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资深医者,深受患者信赖;她热爱自己的事业,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结合医院的资源条件与自身优势,根据医院就诊人群的疾病特点及发病情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在医院率先开设了妇科内分泌门诊;行医生涯中,急患者所急,热心为病人解决疾病痛苦,在行业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就是复兴医院妇科主任赖爱鸾。
跟赖爱鸾一接触即可感受到她春风般的热情与随和,如同早已熟知的朋友,没有任何距离感。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个透着工作中的果断干练兼具严谨细腻的医生形象展现在你眼前。带着对医生职业的崇敬与好奇,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我问她,作为医者,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做一位受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向往成真当医生
赖爱鸾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中央政法干校的干部,上世纪60年代初,几岁的她就跟全家离开北京,随父亲下放到青海。由于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扁桃体发炎,发高烧,难免要频繁往医院跑。开始由父亲带她去看病,去的次数多了,对医院看病流程一清二楚,医院离家很近,于是自己独立去医院看病。每到医院见医生们身着白衣,显得那样洁净,而自己的病痛一经打针吃药,踪影全无,又能活蹦乱跳了,年幼的她觉得医生既伟大又神秘,心中充满了对医生的崇敬之情。生活中父亲也经常对她说,长大后能当一名医生是人生的理想选择。因为医生能在病人遭受病痛时,为他提供帮助,摆脱痛苦,做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
1977年,赖爱鸾参加了“文革”后的首批高考,带着父亲的期望与自己的梦想,报考了医学院。尽管考取了较高的分数,但由于政治因素,只能被录取到青海医学院。幸运的是,当时的青海医学院聚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他们对学生无私的倾注,精彩的授课,使学生们获得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可以从赖爱鸾的言语中感受到,她对母校充满了深情和感激。
到1982年毕业时,父亲已经因落实政策回到了北京,赖爱鸾被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最缺人手的妇产科工作,此后她在复兴医院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医生。
倾心学习妇科内分泌知识
妇科内分泌作为复兴医院的诊疗特色之一,从1993年赖爱鸾创设该门诊至今,虽然历经波折,但赖爱鸾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断探索钻研的精神,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声誉。能够对妇科内分泌产生兴趣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是赖爱鸾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
1991年,赖爱鸾到协和医院妇产科进修,依次到各亚科轮转。轮到门诊的时候,她发现内分泌诊室就诊病人特别多,经打听才知道很多患者是在等待看更年期门诊。当时赖爱鸾的第一反应是: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还需治疗?这在自己从医的生涯中还未曾听说过。出于好奇,走进妇科内分泌诊室,看到被患者簇拥在中间的是我国著名的从事更年期疾病研究的林守清教师,她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病。赖爱鸾悄悄站在林大夫身后,看到林大夫一边倾听患者的各种不适及痛苦,一边耐心为患者解答,并给一些患者予激素补充治疗。眼前的一切让年纪尚轻的赖爱鸾深有感触,原来女性更年期时会遭受如此多的痛苦,需要医生的呵护。
更年期疾病对赖爱鸾来说,是全新的医学理念,因此深深的吸引了她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于是赖爱鸾找到林守清老师,向她表达了学习妇科内分泌疾病尤其是更年期相关知识的愿望。林老师学风严谨,待人谦和,正好也需要帮手,就这样,赖爱鸾在林老师指导下,开始学习包括更年期、月经失调、不孕症等一系列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赖爱鸾跟随林老师出诊,统计病历、填写表格,参与相关科研项目,这一过程使她获益匪浅。在林老师这里有积累了多年的更年期病历和临床数据,赖爱鸾利用不出诊及业余时间去整理病历,便于临床总结。刚开始赖爱鸾觉得非常枯燥,总结病历,要一本一本地翻阅,几百份的病历,把每个人的临床症状,化验检查,治疗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的改变,都摘录出来,一点点做成表格。而这些数据是多年治疗效果的验证,更是宝贵经验的积累。在协和医院的进修学习,赖爱鸾看到了林老师身上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断总结经验的方式方法。她的医风学识使赖爱鸾得到良好的熏陶,后来赖爱鸾正式拜师于林守清。到半年的学习时间结束时,赖爱鸾已收获颇丰。看似半年的学习时间,通过对以往病历的大量梳理,相当于几年的经验积累。赖爱鸾也因此对妇科内分泌疾病,更年期疾病的治疗方法了然于心。
