难,辛育龄就会想到白求恩,“他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不时地想回到白求恩身边,告诉他自己的进步,和他一起并肩作战,没想到的是,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就在辛育龄入党后的4个月,白求恩光荣牺牲。听说白求恩是在手指划破的情况下,仍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而不幸感染败血症时,辛育龄泪流不止,他在心底一遍遍重复着:将来我也要做一位,像您一样的好大夫! 

不懈地前行  白求恩精神传承不息

辛育龄人生中第一次获得专业的学习机会,是1942年在延安中国医科大学。

7年后,他从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辽沈战役时,他奉命带领医疗队赶赴沈阳参战。抗美援朝后,他再次带队赴朝支援。

从战场归来后,辛育龄便作为中国首批公派留学生,前往苏联,师从苏联著名胸外科专家、科学院院士包古士。留苏的五年,他争分夺秒地学习,掌握了在国内非常薄弱的胸外科技术,并取得副博士学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经济不发达,卫生条件差,传染病高发,特别是肺结核非常猖獗,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病人非常痛苦。辛育龄始终没有忘记与白求恩的约定,所以1956年学成归来后,为救治更多病患,他主动申请去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组建胸外科,且一干就是26年。

很多重症晚期的肺结核病人,经常发生窒息性死亡,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方法对他们无效,辛育龄经过研究,创新出双腔插管麻醉下施行肺切除手术的办法,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咳血病人,均获成功,这为胸腔外科扩大适应症和保障手术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

当时,国内医疗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省市尚未建立胸外科,辛育龄又牵头举办培训班,普及推广胸外科技术。据统计,从1958年到1980年,他培养了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帮助40余家医院建立了胸外科。至此,中国胸外科的大框架,基本被他搭建起来。

虽然是一名西医,但辛育龄对祖国传统中医的神奇非常清楚,当年抗战最困难时,部队流行疟疾和疥疮,可解放区遭遇封锁,药品短缺,作为冀中军区制药厂厂长的辛育龄,便上山采常山青蒿等草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给战士服用,还以此研制出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取得良好疗效。

后来,在肺病的治疗方面,辛育龄也想到了中医。当时,药物麻醉技术并不成熟,他希望通过中医针刺技术实施麻醉,但当时针麻还从未运用过开胸这种大手术上。为进一步验证临床效果,辛育龄竟然要切除自己正常的阑尾。他运用华罗庚的优选法,在针刺麻醉状态下给自己实施了阑尾炎手术,并用镊子夹皮肤测试最小痛点,最终成功找到了镇痛效果最好的穴位“三阳络”。

这种手法的惊人之处,是可以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实行肺切除,这震惊了国内外。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美国代表团提出要看针刺麻醉手术的全过程。2月24日上午,黑格将军率领随团官员和美国新闻媒体共30余人,到达医院。通常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且病人全程神志清醒,平静自如,令访华团成员大为震惊。

1974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参观针麻肺切除手术

中国传统针灸的镇痛效果,也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数百名外国专家到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参观学习,有力的促进了中医学界的国际开放合作,也促进了中医走向世界。

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辛育龄看到大量肺气肿、肺纤维化等肺终末期疾病,病人痛苦不堪,这种情况只有切除丧失功能的病肺,将同种异体的健康肺植入体内,才是最佳治疗措施。但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仅美国和加拿大报道过人体肺移植,由于抗排斥药环孢素A还没问世,当时全世界做的42例肺移植都没成功。

由于没有先例,辛育龄无法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在他看来,中国在这方面不能落后于外国,所以,他顶着巨大压力搞研究,最终在1979年1月13日完成了国内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辛育龄的学生、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原主任刘德若坦言:“他敢为天下先、勇于走在世界前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也代表了他们那一代老党员、知识分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种使命感。”

在中日友好医院,大家习惯称辛育龄“辛院长”,但其实他当院长的时间并不长,1982年,辛育龄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主持建院工作,他打破“大锅饭”,强调患者至上,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仅管理理念全新,硬件也是全新,他与日本政府、日本医学界、欧美药械企业沟通谈判,以最低的价格为医院采购了世界最先进的医学设备,还以超前的眼光,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康复医学科,使得中日友好医院,保持着国内专业领域第一的地位。

一年后,医院步入正轨,辛育龄却主动辞去院长职务,“组织上交给我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我更愿意专心做一名普通的胸外科大夫。”那一年,他63岁。

2021年2月12日,辛育龄在中日友好医院庆祝百岁生日,与家人合影

此后,风雨无阻,辛育龄始终坚持在一线出诊,82岁还亲自主刀肺切除手术,86岁时还在为患者做电化疗。晚年的辛育龄,身体状况愈发恶劣,家人三番五次劝他休息,他都不听,“白求恩把生命都献给了中国大地,我们多去救治一个病人,就是多尽一点义务,我一息尚存,绝不放弃,我还要干。”长年的高强度手术,让他落下严重的腰疾,最终不得不在89岁退出一线。

“昌明进取,正道力行”是辛育龄为中日友好医院定下的院训,这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也寄托了他对医院和医生们的殷殷期许。

(2022.08.01 2022年第15期)

【责编 李鹏】

王书茂:寸步不让为国护海探寻转型共同致富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2-11-05

辛育龄:一生践行与白求恩的约定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2-08-11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