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兴县杂粮产业合作项目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2022-12-31 09:24 来源:兴县融媒体中心
大字号

12月30日上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兴县杂粮产业合作项目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部署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召开。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致辞。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录祥,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主持会议。吕梁市原农委主任、晋绥杂粮研究院顾问高堂受邀参加。秦亮、贺建强、刘建平等县领导出席会议。

钱前院士强调,要更加务实推进双方深入合作。一要提高认识,强化使命担当。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目标与促进兴县发展的现实需求有机融合,始终牢记科研初心和使命,用富裕兴县一方来检验作科所的科研成就。二要用好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依托作科所现有的科研条件、科技人才、知识产权、设施平台等优势资源,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写到兴县广袤的田野上,将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兴县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三要创新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自觉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串接起来,推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发展机制和模式,努力打造科技扶持产业兴旺、服务乡村振兴的样板和标杆。

刘录祥表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及其创新团队将继续高度重视兴县合作项目的实施,强化党建业务融合,建立支部共建对接机制,对接基层产业需求,加速推进“三创一体”工作,加快推进杂粮品种创新与转化应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价值链有效结合。

乔云指出,2022年,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密切协作、携手共建,所地合作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丰硕成果。筛选出2个谷子品种、2个豆类品种、2个荞麦品种和5个高粱品种,增产幅度明显。同时注册完成杂粮研究院,持续为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我县由杂粮生产大县向种业大县转变。“山西杂粮之乡”“杂粮美食之乡”授牌,杂粮全产业链被央视农业频道专题报道。杂粮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杂粮产业链产值达到10.24亿元,杂粮收入占农民种粮收入的83%,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

乔云表示,2023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攻关核心种源技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人力投入、优化物力配置、强化财力保障,全力拓展杂粮产业合作项目的深度与广度。

乔云强调,要进一步健全“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杂粮产业发展模式,聚焦杂粮全产业链,坚持富县富村富民结合,推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持续做好“兴县小杂粮”这篇“大文章”。一要大力扩建5000亩的杂粮种业基地。对谷子、高粱、豆类、荞麦等优选品种全面开展示范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种植,为全县推广种植杂粮优选品种奠定基础。二要创建绿色有机杂粮基地2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谷子基地15万亩、绿色高粱基地4万亩、绿色豆类基地1万亩。三要全面推动晋绥杂粮研究院高效运行。进一步充实设施设备,加强专业技术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各项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四要全力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杂粮产业战略决策咨询、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和学术交流研讨等工作。五要积极筹建晋绥杂粮博物馆和杂粮文化产业园。打造集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体现兴县特色的现代化、智能化杂粮博物馆标杆。六要点推进现代杂粮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编制规划以小杂粮种业培育、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农旅融合全产业链为目标,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健全、装备先进、绿色高效的“农业硅谷”。七要着力打造晋绥杂粮特色小镇和杂粮交易市场。

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成果转化与基地处副处长肖永贵汇报了2022年杂粮工作总体情况,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谷子组、高粱组、荞麦组、热季豆组、冷暖季豆组分别汇报了项目进展,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就2023年合作项目谋划情况作了汇报。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相关专家,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相关乡镇、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编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