进修结束到复兴医院后,1993年,赖爱鸾申请开设了内分泌门诊,院领导对于她这样学以致用给予了很大支持,而更年期门诊一经开设,立即受到患者的欢迎。
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
赖爱鸾始终认为对于妇女围绝经及绝经相关疾病(更年期疾病),在有雌激素使用的适应症而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性激素补充治疗。多年的临床经历,使她深刻感受到良医应防患于未然。围绝经及绝经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不是在刚绝经的时候,许多疾病是在绝经后的5年、1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如泌尿生殖道萎缩、尿失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综合症都是在绝经的多年之后。而到那时已是亡羊补牢,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激素补充治疗对围绝经及绝经疾病不仅有起到积极治疗作用,而且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女性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其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同样激素补充治疗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尤其是在2002年发生的“WHI”事件,使激素补充治疗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场风波源于美国一个权威机构(WHI)发布了一项研究结论,认为围绝经及绝经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会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并得出该治疗弊大于利的结论。该结论一经公布,导致了使用激素补充治疗人群的迅速下降,也加深了人们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误解,因此很多医院选择关闭了更年期门诊。与此同时,“WHI”结论引起了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激发了对激素补充治疗更深层次的研究。后经证实WHI研究存在很多资料偏差及错误。后期的更多有关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证实,适时的激素补充治疗对更年期女性的好处不仅是临床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对绝经期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大量研究资料,使赖爱鸾见证了激素补充治疗给患者心血管、骨骼、泌尿生殖道乃至神经系统带来的益处。尽管门诊就诊人数暂时有所减少,但却未动摇她的理念和认识。风波之后使赖爱鸾以更加严谨的态度,科学规范地治疗围绝经及绝经相关疾病。严格掌握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现用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赖爱鸾能够深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更多的是平常与患者的沟通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无论在门诊多么忙碌,对患者的问题总是耐心的细致解答。她常说,作为医生,患者是他们临床学习与实践中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和爱护他们。
回想接触妇科内分泌时自己才30岁出头,当时觉得更年期距离自己很遥远,如今自己不知不觉中也到了更年期,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更年期症状及进行激素补充治疗的益处。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赖爱鸾始终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水滴石穿皆在养成
尽管已经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赖爱鸾却感觉自己永远都是个学生。她认为一个医生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如果不学习,停留在原来的理论和观点上,就会滞后。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手术方式与过去的20年比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微创技术风生水起,从国外引入国内,原有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科手术从原来的开腹直视下完成到现在的微孔腔镜下实施。操作方式完全更新了,一切要重新学习,需迅速掌握微创技术,赖爱鸾以饱满的热情欣然迎接时代的挑战。而今复兴医院妇科的医疗技术水平,经过前辈的开启与后辈的发扬光大,微创腔镜技术享誉全国,也吸引了无数来自全国的患者。
