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之声 > 正文

一腔一调唱尽岭南记忆 一砖一瓦写满广府风情

求是网 作者:刘名美 2024-05-31 10:56

“落花满天蔽月光……”,广州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永庆坊,悠然飘来咿呀婉转的唱腔。观众隔湖相守,沉醉穿越百年的情愁。

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永庆坊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

戏曲凸显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和历史文化。有300余年历史、以粤方言演唱的中华戏曲剧种——粤剧,融合了南北戏曲艺术特色,具有鲜明的两广地域特点,流传于粤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间,连接着共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

图为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戏台的夜场粤剧演出,观众与演员隔湖相守,共同享受戏韵魅力。广州市荔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伴着千回百转的曲韵,记者走进永庆坊。在这里,“知音”并不难觅。“近几年,我们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在传统表演中融入一些时尚元素,基于经典剧目编排新的演出和影视作品。如今,年轻人中有不少粤剧的粉丝啦。”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道,博物馆刚刚上新的粤式曲艺新剧《得闲饮茶》座无虚席。旁边的八和会馆,同样吸引着八方来客。人们走进薛觉先、马师曾等粤剧名伶的传奇故事,感悟梨园大家何以用凤冠华服彰显人间锦绣、用“唱念做打”展现百态苍生。八和会馆过去是粤剧行会所在,现在是“网红”老建筑。沿街是骑楼,穿过趟栊门,只见两扇高大厚重的柏木上一对彩绘门神威风凛凛,进到会馆则是西关大屋的沉稳架势。

永庆坊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群和大量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小楼。这些历史建筑像“老人”一样,得到尊重和善待。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如同一件流传上百年的广绣珍品,西关恩宁路永庆坊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交织着城市的历史脉络。清代,广州是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恩宁路一带成为许多商贾的聚居区,建起了一幢幢以硬山顶、青砖石脚和趟栊门为特色的西关大屋,庄重典雅,雕饰精美。民国时期,返乡华侨带来的骑楼建筑流行起来,巴洛克风格的外观、古罗马装饰特征的山花和楼身,结合我国北方木质窗棂特点和近代西方彩色玻璃技术的窗户,彰显贯通南北、融汇东西的魅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恩宁路的骑楼已经连成一片,雨天路人穿行其中不需打伞,形成了廊下“叹茶”乘凉、开铺经商的生活景观。也是这个时期,广州城市重心渐渐开始东移,曾经商业密集的西关慢慢成了老城,恩宁路一带逐渐只剩老居民相守。“那时候巷子里飘出来的都是中药味”,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的老街坊王阿伯回忆。到2015年改造项目实施时,没落的恩宁路很多建筑已人去楼空,下水系统、电线设施杂乱老化,社区公共设施破旧、卫生条件差。

像织补绣品一样,永庆坊改造工程力求原色原样、精准精细。保留老街形制、岭南民居风格,保持原始空间肌理。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对所有原立面尽量保留。“绝不大拆大建,而是边拆除边加固,有些地方甚至一块块拆砖,再一块块砖复原。”荔湾区更新中心主任黄黇介绍,“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雕花、铁艺栏杆、木窗等,都被珍视为历史细节,踏勘时一一拍照记录,施工时尽可能修复原貌。”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永庆坊既保留了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着重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一户一策”为每栋房子单独出图纸,“点穴式”精准施工;同时,全面升级市政、绿化、交通、消防等公共设施。“老西关的童谣唱‘落雨大,水浸街’,现在再也不会了。”老居民梁绵生感慨道,“换了新的线路可以放心用大功率家电。孩子们节假日回来都说花草多了,环境美了。”

永庆坊改造工程一期于2016年完成,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修缮维护建筑面积约7800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19年实施,目前大部分片区已完成。

图为永庆坊改造前后巷道和建筑对比。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写满广府故事的老街,在新时代再现底蕴深厚、东西交融、开放而富有出,观众与演员隔湖相守,共同享受戏韵魅力。广州市荔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伴着千回百转的曲韵,记者走进永庆坊。在这里,“知音”并不难觅。“近几年,我们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在传统表演中融入一些时尚元素,基于经典剧目编排新的演出和影视作品。如今,年轻人中有不少粤剧的粉丝啦。”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道,博物馆刚刚上新的粤式曲艺新剧《得闲饮茶》座无虚席。旁边的八和会馆,同样吸引着八方来客。人们走进薛觉先、马师曾等粤剧名伶的传奇故事,感悟梨园大家何以用凤冠华服彰显人间锦绣、用“唱念做打”展现百态苍生。八和会馆过去是粤剧行会所在,现在是“网红”老建筑。沿街是骑楼,穿过趟栊门,只见两扇高大厚重的柏木上一对彩绘门神威风凛凛,进到会馆则是西关大屋的沉稳架势。

