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与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专访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

2021-01-12 15:23 作者:陈洁 图:关越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网
大字号

599024
民族小学师生与国旗护卫队战士合影留念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位于京城三环路北侧马甸,毗邻海淀、西城、朝阳三大学区重镇,属于寸土寸金之地。在一栋栋玻璃幕墙的高档楼宇中,这所小学校布局别致,三层高的灰色教学楼、古树与蔬果环绕的四合院式教室,使小学仿佛是一个超然于闹市之外的学堂书院,给社区平添许许书香。近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

一年三次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

记者在窦丽娜老师陪伴下参观了古香古色,有着120年悠久历史的这所民族小学校园。校园由三进院落组成,首先是一座很高的雕龙画栋的教学楼,楼前有凉亭、小桥、回廊组成的休闲区,亭口高悬一幅对联,凉亭亭沿描画着古代童子故事,遍地草坪中不规则地铺着条砖,砖上分别雕刻着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并配有“梅、兰、竹、菊”图样。

当窦老师把记者引进“乐乎斋”喝茶时,马万成校长亲自把壶为我们沏茶倒水,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采访中马校长首先向记者介绍海淀区民族小学的今昔,他自豪地说:“2014年,对于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和我自己来讲,是个值得纪念的年头。这一年中,我非常幸运地三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4年5月30日,习总书记到我们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9月的教师节,我又代表学校出席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被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接见。9月28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我作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教育模范个人,第三次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回忆起一个个令人激动的场景,马校长感慨地说:“如果我爸爸妈妈还活着,知道习总书记到我们民族小学来了,知道我三次受到总书记的接见,该是多么高兴呀。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告慰我父母了,我觉得我给爸爸妈妈争光了。我爸爸年轻时当过北京市的劳模,而我当上了全国的先进了,这是我们全家的荣誉。这都是托了习总书记的福,托了这个伟大时代的福。”

2014年儿童节前夕,新华社的新闻稿中写道: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了解学生们学习和课余活动、特别是学校开展多种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情况。他首先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

习总书记来到民族小学过队日,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队日活动。当记者想知道总书记与民族小学孩子们过队日的细节。马校长回忆道:2014年5月30日上午9点多,总书记到达学校,12点04分,与同学们握手告别乘车离开学校,在我们民族小学考察了足足3个小时,至今当时场景还历历在目,习总书记的句句谆谆教导犹在耳畔。

599025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组织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六一”讲话精神座谈会

当习总书记来到学校时,整个学校里的师生都沸腾起来了,全校师生夹道欢迎习总书记一行的光临。9点40分,总书记来到学校的崇和馆前,同学们给总书记带上红领巾并致队礼,总书记回敬队礼。10点,总书记参观了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果展。

在学校的“墨韵堂”里,习总书记看到四年级6班学生李天烁写的毛笔字“精忠报国”时,他特别强调“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习总书记又说,小时候自己的妈妈是党校的教员,给他买小人书《岳母刺字》,他问妈妈刺字疼不疼,他妈妈说:疼也要刺,就是让岳飞记住从小报效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师生互动时,他听了学生代表米增吴同学发言后说,“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自身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加深理解。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努力做最好的我。”习近平总书记给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的赠言:“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被著名书法大师欧阳中石书写成条幅赠给民族小学,将永远鼓舞学生们健康成长。

百年校史从回民义学到“民族小学”

马万成校长是回族人,回顾民族小学的历史沿革,他颇有自豪地介绍道:我们学校地处的马甸地区,几百年来,这里一直就是穆斯林聚居区。1890年,大阿訇张子文在马甸清真寺内办起了新式学校,被称为“回民义学”。学校最初只教阿拉伯经文,后在张子文的倡导下,开始教汉语,这种学校被称为“经汉学校”或“经儒学校”。这样算来,民族小学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20多年前。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战乱等情况,小学一度遭遇搬迁、改名、合并、停办等等情况。1949年后,学校又改名为“回民学院第一附属小学”。1954年“回民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改名为“马甸小学”,“马甸小学”的名称一直沿用到2004年。2004年,学校改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成为海淀区唯一的民族学校。

海淀区民族小学原是一所普通小学,更名后,马万成和老师们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一方面,老师们努力追溯学校发展的历史,挖掘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大家从零开始学起,走访了北京市内知名的民族学校,了解他们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如何办出民族特色。民族小学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立了联系,请北京市民委的领导和中华民族园的专家到校为师生宣讲民族政策和民族常识。向多方的学习中,师生们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了解了新的教育领域,对“民族”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记者采访时看见,学校正开展“国际文化节之设计制作大赛”。大赛的宣传海报贴在教学楼的橱窗旁,上面写着:印度沙丽、日本和服,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特色民族服饰吗?意大利的斜塔、巴黎的铁塔、埃及的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特色外国建筑?赶快发挥你的想象力,把身边的闲置物品变废为宝,动手制作一下吧。

马万成认为,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国家的和谐发展,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非常重要,办好民族小学意义重大。其次,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寻找办学的特色,上级把学校定位在民族小学,我们就要在“民族”上下功夫,挖掘各种资源,办出民族特色,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为了进一步挖掘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马万成在办学中提出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的“三气”精神,这也成为学校开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制定了民族特色学校建设方案,马万成和全校师生,启动了民族教育“六个一工程”,让学生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了解一个少数民族,学会一种民族体育游戏,学会表演一首少数民族歌曲或一个舞蹈,学习一种民族乐器,了解一名少数民族英雄,参观一次中华民族园。

2007年马万成和老师们商量,在校内成立一支民族乐团,乐团起名叫“馨星民族乐团”,但是当时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前来报名,家长们也不是很支持。其他小学孩子们学习乐器是平常事,但在本校中一调查,学生没有一个会乐器,而家长中只有一个同学的姥姥会吹口琴。