学习无疑已经成为赖爱鸾的生活习惯,虽工作繁忙,却能利用各种零碎时间阅读,无论是手术之间,还是在出差旅途中,她都会打开手机或计算机,浏览最新的医疗进展,掌握前沿知识。在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她更是如饥似渴学习,汲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她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赖爱鸾充满了感慨。初做医生时,当了两年的24小时住院医师,又做了一年的住院总医师,除了每周1天的休息,其余的日子都在医院度过,无数个24小时,白天黑夜摸爬滚打在医院,这期间不乏惊心动魄的抢救患者的经历,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生离死别,也亲历了许多患者诊治经过。赖爱鸾感叹说,医生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其付出远远超于其他行业,自己做住院总医师结束时,感到身体极度疲乏,结果检查发现肝功异常。然而辛勤的付出与汗水,换来了自己医疗技术与诊疗水平的迅速提高,心理素质得到磨练,这是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赖爱鸾坦言,每个医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包括她自己在内。随着手术量的不断积累与手术难度的不断加大,手术的风险越来越高,不可预知的情况也会随时出现,出现手术并发症在所难免。赖爱鸾说做手术有时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力求完美;而更多的时候像是步行于铺满荆棘的路上,处处充满危机。一个好医生想做的是将并发症的几率降到最低,在患者出现危险时能够从容应对,在突发情况时保持镇静,迅速做出判断,找出问题的根源,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医生的神经永远都是紧绷的,不敢有片刻的放松。手术的小小失误可能导致血的教训或终生的遗憾。在为患者实施恶性肿瘤的手术时,医生的手术刀游离于粗大的波动血管边缘,稍有闪失,碰破血管,顷刻的大量失血会危及生命。赖爱鸾牢记医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当遇到复杂的、并发症多的患者,手术前赖爱鸾都要思考,设想手术步骤,构思手术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处理措施。有时她也会看一些手术视频,把别人好的经验借鉴过来。对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她都会去认真思考和总结,下次如何避免预防。作为医生,即使再精心准备,医疗过程中仍会有意外状况出现。但是医生的良好素质都是在无数次的历练中逐渐培养形成的。
医生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间断学习、总结与经验的积累,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赖爱鸾比喻医生就像泥瓦匠搭房子,必须从最基本的一砖一瓦做起,把基础打好,当积累到一定阶段方可有质的飞跃。对于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多限于书本,人是鲜活的生命,存在个体差异,与书本知识是有差距的,每个人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靠长期临床观察与积累,才能正确识别与诊断疾病。她认为,不能小视每天的病历书写,其实书写病历是对疾病的认识与熟悉的过程,同样的疾病存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在病历中通过对症状的描述,可以加深对疾病的了解认识,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会越来越明晰。医生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看似乏味的病历书写中成长起来的。
幸福源于付出后的喜悦
作为一名医生,尽管辛苦,但有回报。赖爱鸾直言,医疗行业的魅力在于,救助一个人,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患者,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幸福,能将自己长期历练的医疗技术服务于患者,用医者灵魂铸造的柳叶刀为患者祛除病痛,造福于家庭社会,医生一切的付出均化作心中的喜悦与慰藉。
就在不久前的傍晚,赖爱鸾在离院路上听有人大声高喊:“赖大夫!赖大夫!”赖爱鸾扫视着呼唤她的中年男子,似曾相识而又陌生,对方说,“您还认识我吗?我妻子的命是您救的,孩子是您接生的,小名叫‘复兴’”。这时赖爱鸾恍然想起,这是自己曾经救治产妇的丈夫。1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霜染鬓发,但过去的情景却依然那么清晰。
那年赖爱鸾主管产科工作。有个孕妇第一胎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死宫内。这次是第二胎,刚怀孕20几周再次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血压很高,全身水肿,每天尿蛋白大量丢失,肝、肾功出现异常,病情危重。第一胎的不幸经历,像阴云一样始终笼罩着这个家庭,如前次怀孕结果重演,他们将不得不放弃像常人一样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尽管孕妇的病情危重,全家人仍抱着一丝希望,期盼在医生的帮助下能够成功妊娠分娩。
从医学角度来说,孕周如能维持到30周以上,胎儿各器官发育趋于成熟,存活的几率会增加。而孕妇多妊娠一天,病情可能加重一天,生命就多一分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子痫、颅内出血,以及产前、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保胎还是引产,如何把握平衡?在治疗上,赖爱鸾及全科医师对患者倾注了大量心血,想方设法为孕妇降血压,减少蛋白的丢失,尽量让她维持孕周。孕妇家里经济很困难,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治疗费用尽量节约。治疗中几次出现险境欲终止妊娠,但终究渡过劫难维持到32周。这时可以终止妊娠了。