永庆坊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群和大量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小楼。这些历史建筑像“老人”一样,得到尊重和善待。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习近平总书记在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如同一件流传上百年的广绣珍品,西关恩宁路永庆坊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交织着城市的历史脉络。清代,广州是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恩宁路一带成为许多商贾的聚居区,建起了一幢幢以硬山顶、青砖石脚和趟栊门为特色的西关大屋,庄重典雅,雕饰精美。民国时期,返乡华侨带来的骑楼建筑流行起来,巴洛克风格的外观、古罗马装饰特征的山花和楼身,结合我国北方木质窗棂特点和近代西方彩色玻璃技术的窗户,彰显贯通南北、融汇东西的魅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恩宁路的骑楼已经连成一片,雨天路人穿行其中不需打伞,形成了廊下“叹茶”乘凉、开铺经商的生活景观。也是这个时期,广州城市重心渐渐开始东移,曾经商业密集的西关慢慢成了老城,恩宁路一带逐渐只剩老居民相守。“那时候巷子里飘出来的都是中药味”,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的老街坊王阿伯回忆。到2015年改造项目实施时,没落的恩宁路很多建筑已人去楼空,下水系统、电线设施杂乱老化,社区公共设施破旧、卫生条件差。

像织补绣品一样,永庆坊改造工程力求原色原样、精准精细。保留老街形制、岭南民居风格,保持原始空间肌理。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对所有原立面尽量保留。“绝不大拆大建,而是边拆除边加固,有些地方甚至一块块拆砖,再一块块砖复原。”荔湾区更新中心主任黄黇介绍,“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雕花、铁艺栏杆、木窗等,都被珍视为历史细节,踏勘时一一拍照记录,施工时尽可能修复原貌。”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永庆坊既保留了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着重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一户一策”为每栋房子单独出图纸,“点穴式”精准施工;同时,全面升级市政、绿化、交通、消防等公共设施。“老西关的童谣唱‘落雨大,水浸街’,现在再也不会了。”老居民梁绵生感慨道,“换了新的线路可以放心用大功率家电。孩子们节假日回来都说花草多了,环境美了。”

永庆坊改造工程一期于2016年完成,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修缮维护建筑面积约7800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19年实施,目前大部分片区已完成。张力的岭南风华。抬头是斑斓的玻璃窗、错落的镬耳墙,低头是悠长的麻石路、青砖的石脚墙,烧鹅店飘着肉香,凉茶铺聚着笑声,“饮佐茶未啊?”老街坊们彼此问候着。永庆坊就像一个水晶球,透过它,仿佛能捕捉岁月淌过的痕迹。

历史建筑和地域文化自带故事性和吸引力。为了打造老故事新讲述的窗口,永庆坊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模式,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把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建设博物馆和工作坊,传承和弘扬粤剧、广彩、广绣、醒狮、咏春拳等具有南粤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和创新各种传统节庆活动。同时,引入网红书店、咖啡店、剧院等新业态,举办潮流文艺演出,架起地域传统与年轻文化间的桥梁。改造后的永庆坊吸引力不断提升,2023年客流量达到2400万人次。

图为醒狮队伍在永庆坊内进行贺新春表演。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摄

街边穿着汉服的游客,正抚摸着老骑楼精致的清水砖墙端庄拍照;巷口半掩的门内,老人眯眼摇着葵扇、听着电视,对门外的繁华不见不闻;李小龙祖居门口,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拎着叉烧包的海外影迷兴奋打卡;不远处的二楼露台,老街坊正摘下落在衣绳上的背心和毛巾;非遗馆里,亲子游学团在体验千锤百炼方能成器的传统铜艺;耳畔传来路人手机里播放的粤剧名段,空气中弥散着茶点铺的糯米味道……漫步永庆坊,身心俱被安放。如此兼容并包、活色生香,这大概便是广州的烟火气与新活力。

让文脉绵延不息,让城市更具韵味。永庆坊像一枚精致的书签,从这里,可以阅读广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责编 丁鹏】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