面对这一情况,马校长找到了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吴景馨女士,吴景馨了解情况后,不仅赠送了乐团所需要的乐器,还帮助找来著名的演奏家,为学校的孩子们量身创编了民族特色的乐曲。现在,民族小学的馨星民族乐团已经成了校园中最具特色的社团之一,孩子们先后荣获海淀区民乐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民乐比赛金奖,还到美国等国家进行交流访问。

十年从教从房东校长到模范校长

如今海淀区民族小学美誉远播,但是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所薄弱校。2003年1月15日,马万成与海淀区教委领导一同来马甸小学就任校长一职。马万成从小生长在海淀的农村地区,参加工作后在城乡结合部地区任教,对这次“进城”当校长,他充满了憧憬。

当时已是期末,学校马上就要放假了。老校长非常坦率地介绍学校的情况:近几年由于一直等待学校的改造,方案定不下来,校舍也就没有修缮,不值得花冤枉钱了。随着周边高档社区的建设,附近居民家庭生活条件不错,家长看咱们学校破,都不愿带孩子来我校上学,因此现在学生也越来越少。教师人员超编,每年工资福利压力很大,学校只好把闲置的房子出租。

马校长接过老校长手里的二三十份租房合同一看,文本是五花八门,租户里有公司、商店、饭馆、台球厅、冰棍批发、小印刷厂、废品收购站和很多个人的住户。看着手里的合同,想着校园每年可以收到不少房租,马万成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富翁”。但是想不到后边的重重困难正在等着他去处理。

刚刚交接完校长工作,教导主任和马万成商量要去租户中的一家印刷厂印放假通知,马万成觉得很奇怪,难道学校连个通知都印不了吗?原来,学校的办公设备只有教导处一台486的电脑和一台针式打印机,平时学校印材料都是到印刷厂,多少钱记账,年底时扣房租抵账。

马万成又到教室和办公室仔细转了一圈,发现了不少问题。办公家具陈旧,教室墙皮破旧,一些教室漏雨后,墙上是一片片黄色的污渍。教室里设施简陋,投影仪虽说可以用,但连最起码的语文、数学资料投影片都不清晰。

当时学校里有的商户又经商又居住,有的三间房子住着三户人。校园里外来人员每天川流不息,他们早晨起来三四点钟去进货,白天经营时校园像个市场,晚上十一二点还有人进进出出。

一天,马万成在学校大门口值班,看到一些贴着名校校牌的校车,拉着一车车附近社区的学生从校门前经过,家长、学生对学校的存在视而不见。而本校的学生中,一年级只有两个班级70个孩子,其中50多个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空照看孩子,孩子拖着鼻涕就来到学校上课。其他小学门口是接孩子的汽车拥堵道路,自家小学门口是各种接孩子的板车挤成一团。看着校园的脏乱,学生的流失,马万成暗想,这样的房东咱不当了,我要办所好学校。

马万成和老师们探讨,海淀作为北京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一直以来是各区县家长向往和择校的首选地,我校地处三区交界,海淀区的优质教育强势在这里却成为教育的劣势。咱们附近社区的孩子应该享受到海淀的优质教育。租房创收是为了进一步办好学校,如果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形象和声誉,学校越来越萎缩,学生没了,学校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要再多的钱还有什么用?

在广泛听取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后,马万成和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多次研究,决定清理校内外的出租商户,彻底改变校园环境,还孩子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空间,办一所让社区居民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好学校。

提起建设改造学校,马万成的体会是:结果是甜蜜的,但其过程却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为了清理校园商户,他曾和老师们用“攻心术”、“苦肉计”,半夜里动员租户在雨季撤离危房,避免了人员伤亡;也曾一年内几十次频繁到海淀法院,应诉各种出租房屋的官司,还曾经退付赔付租户巨额费用。当然马万成也遇到过“贵人”,有企业家愿意出资助教,帮助修建校舍。花园式学校建成后的海淀区民族小学,校园环境堪比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书院。庭院里,古木亭台小桥流水。教室里,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备。网球场、塑胶操场不仅是体育教学设施,更是校园内的紧急避难场所。有家长看到校园变化了,不仅领来了自家孩子,还积极宣传民族小学。

校园环境改善后,民族小学的生源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在校园里,记者遇到陈舒阳小同学,提起自己的学校他充满了自豪感,甚至用“炫耀”的口气说:“我们的班名叫‘七彩童星班’。刚入学时,老师让同学们一起给班级起名字,我想到了‘童星’两个字,另外一个同学想到了‘七彩’两个字,最后老师把我们两人的想法结合起来,我们班就取名‘七彩童星’班了。我们班同学,每个人都参加了各种课外社团活动,人人都是班级服务志愿者。我参加了民乐团,还选修了‘世界探索’课,我的志愿服务岗位,是每天给同学们发酸奶。”

校园的巨变来自学校实力,马万成提起学校的教师与教学更是如数家珍:如今我们学校教职员工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大学本科毕业人数占全体教师的97%,研究生学历人数占全体教师的6%。全体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都较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

正因为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民族特色、现代化、人民满意”的办学之路,海淀区民族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习总书记到民族小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学校明确了学校的育人目标。遵循教育的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自然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文化、敢担当的人。民族小学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个一工程’”。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个好身体、一份好担当、一生好习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国家栋梁。民族小学也将进一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成为具有北京味、中国味的特色学校,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一个教育窗口。

面对这些荣誉和追求,记者请马万成介绍一下他的办学的理念,他说:您看,校门口大影壁上八字校训“和而不同,快乐成长”,这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

(2015.06.01 第11期)