为保证母亲安全,做好分娩前、后并发症及危急情况的处理,院方组织了相关科室的讨论,制定各种方案。经过一番缜密安排,为孕妇实施了剖宫产,结果分娩一女婴,体重显著低于同孕龄儿,婴儿早产,出生窒息,很快转到儿童医院救治,两周后出院。看到千辛万苦保下的孩子,她全家都感激不尽,父亲特意起孩子的乳名为“复兴”。赖爱鸾一直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担心她智力受影响,让家长带孩子定期来随诊。直到6岁时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家长说孩子挺聪明的,智力也与同龄孩子无异。这是让赖爱鸾最欣慰的事情了。此后就失去了联系。
多年过去了,那一家人并没有忘记赖爱鸾,孩子爸爸兴奋地说,“赖大夫,见到您太高兴了,告诉您一个喜讯,我家女儿考上医学院了。之所以让她学医的重要原因,是想让她懂得感恩,希望她像您一样做个好大夫,为患者提供帮助。我们全家现在生活得很幸福,这一切是您及科室医生带来的。”此时的赖爱鸾只觉得心头一暖,想到行医以来,许多经治患者重获健康,家庭再现幸福的感激之情,心中顿觉医生职业的神圣。治病救人与付出是医者应尽的职责,但医术施予患者终将获得回报,得到病人的感激,这些却是医生职业的魅力所在,也是医者付出后最感欣慰与幸福的时刻。
关爱患者的心
赖爱鸾认为,做医生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己之力为患者解除病痛。而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提是医患双方建立相互信任、共御疾病的和谐关系。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赖爱鸾一贯秉持着善待他人、互相尊敬、平等相处的原则。
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赖爱鸾有自己的体会。“医生除了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还需要有人文关怀。因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人文关怀在某种程度上比治疗疾病还重要。”赖爱鸾说,“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换位思考,就更能体会患者就医心理。医生既要解除患者身体上的病痛,还需去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更需施予情感上的关爱。”良好的沟通是搭建医患和谐的桥梁,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需要多做解释与沟通。沟通可以让医患双方共抗病魔,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消除误解,便于治疗。“在门诊,我会在患者就诊的有限时间里,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把患者想知道的问题告诉他们。有几点我不会疏忽:得的是什么病,初步诊断是什么,疾病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应该如何治疗,以及药物怎么使用。如果需要做手术,会把手术的必要性,术中的问题,术后的治疗都讲清楚。”赖爱鸾绝不会让患者稀里胡涂地来,稀里胡涂地走。无论多忙,她也要花时间对患者做出必要的解释。
赖爱鸾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应该珍惜自己的职业,真正为患者服务。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怎样做对患者更有益,是赖爱鸾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她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适当的时候要为患者“做主”。虽然患者有选择权、知情同意权,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这时候就需要医生进行适当引导。因为医生具有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可以帮患者理性地分析何种治疗会对他的健康更有利。
对于目前医生所受到的人身安全问题,赖爱鸾呼吁应当有效保护医疗群体,因为我国医疗人员仍然十分缺乏,而一个医生的成长需要很长时间,需要10年、20年才能锻炼成熟,成为富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如果医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有些人就会拒收危重症及复杂疾病患者,规避为病人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或者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从长远角度看,最终将影响患者自身利益。
不管子夜还是凌晨,电话铃声随时有可能响起,意味着有危重症患者需要处理。“只要患者需要,我会随时待命,无非就是休息的时间少点。”赖爱鸾说,选择当医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不安定的生活,心里永远有一根弦在牵挂着患者。
(2015.11.16 第22期)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11-03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9-15
《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